科目《经济政治·职业生活》班级12 春幼师班教师学校武胜职业中专学校2013年2 月25 日武胜职业中专学校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学期:2013年上期课程名称:德育授课班级:12春幼师班第1课时经济政治·职业生活——导言课题:导言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息息相关;知道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的关系;知道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关系;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花钱买东西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想为什么一张用纸印制出的钞票可以用来交换各种各样的商品?——经济当你在享受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时候,你想知道这些政策是如何出台的吗?——政治其实,经济不仅是“经国济世”的大谋略,也是一家一户、摊贩厂商“精打细算”的小计划;政治也并不都是与同学们相隔遥远的国家大事,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与你我息息相关;那么,我们有不有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呢?二、讲授新课:(一)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息息相关:1、列举事例说明我们中职生学习经济和政治的必要性(讨论)。
[小结]:①、每个人都与经济和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我们日常生活看,饮食起居、衣食住行、油盐柴米等都与经济和政治息息相关。
②、经济和政治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置身于经济和政治生活之中。
③、中职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必然也离不开经济和政治。
2、经济就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3、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人们要取得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经济活动。
同时,人们也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维持后,才能进行政治、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等其社会活动。
4、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现阶段,我国的阶级斗争已不民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内政治生活的主题。
(二)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的必要性:1、讨论:“一技在手,天下敢走”的说法是否正确?2、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有利于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和政治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3、讨论用人单位要求中职毕业生应具备的四个条件对学习经济和政治有什么启示。
4、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有利于我们了解国情,正确认识公民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增强法制和道德观念,积极参与国家政权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课堂巩固:1、什么是经济?什么是政治?2、学习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有关系吗?为什么?四、课堂小结: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五、作业布置:1、什么是经济?什么是政治?2、学习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有关系吗?为什么?3、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经济政治·职业生活——导言一、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息息相关:二、学习经济和政治知识的必要性:七、教学后记:第2课时第一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对待金钱课题:正确对待金钱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难点:怎样正确对待金钱。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什么是经济?什么是政治?2、学习经济和政治与职业生活有关系吗?为什么?二、讲授新课:(一)掀起货币的盖头来:1、让学生讨论:你是如何认识金钱的?你对见死不救,一切向“钱”看这一行为如何评价?。
2、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同货币打交道,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和服务,大多要用金钱(货币)来购买,于是人们对金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
3、商品的概念——凡是通过买卖进行交换的物品,是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人们生产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让学生举例说明哪些是商品,哪些不是商品}。
4、购买商品需要货币。
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5、一般等价物的概念——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各种商品共同的等价物。
这种共同的等价物就叫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一般等价物出现后,人们只要经过两次交换,就可顺利换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即:①、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②、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
6、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讨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吗?”2、金钱(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其本身是没有意识和感情的,它可以为做好事的人服务,也可以为做坏事的人效劳。
3、货币既不是众善之门,也不是万恶之源,说到底,金钱不过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4、以李学生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来说明金钱不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李学生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更使我们看到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人的一生虽然离不开金钱,但金钱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全部。
5、人生的追求是多方面的,物质生活的富足固然重要,而崇高的理想、事业的成功、幸福的家庭、真挚的友谊、艺术的欣赏、精神的欢愉以及健康的体魄等,却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6、获得金钱的手段应该是正当的、合法的,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致富。
7、对于金钱,用之有度,更要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旦他人有困难,伸出友谊之手,拿出自己的钱资助。
同时要会节省金钱,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让金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课堂巩固:1、什么叫商品?什么叫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什么?2、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四、课堂小结:货币的内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五、作业布置:1、什么叫商品?什么叫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什么?2、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3、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第一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对待金钱一、掀起货币的盖头来: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商品的概念2、一般等价物的概念讨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吗?”七、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3课时第一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遵循价值规律课题:自觉遵循价值规律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教学重点:自觉遵循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中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什么叫商品?什么叫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什么?2、怎样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讲授新课:(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指导让学生阅看P12页事例,让学生思考后面几个问题:市场上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
不同的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高、有低,甚至差异很大。
①、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了价格的变动呢?②、它的变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呢?小结: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
2、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威力无比的无形指挥棒:价值规律的作用:1、讨论:漫画中“赶不上趟?”说明价值规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它就像一条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人们的经济活动。
3、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4、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5、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三)树立创新、质量、效率的职业意识:同学们要学会观察社会,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树立创新、竞争、质量、效率意识,成为职业生活中的成功者。
三、课堂巩固:1、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有哪些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四、课堂小结: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树立创新、质量、效率的职业意识。
五、作业布置:1、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有哪些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3、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六、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板书设计:第一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觉遵循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二、威力无比的无形指挥棒:价值规律的作用三、树立创新、质量、效率的职业意识:第4课时第一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课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重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难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分析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价值规律有哪些基本内容?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二、讲授新课:(一)必须合理和优化资源配置:1、举例说明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和优化配置。
小结: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人们对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之间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佳效益。
这就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和优化配置。
2、资源分类:①、社会资源②、综合资源③、部门自然资源3、基本概念:资源配置合理化——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既没有闲置,也没有浪费,也就是既实现资源布局合理,又达到经济效益最高。
资源配置合理与优化——指资源不仅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最佳分配,还包括资源在本部门内各企业之间的分配和一个企业内部对资源的最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