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 损伤病人的护理
6.烧伤病人创面护理:创面的早期处理、包扎疗法的护理 、暴露疗法的
护理 、去痂植皮护理、感染创面的处理 。 7.毒蛇咬伤的现场急救措施:缚扎、冲洗、排毒 。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案例导入
急诊科急送来一位因车祸导致左小腿部分离断伤的病人。病
人诉左小腿疼痛。检查:左小腿中段碾压伤,不全离断。左大腿
中段扎有一止血带,病人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呻吟,左下肢运
4.烧伤病人的评估:计算烧伤面积的方法(中国新九分法、手掌法) 、
评估烧伤深度和严重程度(三度四分法 )。 5.烧伤病人早期补液方案: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按病人每公斤每
1%烧伤面积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 ;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
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 据病情变化决定。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三、护理评估
烧伤的深度
伤 内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身体状况
Ⅰ度烧 伤及表皮浅层。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日脱屑痊愈,短期
浅Ⅱ度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疼痛剧烈,有大小 烧伤 不一的水疱,泡壁较薄,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剥脱后创面红
润、潮湿。2周左右愈合,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无瘢痕
潜在的并发症:休克、 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 感染、挤压综合症等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处理
六、护理措施
救治工作原则: 保存生命、恢复功能、顾全解剖完整性。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六、护理措施
1. 抢救生命 :迅速抢救至安全处,行紧急现场急救 2.判断伤情:迅速全面、简略且有重点的检查 3.呼吸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呼吸、吸氧
为闭合性损伤,争取伤口一期愈合,清创越早效果越好,应
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施行 。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一、清创术
清创术步骤
1.清创前准备 :选择麻醉方式
2.清洗消毒伤口 :等渗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伤口 3.清创:检查伤口,去除异物、清洗伤口 4.修复组织:一期缝合 5.包扎 :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二、更换敷料法
更换敷料 定义
又称换药,是对经过初期治疗的伤口(包括手术 切口)做进一步处理的总称。
1.动态观察伤口变化,保持引流通畅 目的 2.控制局部感染,使肉芽组织健康生长 3.利于伤口愈合或为植皮作好准备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二、更换敷料法
换药原则 1.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气及高温金属)、电流、放射线以及某些 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损害,其中以热力烧伤最为常见 。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二、病理生理
烧伤分期 急性体液渗出期 (休克期) 病理生理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及创
面,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体液渗出在伤后2~3小 时开始,6~8小时最快,持续36~48小时 创面毒素和坏死组织分解产物吸收入血;烧伤使皮肤
3.换药后整理 :各种用后敷料集中于弯盘,倾倒入感染垃圾污
物桶内;重复使用的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特殊感染 的敷料应随即单独特殊处理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二、更换敷料法
不同伤口 的处理 1.缝合伤口的处理 :无感染现象可至拆线时更换伤口敷料 2.肉芽创面的处理 :健康肉芽 、肉芽生长过度 、肉芽水肿、 伤面脓性分泌物、伤面脓液和坏死组织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3.脓肿伤口的处理 :保持引流通畅、冲洗脓腔
诊。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右前臂桡侧中段7cm长可见皮下
组织并有活动性出血的伤口。如果你是急诊科的当班护士,
当你接诊该病人时,请思考:
1.黄女士的首要处理措施是什么?
2.在协助医生清创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一、清创术
清创术是处理开放性损伤最重要、基本、有效的手段 。 通过清创,可使污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开放性损伤变
疗护理
1.指导病人安全措施与劳动保护 2.指导病人调节良好的心境 3.讲解创伤的病理、修复的影响因素、各项治疗措施, 健 康 指 导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促进功能的恢复
4.督促病人功能锻炼,以促使患部功能得到最大康复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案例导入
黄女士,32岁,右前臂被玻璃割伤30分钟,送至医院急
目
本章重点难点
录
1 2
第八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
创伤病人的护理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烧伤病人的护理
3 4 咬伤病人的护理 4 本章小结
3 3
本章重点难点
1.概念:损伤 、开放性创伤 、闭合性创伤、烧伤 、挤压综合征 。 2.创伤病人急救原则:保存生命;恢复功能;顾全解剖完整性 。 3.换药的原则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换药环境和时间、换药顺序 、换 药次数的要求。
深Ⅱ度 伤及真皮层,可有小水疱,泡壁较厚、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湿润, 烧伤 痛觉迟钝,3~4周愈合,愈后留瘢痕
Ⅲ度烧 全皮层烧伤,甚至到达皮下、肌肉及骨骼。痛觉消失,创面无水疱, 伤 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成焦痂,痂下水肿并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 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必须靠植皮而愈合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感染期
失去防御功能,污染创面的细菌易在坏死组织中生长 繁殖并产生毒素
修复期 康复期
第三节
创面修复和功能修复 深度创面愈合后可形成瘢痕,需要锻炼、整形以恢复
烧伤病人的护理
三、护理评估
健康史 :
1.受伤史:了解何种原因导致烧伤;热源种类、温度、受热
时间;了解烧伤现场情况和伤后急救措施的实施情
况,其次了解既往有无慢性疾患等。
三、护理评估
烧伤面积计算
身体状况
手掌法: 以病人本人
五指并拢的1个手掌面积
约为1%计算,适用于较 小面积烧伤的估测或九分 法的补充 。 手掌法示图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三、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烧伤的深度 按组织损伤的层
次,按国际通用的
三度四分法将烧伤 分为Ⅰ度、浅Ⅱ度、 深Ⅱ度和Ⅲ度烧伤。
烧伤深度示图
2.换药环境和时间要求
3.换药顺序: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污染伤口,最后换感染伤口
4.换药次数:按伤口情况和分泌物多少而定。清洁伤口一次/3
日;分泌物少的伤口一次/每日或隔日更换;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
第二节
清创术与更换敷料
二、更换敷料法
换药的步骤
1.换药前准备 :病人准备 、换药者准备、物品准备 2.换药的操作 :去除伤口敷料 、处理伤面、包扎固定伤口
1.根据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结合病情确定护理级别
2.鼓励病人参与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3.康复期尽快培养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提供专 业及生
活照顾
六、护理措施
1.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心理反应 心理
护理
2.安慰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情绪 3.减轻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四、护理评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比容可判断失血或感染情况 ;血 生化检查有助于了解机体内环境及脏器功能变化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超声检查、CT检查、MRI等有助于组 织、内脏创伤的诊断 诊断性穿刺和导管检查 :各种穿刺技术有较可靠的诊断价值 了解病人心理反应 心理-社会 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状况 了解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对病人的关心和支持程度
2.创伤愈合的类型两种 :一期愈合(又称原发愈合) 、二期愈合(又称
瘢痕愈合)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二、创伤后的病理生理
伤口愈合的类型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三、创伤的分类
可分为烧伤、冷伤、擦伤、挫裂伤、撕脱伤、 1.按致伤因素分类 挤压伤、刃器伤、火器伤、冲击伤、爆震伤、 毒剂伤、核放射伤及多种因素所致的复合伤等 分为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 2.按受伤部位分类 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髓伤和四 肢伤等 3.按伤后皮肤完整 分为闭合性创伤 、开放性创伤 性分类 4.按伤情轻重分类 分为轻度受伤、中度受伤、重度受伤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三、创伤的分类
按致伤因素分类 左手腕撕脱伤
按皮肤完整性分类 右下肢开放性创伤
按受伤部位分类 头面部创伤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四、护理评估
健康史 :
1. 2.
病人一般情况的评估:年龄、性别、婚姻、文化、职业、饮食、睡眠等。 详细询问受伤史,了解致伤原因、部位、时间,受伤当时和伤后的情况,受伤后曾 接受过何种急救和治疗。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二、创伤后的病理生理
局部反应 :是由于组织结构破坏,或细胞变性坏死、微循环障碍,或病原 微生物入侵及异物存留所致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是 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杀灭细菌及组织修复 。
全身性反应 :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反应 、体温变化 、代谢变化 、免疫反应 组织修复: 1.组织修复过程3个阶段:炎症反应阶段 、细胞增生和肉芽形成阶段 、组 织塑形阶段
三、护理评估
浅Ⅱ度烧伤
深Ⅱ度烧伤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三、护理评估
烧伤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 轻度烧伤 中度烧伤
身体状况
与烧伤深度和面积的关系 Ⅱ度烧伤面积<9% Ⅱ度烧伤面积10%~29%或Ⅲ度烧伤面积<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