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 PPT课件
基础预练预行跬步,以期千里Βιβλιοθήκη 音形识记1.注字音
短景.( ) 箜.( )篌.( 颓.( )废
饮垂泣涕..
渔樵.( )
)
芙.( )蓉.( )
溽.( )暑
女酒娲涡..
神伛.妪 .
偻
蛟佼..
龙 好
不虔.虞 .
诚
玉沏.砌 .
茶
舟作楫揖..
星烟熏火火燎.燎.
原
答案 yǐng|qiáo|kōng hóu|fú róng|tuí|rù|
3.颔联两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创造了什么样的意 境?
解答 内容:“五更”二句,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值五更欲曙之时,鼓角声悲壮地响起,传达出兵革未息、 战乱频仍的气氛。下句说雪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 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 不定,景色伟丽。
意境:通过诗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对三 峡深夜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 廓,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2.谈谈这首诗是怎样运用烘托手法的?
解答 如首联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凄苦悲凉的 心境。严冬岁末,白昼很短,日落月升仿佛催促着白天匆匆 而过。大雪初霁,皑皑白雪在月光的辉映下,使山城夔州的 冬夜更显凄清寂静。颔联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 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与 “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乱频繁的气 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香兰 笑。 句解 直接描写乐声,运用形象化的比拟,
迎风开放笑语轻柔。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乐曲声的优美动听。
十二门 前 融冷光,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 丝 动 紫皇。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句解 这两句虚写听曲感受,前一句是空虚的,后一 女 句是想象的。生动地表现了乐曲声的感人力量。 高亢的乐声
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10.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赏析探究学贵有疑,疑则方进
文本赏析
一、文本感知 (一)相关链接 走近作者
(1)《阁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 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 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发生了崔旰、郭英等军阀的连年混 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 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诗 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 角声,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 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力图在内心超越令人悲伤的现实。于 是写下了这首“有无穷之思”的诗篇。
又 东风,故 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天的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故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句解 一样的东风,一样 雕 栏 玉 砌 应 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
犹在,只是朱 颜 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解 不堪回首,又忍不住回 流淌着的
娲炼石补天 处, 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好似天空的
石 破 天惊逗 秋雨。梦入 彩石被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啾啾。夜深沉,乐声把
神山 教神 妪, 老鱼 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里老鱼
跳波 瘦蛟 舞。 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吴质 不眠倚桂 树, 月宫中吴质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钱塘才子周邦彦一生虽然没有遭受苏门词人那样沉重的 打击迫害,但仕途并不得意,几度浮沉奔波于地方州县,深 切地感受到漂泊流落的辛酸。这种漂泊的孤独疲倦和憔悴失 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所 作咏物词较多,如咏新月、春雨、梅花、梨花、杨柳等,又 将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与所咏之物 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注重寄托开启了门径。
正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首。这一江愁绪是词人心中
血和泪。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 雀呼晴, 烧沉香消除潮湿的暑气。天快亮时,天晴了,鸟雀鸣叫
侵晓
窥檐 语。叶上 初阳 干
成一片,在屋檐下窥探喳喳。初升的太阳晒干了荷叶上
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昨夜留下的雨水,水面清圆的荷叶在微风中一一高举。
段解 上片以叙事写景为主,短短31个字,传递了丰富
第一部分 诗歌之部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0.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 ——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基础预练
赏析探究
篇头寄语
李煜,南唐后主,亡国之恨成就的词宗。他才华横溢,工 书善画,能诗善词,通晓音律,千古传颂一代词人。怎奈命运 捉弄人,让他生错了位置,“诞于深宫中,长在妇人手,生身 灯红酒绿,终日纸醉金迷”,他吟诗弄月,书晓唱昏,尽展文 人风采,在笔墨的挥洒里,在丝竹的拨弄中,断送了他的朝 廷。他的才华是帝王的悲剧,他的才华是文坛的幸事。中国的 政坛,少一个李煜,会波澜不惊;中国的文坛,少一个李煜, 将遗憾无穷,正因为此,他的名字,如同他笔下的那一江春 水,绵绵延延,长流不已。
(二)诗文点译
《阁夜》
岁 暮阴阳 催
短景,天涯 霜雪霁
冬季,夜长昼短,光阴轮回,岁序逼人,漫天的霜雪在
寒 宵。 句解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 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图景,寄寓了作者凄寒的人生感受。
五更 鼓角 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 五更时分,鼓角声声悲壮,倒映在三峡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句解 悲壮的鼓角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
答案 1.日光 2.雪止 3.战乱 4.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 5.徒然,白白地 6.演奏 7.指国中即都城中
8.引 9.露珠下滴 10.了结,终止 11.指南唐故都金陵 12.潮湿 13.渐近 14.我
名句记诵
1.________________,天涯霜雪霁寒宵。 2.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 4.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 5.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
《李凭箜篌引》 1.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音乐的优美的。
7.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 9.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五月渔郎相忆否?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岁暮阴阳催短景 2.三峡星河影动摇 3.昆山玉碎凤凰叫 4.石破天惊逗秋雨 5.老鱼跳波瘦蛟舞 6.春花秋月何时了 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qì wā yù jiāo yú qì jí liáo
tì
|wō
|yǔ
|jiǎo
|qián
|qī
|yī
|liǎo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2.选字形
伐阀自门矜 功相对
练炼铸为人
军魂 达
融溶春月意色
了寥旅钩客画
雀鹊声欢名呼
起 跃
缛溽繁文热难当节
圆园
舞曲 艺师
答案 伐|阀 融|溶 炼|练 寥|了 鹊|雀 圆|园 溽| 缛
词语辨释
1.岁暮阴阳催短景.( ) 2.天涯霜雪霁.寒宵( ) 3.野哭千家闻战.伐.( ) 4.卧.龙.跃.马.终黄土( ) 5.人事音书漫.寂寥( ) 6.吴丝蜀桐张.高秋( )
7.李凭中.国.弹箜篌( ) 8.石破天惊逗.秋雨( ) 9.露.脚.斜飞湿寒兔( ) 10.春花秋月何时了.( ) 1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12.燎沉香,消溽.暑( ) 13.侵.晓窥檐语( ) 14.五月渔郎相.忆否( )
(3)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之 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
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 八年(975)十一月,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 陇西郡公。后被宋太宗杀害。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后 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 埋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其语句清丽,音 韵和谐,空前绝后。
景作结,抒发了浓浓的乡情。
二、重点探究 《阁夜》 1.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几种感 慨?诗人对什么是最为忧伤的? 解答 此诗写了诗人的多种感慨。“岁暮阴阳催短景” 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 宵”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之感,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 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苦的悲痛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
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繁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
野哭 千家 闻 战伐,夷歌 数处起 战乱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而有好几个地方,渔人樵夫
渔樵。 句解 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 却唱起了民歌。响,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卧龙 跃马 终黄 土, 诸葛亮、公孙述,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
人 事音 书 漫 寂寥。 交游、亲朋间的慰藉都让人寂寞,可又算得了什么?
句解 最后两句是作者面对种种家
国的苦难无能为力的慰藉之语。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 张高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
秋, 空山 凝云颓 不 流。 晴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句解 “高秋”二字,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更写出了 江娥 啼 美妙的乐曲声所表达的一种清洁澄澈的高远境界。 那湘娥把点点
(2)
李贺(791~817),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