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道法自然
自然界万物,都是有其各自发展的规律的,而人与自然又是一个伟大而深沉的主题。
其实,我们常说的自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我们共生的自然界,二是天地万物的法则和规律。
在这里,与我们共生的自然界,大部分都是能够凭借我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去了解和发现的。
可是对于天地万物的规律法则就要我们进一步总结和归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道”。
第一次听说“道”是在初中看的《仙剑奇侠传》里。
从那时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老子,喜欢“道可道,非常道”;喜欢“上善若水”;喜欢“道法自然”。
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生活状态就是老子的自然无为。
我觉得我们的出生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故事,开始到结束,都有冥冥之中的安排,都是我们对故事的演绎。
逆天而行不如顺应天命。
与其拼命改变什么,不如顺其自然。
也许你觉得我的想法消极,觉得我偏激,但是这都是我最欣赏的生存状态。
我喜欢老子,喜欢“道”,喜欢自然,喜欢世界。
那么,“道”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理解来理解它,并让它来引导我们的生活呢?
一、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也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并且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生卒年月不详,我们只大概了解他是春秋时期的人,年轻时做过周朝的图书管理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这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
他为我们阐明了什么是“道”。
即事物的本源,宇宙的规律和人类行为的准则。
这句话也就是说明,能够讲出来的“道”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在宇宙以及天地万物产生以前,“道”就是存在的,那时可归结为“无”当万物产生以后,就用“有”来归纳。
那么在这个“有”和“无”之间,就会产生玄妙。
事物能够不断变化,生生不灭。
那么,这种变化能不能够被我们了解?
当然是能够的,因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的生存世界都是神奇和变化的,我们也不能会到已逝的昨天,来到未知的明天。
事物就这样变化发展,循序渐进。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物不同。
可是,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事物的变化,这个就是我们寻找出的规律。
牛顿可以根据苹果落地,揭示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可以根据计算发现元素周期表,揭示出组成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化学元素。
其实这就是老子的“道”的体现,事物的本来面目,需要我们发现。
二、上善若水,不争无忧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我认为,在道家他们追求的一种状态便是“上善若水”。
也就是说,他们追求的善,是最高层的善,那么这种善是像水一样的。
因为水为世间万物的生长付出了辛劳,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不争名逐利,淡漠安然的态度,才不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过多的过错和失误。
其实,从古至今,我们都在追求一生中能够与世与争,能够顺应天命的生活态度。
《世外桃园》《理想国》以及共产主义都是最好的体现。
我们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存环境。
其实,我们很早就在追求这种安宁了。
老子在这里提出我们要像水一样,能够包容万物,能够与世无争,做好和守好以及那一份安宁便可以了。
而在于我看来,这也是我所追求的生活状态。
因为我始终坚信,该是我的,自然就是我的。
不该我的,再勉强也得不到。
记得拔苗助长的故事里,农夫为了让麦苗看起来高一些,而忽视了植物生长规律,将其拔起来从而导致麦苗全部枯死,其实如果农夫不追求高速生产让麦苗长得更快,忽视了规律,何必落得如此下场,该他收获的,到了秋天,自会结出果实。
可是在当今社会许多人为了追求高收入,高地位,各种争权夺利,各种勾引斗角,让这个社会充满了各种不公平。
可是,这却得到
许多人效法和模仿。
可是人们都忽略掉了。
这些人虽然争的一时风头,可却会让自己跌入万丈深渊。
这部分人没有水的刚柔并济,没有水的不为名利,没有水的甘于低位,最终会被自己的“道”所打败,被万事万物的“道”打败。
二、宠辱或惊,大患若身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宠辱不惊,任其庭前花开花落;闲庭信步,静观天边云卷云舒”我想,这和老子的这句话的写照是十分相似的。
在生活里,我们接受批评或者受到表扬,都是常有的事。
因为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可是万物万事都是有一个度的,超越了,就麻烦了。
但是老子看来,受到宠爱本身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而是十分低下卑微的。
而在受到宠爱或者受到侮辱以后,表现的行为反常,或喜或悲,那么这就是宠辱若惊的表现。
其实,宠辱若惊并不是一件好事,就比如我们人的身体是存在祸患的根本一样,如果子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又有何惧呢?荣与辱已经不再重要,得与失不再重要,贵与贱也依旧不再重要。
我们在这种心态下,便可以顺应世界变化发展。
就好像陶渊明隐居山野,闲云野鹤,不为五斗米折腰。
《祸福相倚》的故事不就是这样吗?顺其自然,宠辱不惊其实很好。
闲适淡然,才是生命的追求。
记得许多人问过我以后想怎么过,我说,我想就这样平平凡凡的过下去。
也许许多人觉得没有出息,可是能够守得心灵的一份宁静,有什么不好?前几天我把银行卡和饭卡掉了,如果以前,我一定会郁闷伤心,可是老子却教会了宠辱不惊。
对呀,世界上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吗?遇到问题我们就解决就行啦。
卡掉了,我就去补办;获得荣誉,那就继续保持,不炫耀不骄傲。
这都是一种生活态度,你郁闷,你开心,人生都是这样过,保持一颗波澜不惊的心,以不变应万变,事情其实很简单。
四、道天地人,皆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四季昼夜的
交替,水总是由高往低出流等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会遵循相应的法则和规律。
如果我们破坏了自然的秩序,那么许多灾难就会发生。
比如白色污染,水污染,臭氧空洞。
我们不可能只尊重我们自己的意愿。
因为人不可能是天地万物中的唯一。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那么,我们人只是四大之一。
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人的行为以地作为法则,地的变化以天作为法则,而天的行为则以“道”为法则。
而“道”的行为又以自然为法则也就是我们事物的本来面目。
如果作一个等量代换,我们的行为就是要以自然为法则了。
人们喜欢天才,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天才?我想应该有的。
想当年,一些大学喜欢招少年班,可是原少年班的少年,如今又有多少是如今的精英?有的家长恨不得让孩子十二三岁大学毕业,忽视孩子的爱好和承受能力,不停地给他们灌输大人的喜好。
使得孩子的创造性得到压制,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了独立探索的能力。
那么长大后也只能做修修补补的工匠,做不了大师。
如果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六七岁上学,十二三岁上初中,十八九岁上大学,是对孩子顺其自然的培养,这是遵循了我们人类的自然发展规律的,那么会不会有更多的精英呢?一颗萝卜,打了太多的催熟剂,早晚会裂开的。
就像我们的伤仲永同学一样,最后都会“泯然众人矣。
”
其实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
就拿今天的许多自然灾害以及污染来看,都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打破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最终一切惩罚,依旧由我们来接受。
所以,在我看来,最好的生活的状态就是自然无为,遵循自然的规律,让我们的心态都会淡然。
心灵淡然了,我们才会全心全意,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和私心,才会加快促进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