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
此过程中既不会因氧化过程中能量骤然释放而伤害
机体,又能使释放的能量尽可得到有效的利用。
18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相同点:
☆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 失电子,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都服从热力学规律。 ☆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 物(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
10
c)
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C O CH2 P O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4.8千卡/摩尔
11
② 氮磷键型
O NH N CH3 CH2COOH
磷酸肌酸 10.3千卡/摩尔
O NH N CH3 P O NH2 C NH O CH2CH2CH2CHCOOH
磷酸精氨酸 7.7千卡/摩尔
P O
C NH O
第六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一节 生物能学简介
第二节 生物氧化概述 第三节 线粒体电子传递体系 第四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
1
第一节 生物能学简介
生物能学就是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物理 学和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物 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传递规律的科学。
一、生物能的转换及生物系统中的能流 二、自由能的概念及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计算 三、高能化合物
(根据电子传递体氧化还原态时的吸收光谱变化进行检测)
45
呼吸链中各种氧化还原对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对 NAD+/NADH+H+ FMN/ FMNH2 FAD/ FADH2 Cyt b Fe3+/Fe2+ Q10/Q10H2 Cyt c1 Fe3+/ Fe2+ Cyt c Fe3+/Fe2+ Cyt a Fe3+ / Fe2+ Cyt a3 Fe3+ / Fe2+ 1/2 O2/ H2O
例:计算NADH氧化反应的Δ G°′
计算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例题: 反应G-1-PG-6-P在380C达到平衡时, G-1-P占 5%,G-6-P占95%,求 G0。如果反应未达到平衡 ,设[G-1- P]=0.01mol.L, [G-6-P]=0.001mol.L,求 反应的 G是多少?
2+
CoQ
Fe -S FMNH 2 2Fe
3+
CoQH 2
NADH-CoQ还原酶
复合体Ⅲ: CoQ -细胞色素C还原酶
功能:将电子从CoQ传递给Cytc 组成:Cytb、Fe-S、Cytc1 细胞色素(Cyt):含铁卟啉辅基的色蛋白, 分a、b、c三类,每类中又分几种亚类。
38
细胞色素
CH3 CH2 (CH 2 CH HO H3C CH C CH2)3 H CH3 CH N Fe O HC CH2 CH2 COOH CH2 CH2 COOH N N CH3 CH2
2
生 物 能 的 转 换 及 生 物 系 统 中 的 能 流
二、自由能的概念及化学反应中自由能 的计算
1.自由能(free energy)的概念
自由能(G):指一个反应体系中能够做有用功的 那部分能量。 自由能的变化能预示某一过程能否自发进行, 即: Δ G<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 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Δ 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NADH
FMN Fe-S
复合物 I
NADH-Q 还原酶
琥珀酸等
FADH2
Fe-S
CoQ Cyt b Fe-S
复合物 II
琥珀酸-Q还原酶
复合物 III
细胞色素还原酶
总 结
Cyt c1
Cyt c
复合物 IV
Cyt aa3 O2
细胞色素氧化酶
2.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
由以下实验确定
①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② 拆开和重组 ③ 特异抑制剂阻断 ④ 还原状态呼吸链缓慢给氧
7
三、高能化合物
生化反应中,在水解时或基团转移反应中可释 放出大量自由能(>21千焦/摩尔或5千卡/摩尔)的 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1、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2、ATP的特点及其特殊作用
8
1、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根据高能化合物键的特性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① 磷氧键型
a) 酰基磷酸化合物
O C O CH2 O P O
例: CH3CH2OH
乙醇脱氢酶
CH3CHO
NAD+
NADH+H+
NAD+
2e
电子传递链
1\2 O2 O=
2H+
H2 O
四、生物氧化的三个阶段
24
脂肪
多糖
蛋白质
大分子降解成基 本结构单位
脂肪酸、甘油
葡萄糖、 其它单糖
氨基酸
小分子化合物分 解成共同的中间 产物(如丙酮酸 、乙酰CoA等)
共同中间物进 入三羧酸循环, 氧化脱下的氢由 电子传递链传递 生成H2O,释放 出大量能量,其 中一部分通过磷 酸化储存在ATP 中。
29
呼吸链
三、呼吸链的组成和顺序
复合体
复合体Ⅰ 复合体Ⅱ 复合体Ⅲ 复合体Ⅳ
酶名称
NADH-泛醌还原酶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多肽链数
39 4
辅基
FMN,Fe-S FAD,Fe-S 铁卟啉,Fe-S 铁卟啉,Cu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10 细胞色素c氧化酶 13
NADH
1. 电 子 传 递 链 中 各 中 间 体 的 顺 序
2Fe3+ Cytc 2Fe
2+
2Fe
2+
2Cu
2+
2Fe
2+
1 O2 2
Cyta 2Fe
3+
Cyta3 2Cu
+
2Fe
3+
H2O
细胞色素氧化酶
42
复合体Ⅱ:琥珀酸- CoQ还原酶
功能: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CoQ 辅基:FAD、Fe-S
琥珀酸
FAD Fe-S
CoQH 2
延胡索酸
FADH2
CoQ
43
氧化脱羧和单纯脱羧
例:
R
氨基酸脱羧酶
R
H2N-CH-COOH
O CH3-C-COOH
CoASH
CH2-NH2 +CO2
丙酮酸脱氢酶系
CH3COSCoA+CO2
NAD+ NADH+H+
H2O的生成
代谢物在脱氢酶催化下脱下的氢由相应的氢载 体(NAD+ 、NADP+ 、FAD、FMN等)所接受,再通过 一系列递氢体或递电子体传递给氧而生成H2O 。
32
NAD+(NADP+)和NADH(NADPH)相互转变
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
33
FMN结构中含核黄素,发挥功能的部位是 异咯嗪环,氧化还原反应时不稳定中间产物是 FMN• 。
功能:氢原子传递体
34
铁硫蛋白
C S C S Fe S S Fe S Fe S C Fe S
功能:电子传递体
FMN Fe-S
复合物 I
NADH-Q 还原酶
琥珀酸等
FADH2
Fe-S
CoQ
复合物 II
琥珀酸-Q还原酶
Cyt b
Fe-S
复合物 III
细胞色素还原酶
Cyt c1
Cyt c
复合物 IV
Cyt aa3
O2
细胞色素氧化酶
复合体Ⅰ:NADH-CoQ还原酶
功能:将电子从NADH传递给CoQ
辅基:FMN,铁硫蛋白
-
O CH3 C O
乙酰磷酸
O
P O
O CH OH O O O-
P O
O
10.1千卡/摩尔
-
1,3-二磷酸甘油酸 11.8千卡/摩尔
b)
焦磷酸化合物
N O O O- P
-
NH2 N N OCH2 O H H OH OH H H N
O O- P O
-
O P O
-
O
-
ATP(三磷酸腺苷) 7.3千卡/摩尔
例题:计算下列反应式Δ G°′ NADH + H+ + ½ O2====NAD+ + H2O
正极反应:1/2 O2 + 2H+ + 2e 负极反应:NAD+ + H+ + 2e
E+°′ 0.82
H 2O
NADH E-°′ -0.3
Δ G°′-nFΔ E°′ -2×96485×[0.82-(-0.32)] -220 KJ· -1 mol
功能:单电子传递体
Fe
3+
+e -e Fe
2+
CoQ
2Fe
2+
2Fe
3+
2Fe
2+
2Fe
3+
Cytb CoQH 2 2Fe
3+
Fe-S 2Fe
2+
Cytc1 2Fe
3+
Cytc 2Fe
2+
CoQ-Cytc还原酶
复合体Ⅳ:细胞色素氧化酶
功能:将电子从Cytc最终传递到O2
组成:Cyta、Cyta3、Cu
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从高能向低能传递,最终 与氧结合生成水,其中释放的能量被用于合成ATP; (2)在真核生物细胞内,酶和辅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位 于线粒体内膜上;原核生物中,位于细胞膜上。 传递氢的酶和辅酶——递氢体 传递电子的酶和辅酶——递电子体 (3)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递氢体、递电子体都起传递电子的作用,又称电子 传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