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泵知识
屏蔽泵切换
1、作好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2、按开泵程序启动备用泵
3、开备用泵出口阀的同时,关闭原运转泵的出口阀
4 、备用泵运转正常后,按停泵程序停原运行泵
根据物料、产品的物性,易于聚合,为防止物料
聚合堵塞叶轮、循环管等部件,切换泵后,及时清洗
停用泵,同时规定时间清洗备用屏蔽泵,必须设备人 员在现场确认,清洗人必须签字。
泥浆密封型-DA 型
泥浆密封型适用于输送含有少量柔软颗粒的液体,其特点是的机 械密封隔开。一般通过空气或氮气加压使注液罐内压力高于泵入口压力,以 防止颗粒进入电机腔。
屏蔽泵开车
1、打开泵入口阀灌泵,通过方净视镜,确认充满液体。 2、打开放空阀,排净气体。 3、关闭放空阀,打开压力表阀,检查出口阀是否关闭。
屏蔽套
屏蔽泵的屏蔽套,即定子屏蔽套与转子屏蔽套,用来防止
输送介质浸人定子绕组和转子铁芯.但由于屏蔽套的存在,
使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加大,造成屏蔽套中产生涡 流,造成电机性能下降,功率损耗加大.
为了减少功率损耗,屏蔽电机定子内径通常比较小,屏蔽 套壁厚尽可能薄,屏蔽套材料选用非导磁材料.所以屏蔽 电机通常是细长式结构.屏蔽套材料多为304、304L、316, 316L不锈钢. 屏蔽套厚度一般为0.2~1mm.屏蔽电机的定、
B型(高温型)
一般输送介质温度最350℃,流量最高300m3/h,扬程最高115m,适用于热介质油 和热水等高温液体。 ,虽然输送的液体温度高于规定的电机入口液体最高温度,但由于 连结体的热屏作用和热交换器的冷却作用,使得进入电机腔内的液体温度低于规定的电 机入口液体的最高温度。这种屏蔽电泵电机的冷却和轴承的润滑,是由安装在转子后部 的副叶轮强制循环实现的。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 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 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 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滑动轴承不分内外圈也没有滚动体,一般是由耐磨 材料制成。常用于低速,重载及加注润滑油及维护困 难的机械转动部位。 滑动轴承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 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 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屏蔽泵的正常维护
1、定时检查泵的出口压力、电流等参数,压力表显示是否稳
定正常,电流值是否稳定或偏高,严禁超负荷运行。
滑动轴承是机械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滑动机件,材质上 又有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之别。 石墨轴承则是随着机械设备的性能要求,在金属轴承 的基础上开发并发展起来的炭质轴承,以石墨材料为主 要基材。石墨轴承有不同于金属轴承的特性,主要表现 在:自润滑、耐高温、耐腐蚀、质轻等。 石墨轴承的自润滑性很 强,耐腐蚀,可不使用 润滑油而进行长期运转。
屏 蔽 泵
1、屏蔽泵的原理 2、屏蔽泵的优缺点
3、屏蔽泵的结构与分类 4、屏蔽泵开停车
5、屏蔽泵的正常维护与检修
屏蔽泵的原理
屏蔽泵的原理
通常所说的屏蔽泵是指离心式屏蔽泵,工作原理与离心 泵相同。
屏蔽电泵的电动机和泵构成一个整体。定子的内表面
和转子的外表面有非导磁性的耐腐蚀金属薄板密封焊接,
使定子绕组和转子铁芯与输送液体完全隔开,不会受到输
3、由TRG表指示分析判断:
A、表指示在黄区或红区(其它情况正常),说明轴承已磨损需更换。 B、表指示在绿区,但电机侧轴承部位有振动,解体后轴承已经过量磨损, 说明模块有故障不能正常指示需更换。 C、第一次开泵或重新连接动力线后(即在轴承没有磨损情况下),表指示 在红区,说明泵在反转,需调整动力线相序。
口环(又称密封环) 口环的作用是叶轮和泵壳之间形成狭窄,曲 折的通道,增加介质的流动阻力,降低介质泄漏 的目的。口环设置也起到保护泵主要零部件的磨 损,口环磨损,可修复或置换环,恢复正常的装 配间隙,使泵运行经济和易于维护。
口环结构通常有径向间隙式环式,双阶梯式,
双圈迷宫式和轴向间隙型。
主要部件
轴承
紧急停车和快速开车
1、紧急停车
关闭出口阀,停电源开关
2、快速开车
开入口阀,开压力表阀,启动电机,开出 口 阀,检查泵运转情况。
屏蔽泵的反转
1、反转确认 观察出口压力表和TRG轴承监视器指示,如压力表指 示低, TRG轴承监视器指示迅速偏移至红区,则可确定
为反转,马上停泵,通知供电处理。
同时根据 “屏蔽泵旋转方向检测器”反转检测仪器, 可以很方便地从外部了解屏蔽泵的旋转方向。
屏蔽泵的主要类型
F型(基本型)
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120℃,扬程不超过150m。其它各种类型 的屏蔽泵都可以在基本型的基础上,经过变型和改进而得到 。
内循环基本型 – F-V型
与基本型结构基本类似,电机循环液由FB端盖(又称前轴承座)过夜孔 直接进入电机腔,然后通过转子轴内孔返回叶轮入口。由于取消了循环 管,也减少了可能发生的泄漏点,使运行更加安全,结构也更加紧凑
屏蔽泵的分类
1、按泵与电机的布置方式分立式屏蔽泵和 卧式屏蔽泵两种。
立式屏蔽泵
立式屏蔽泵的转子重量和泵运转过程 中所产生的轴向力全部由止推轴承承担。采 用较为普遍,一般大容量电机用此型较为合 适。
卧式屏蔽泵
转动轴承水平布置由于转子重量给轴承造成 的负荷将使轴承摩擦增大;而电动机的定子、转 子屏蔽套之间的间隙又很小,因而,这种形式只 能适合小容量的电动机。
2、由泵的振动、噪音分析判断:
A、泵有振动,振源来自于电机部分的两轴承为置,说明轴
承有磨损,需检查轴承磨损情况。
B、泵有振动,振源来自于泵体处,出口阀关闭泵压力正常, 但阀门一开启压力表指示突然下降,且运行电流低于正常值,
说明泵 汽蚀状态,需提高进口液位高度满足:装置汽蚀余量
=1.3×泵汽蚀余量。 C、泵振动、有噪音、TRG表指示在红区、泵出口压力表压 小于正常压力,说明泵反转,需调整动力线相序。
和轴封部分的密封液,处理液体不会被污染,适用于要求高
纯度的流程。
4、结构简单、零件少。与一般流程泵比较,屏蔽泵没有联轴
节、轴封等结构,故零件大大减少。 5、结构紧凑、占地小。因屏蔽泵的泵与电机为一体,故结构 非常紧凑,安装面积小,另外小型屏蔽泵,还可以不设置基 础,直接安装在管道上。
6、检修容易。屏蔽泵的维修工作主要是更换轴承、轴套,没
2、按循环冷却液的流动方式分 屏蔽泵内的循环液体的作用有三个,一个冷 却电机和轴承;二是润滑轴承并带走磨损产物。 按循环冷却液的流动方式分: 内循环屏蔽泵、 外循环屏蔽泵。
内循环屏蔽泵
润滑和冷却液体在泵内部循环的内循环,这
种形式的屏蔽泵对轴承润滑和冷却的液体就是被
输送的液体。循环液不引到泵体外,而是利用中
B、叶轮前盖板与泵体有磨损,说明前轴承端面过量磨损,需更换轴承。
C、轴承内径磨损,轴套、推力盘磨损并颜色变黑,说明电机腔内气体没 有排净、缺液或空转,需更换备件。 D、前轴承端面与推力盘表面磨损,后部轴承、推力盘无磨损,说明轴推 力向前,泵处于缺液状态。检查入口过滤器是否堵塞、系统是否供液不足、泵 是否发生汽蚀。 E、后轴承端面与推力盘表面磨损,前部轴承、推力盘无磨损,说明轴推 力向后,有可能流量过大,检查是否出口阀开启过大。 F、定、转子屏蔽套磨损,而轴承内径尺寸没有超过极限值,说明有异物 进入电机腔内,检查入口过滤器有无损坏。
有联轴节,拆装不用找正,拆卸检查容易。 7、噪音小。内有冷却系统,无须安装电机冷却风扇,故噪音 小。
屏蔽泵的缺点
1、屏蔽套的存在,增加了定子和转子的间隙,使电
机效率下降。
2 、屏蔽套的选材,除考虑耐腐蚀以外,还要考虑
其非磁性和高电阻率,以减小电机因屏蔽套的存在
而产生的额外功率损失。
3 、由于介质在电机内流动,转子运动将与介质产
3、泵的震动:泵无异常震动; 4、逆循环管线温度:应比入口温度高5℃以内;
5、冷却水:35℃以下,3~5公斤压力,水套各部位冷却均
匀;
6、运行电流:在额定电流以下,约是额定电流的80%左右; 7、电机表面温度:介质温度+电机温升(30℃左右)。
屏蔽泵故障分析判断:
1、由解体泵时部件的磨损情况分析判断: A、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有磨损,说明轴承内径过量磨损,需更换轴承。
生摩擦阻力。
由于屏蔽套的存在,定子和转子的间隙
增大;转子在介质中转动,摩擦阻力也增大。 这些都使屏蔽电机效率下降,一般在75%左 右,泵部分由于还要向电机提供循环冷却液; 加之屏蔽泵的叶轮口环间隙亦较普通离心泵 大;因此容积效率较低。总之屏蔽泵的机组 效率比普通离心泵低,一般为20¬ 50%.
屏蔽泵与离心泵对比
D、开泵后表无任何反应、电机又很小的嗡嗡声,说明泵动力线缺相,需检
查电气线路。 E、开泵后表无任何反应、但出口压力、电流等一切正常,说明表已损坏,
需更换新表。
F、开车后表指示偏大不在零位(在确认非轴承磨损情况下)将模块上U、 V、W三根线与接线柱断开后,再开泵指针指示在零位,说明电压过高、有磁 场或变频设备对表有干扰,可通过更换变频模块解决。
自吸型-G 型
自吸型屏蔽电泵适用于从地下容器中抽提液体,结构分内外循环两种形式,其 特点是通过内泵体的的排气作用,在吸入管路内未充满液体时,通过泵体自动排气 功能而实现扬液,吸入高度可达5m。
多段型-F-M 型
多级型屏蔽电泵是装有复数叶轮的高扬程用泵,其结构特点是叶轮采用 “背靠背”式分布,最大限度的平衡轴向推力。另外,叶轮和导叶由于采用精 密铸造,盖板的壁厚仅为2mm,并且导叶与导叶之间、以及叶轮与泵盖、泵体以 及轴承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使多级屏蔽电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
4 、有冷却水的打开冷却水阀门。
5、启动电机开关,缓慢打开出口阀,观察电流、压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