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机械加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1.1机械设备操作者,除应认真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相应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1.2从事机械加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训练,经安全考核且身体健康,方可独立操作。

1.3工作前,操作者必须按规定穿戴好本岗位的防护用品,女工的头发应压入帽内,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

1.4在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防护信号、保险、联锁、电气等安全装置和设施是否良好,经慢速空转试车,确认无故障后方可进行工作。

1.5机械设备和手用电动工具的绝缘应良好,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使用局部照明和手提行灯时应为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6工作中发生故障或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及时找有关人员修复,不准带故障运行。

1.7操作人员工作时不准打赤脚,不准穿拖鞋和高跟鞋。

工作时操作者必须踩在木质脚踏板上。

1.8在进行变速、测量尺寸、装卸零件、刀、夹、火、模具、清理和加油等工作时,必须停车,关闭电源。

严禁用手刹车。

1.9设备运转时,机床床面不准堆放浮动物件,不准用手检查加工表面粗糙度,铁屑不准用手拉或嘴吹。

1.10操作者必须精力集中,遵守纪律。

工作前,不得饮酒。

设备运转时,不准擅自离开机床,若离开时应关闭电源。

1.11凡是有通风装置的的工作场地,工作前。

应打开通风设备,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除尘设备要定期清理。

1.12加工铸件、铝镁合金、非金属材料和干磨削时,必须戴口罩,了解材料性能,选择适当的切削量。

1.13拆装、搬运笨重物件需使用吊车时,应遵守吊车安全操作规程,二人以上搬运,须统一指挥,互相协调。

1.14使用手用工具应遵守相应的安全制度,增设防铁屑飞溅的安全网。

1.15使用易燃品应远离火源。

易燃品要集中保管,废油定点管理,个人不许存放任何可燃物品。

1.16工作场地,必须保证安全通道和消防通道畅通无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保证使用性能可靠。

1.17交待任务时,要把安全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

1.18工作完毕后,关闭水、电、气等开关,清理现场,工件工具摆放整齐,做到文明生产。

2通用桥式起重机(天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2.1通用桥式起重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并发操作证者,方可上岗进行独立操作。

2.2操作前,应检查行车、吊具(吊钩、吊环、钢丝绳、链条等)是否正常;禁止超负荷使用; 操作系统、信号、限位开关、刹车机构等一定要安全可靠,确认无疑后,方可进行工作。

2.3吊钩工件时要挂在重心并保持平衡,吊件下面严禁有行人,任何情况下都要严禁用人作配重。

开车前,必须仔细观察上、下、左、右及楼梯周围有无行人和其他障碍物,并先响铃,无异常才能行车。

2.4在吊运工件时精力要集中,听从地面专人按规定的手势的讯号指挥;操作时他人不得乱发信号(紧急情况下例外);开车运行时要发出警号,使下面的人员知道运行的方向;不得同时开动正付卷筒的两个吊钩;若在翻箱、翻工件时,必须由专人指挥。

2.5捆绑吊运有尖锐边缘的工件时,需用软料垫好,以防钢丝绳被割断而发生事故。

2.6吊运工件,必须吊挂或捆绑牢固、平稳后方可起吊。

工件放置时必须平稳,方可松钩。

2.7禁止把工具、工件、油料等放在吊车梁架或小跑车上,以防掉下伤人。

2.8吊车行走高度至少比运行路线上工件高0.5m以上,但不得从人和设备上通过。

行进速度不得过快,保持平稳。

2.9在吊运笨重工件时,禁止同时进行纵、横或升、降动作。

2.10有下列情况,司机应发出音响信号:1)吊车起重时;2)开始起吊工件和放下工件时;3)吊件接近地面人员时;4)吊重物过高时。

2.11在行车检修时,总开关应切断;并在闸刀上挂有禁止合闸,正在修理”的明显标志。

2.12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操作者有权拒绝吊运:1)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2)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吊;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动不吊;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吊;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时不吊;7)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8)被吊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间未加衬垫时不吊;9)歪拉斜吊重物时不吊;10)吊车保险装置不齐全,不可靠不吊等。

2.13被吊工件悬在空中时,司机决不能离开司机室,并注视地面操作或行人安全。

2.14禁在运行中进行机械修理、清洁和润滑等工作。

2.15 工作中,突然发现钢丝绳磨损增大,从滚筒上滑落、扭结以及掉进转运装置(齿轮传动)中去时,应立即停车,报告领导及时处理。

2.16工作结束后,应将吊车开到停车处,将吊钩开到一定的高度,将所有操作手柄放到零位,切断电源,整理好吊具。

3起重、挂钩、指挥人员及钢丝绳使用安全操作规程3.1操作者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对工作现场应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时,方可进行工作。

3.2在高空作业区工作时,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与操作人员取得密切联系。

3.3集体操作时,一人指挥,分工明确,步调一致,保证安全。

3.4工作场地拆下来的包装材料等,应堆放整齐及时清理。

3.5起吊前必须对所用的钢丝绳、滑轮、吊钩、垫木、缆绳等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疑后,方可使用。

3.6在现场严禁随便松开或拆卸起重绳索,更不准拆卸电气开关,安全标志、防护罩等。

3.7根据工件重量和形状选择的吊具和钢丝绳,捆绑要牢固,棱角尖刃的地方要垫好。

3.8在操作过程中,严禁离开工作岗位,如需离开者,必须经指挥者同意,工作中严禁说笑和打闹。

3.9吊物下面严禁有人停留,必须标注危险信号。

”如禁止跨越”禁戒线用红布绳栏围),3.10起吊重物和设备时,必须掌握重心,保持、平衡,操作要平稳,安全可靠。

不允许有歪斜、砸、碰、撞等现象发生。

3.11起吊重物时必须要注意通用桥式起重机司机的十不吊”。

3.12起吊时应首先稍离地面试吊吊物移动时,指挥者必须在前面指挥带路。

3.13钢丝绳损坏或断股时,应当更换•钢丝绳当其表面钢丝绳麽损、腐蚀钢丝直径 4 0%以上时应当更换。

3.14钢丝绳安全使用与管理1)使用前必须检查绳索是否有损坏。

2)钢丝绳不得有急剧的曲折、环圈、跳丝或砸扁等缺陷。

3)钢丝绳末端结成绳套时,最少用三个卡子,若用编结法时,其编结部分长度不少于钢丝绳直径的1 5倍,但最短不得短于 300mm。

4)钢丝绳严禁用打结的方法连接,卷扬用钢丝绳不得有接头。

5)使用中如发现出有油现象(新绳例外),这表明钢丝绳变形很大,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检查处理。

6)钢丝绳应经常保持清洁,一般每年浸油一次,油料采用钢丝绳油或汽缸油等(油温不得超过30° C)。

‘7)捆绑或吊挂用钢丝绳在第一次使用前,应规定工作负荷两倍的重量进行10 m i n的静力试验(每隔六个月复检一次),验明没有断丝、断裂或显著变形时方可使用3.15在起吊过程中,无论何人若发现操作方法和使用工具、设备发生故障或危险现象,应立即发出紧急信号,报告给指挥者和有关人员,采取改进措施进行纠正,保证安全。

3.16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做好现场的文明生产。

4公司内机动车安全操作规程4.1叉车4.1.1叉车要由取得驾驶叉车许可证的人员驾驶,作业时要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要遵守交通规则。

4.1.2开车前,检查叉车的制动系统、液压系统、装卸系统、前后大灯、方向指示器、警报装置、车轮等有无异常。

出现异常,必须排除后方可作业;4.1.3进行检查维修时,在司机座上挂标志牌;4.1.4禁止非司机搭乘,禁止有人进入叉车载运货物的下方;4.1.5作业时,在货物前停下,确认货物及货盘位置,装货后,将货叉升至距地面5cm〜10cm 的高度,确认装载的货物无异常。

4.1.6松散的货物事先用带子等固定好,当货物松散、不正或不稳,需要调整时,必须停车调整。

4.1.7对超过允许载重、货物不稳和偏心载荷等问题的纠正要将货物降至地面后进行4.1.8堆货太高影响视线时,应倒行。

4.1.9遵守公司内的限速规定,倒车时要降速,转弯时注意外侧方向。

4.1.10卸货时,边确认卸货位置,边缓慢卸货,直到货叉安全地从货盘上抽出。

4.1.11司机确认在驾驶台能看到指挥人员,司机要按指挥人员的信号操作;因检修而需货叉下降时,为防止货叉突然落下,应使用安全支柱。

4.1.12不用时,车应停在安全平地,货叉落地,立柱前倾,关发动机、刹车等。

4.2翻斗车。

4.2.1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汽车司机”及车辆维修钳工”有关安全规定。

422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训练,经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者才允许驾驶,严禁无证驾驶。

4.2.3严禁酒后驾驶,驾驶时不准吸烟、饮食和闲谈,以免因精神不集中发生意外事故。

4.2.4车辆发动前,应检查刹车、方向盘、喇叭、照明、液压:系统等装置是否灵敏可靠,严禁车辆带病运行。

4.2.5驾驶室有人乘坐时,司机须向其讲清不准乱动各操纵杆等,防止误碰造成事故。

4.2.6工作完毕后,必须将车辆停靠在合适的地方并把车刹稳,摘挡熄火。

5锅炉通用安全操作规程5.1锅炉运行操作者必须经过专业技术训练,经市、地主管部门考试合格,领取特殊作业操作证者,方可独立操作,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5.2工作前,应检查好所用的工具,穿戴好防护用品,检查锅炉设备的所有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整、准确、灵活、可靠、不准私自乱动、拆除。

5.3锅炉应有专人负责,工作时不得任意离开岗位,要认真做好本岗位工作,非锅炉工严禁乱动设备。

5.4锅炉周围的工作场所,不准堆放杂物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做到文明生产。

5.5检修保养后的锅炉,须经检查并校对安全阀是否检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等应定期送主管部门校正)。

5.6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到锅炉及一切附属设备要交待清楚。

5.7点火前,必须先检查设备内外各部件及附件等是否严密、灵活、正常。

5.8点火时,不可粗心大意。

严禁使用强烈挥发性物体引火。

不准用湿抹布擦拭电气设备。

5.9点火后,密切监视水位。

水位计保持清洁,正常。

当压力上升到规定的表压时,进行冲洗水位计工作。

5.10当压力表指针达到安全阀排气压力时,即自动排气。

如失去自动作用时,立即进行人工排气。

5.11锅炉运行中,要密切监视各种仪表、设备运行情况,安全阀禁止随便移动或增加负荷严禁敲打。

定期往各转动部分的轴承处加油(2 0或4 0机油)。

5.12定期对各水冷壁下联箱、各水鼓进行排污,排污时压力不宜过大,注意水位。

排污后应检查阀门的严密性。

5.13禁止用手锤或其他物件敲击等方法开闭排污阀门,排污设备损坏时,禁止排污,应及时检修或更换。

5.14在拨火或检验时,应注意随时将炉门关好,炉膛内应保持负压。

5.15锅炉在运行中,严禁进行焊接、锤击、拧人孔及手孔盖等修理工作。

5.16在运行中,如发现有严重漏水及有裂纹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