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钢琴如何少走弯路

学钢琴如何少走弯路

学钢琴如何少走弯路枯燥单调的初学内容就会让本来对钢琴弹奏充满向往的孩子失去热情,这就是所谓的“厌倦期”。

这样就必须家长的努力和配合,来帮助小孩子度过这个“厌倦期”。

1.练习曲很枯燥,可以让钢琴老师给孩子改变一下每周的曲子内容。

练习曲每周只要布置一首到两首,有针对性地训练某个技巧点就好了。

多加一些好听的让孩子感兴趣的乐曲,就算是没什么难度的普通乐曲也可以,这样孩子弹自己喜欢的曲子就会又对学钢琴感兴趣了!2.每次练琴时,曲子的顺序安排很关键。

先练基本的练习曲,爱弹的曲子放到最后练。

因为爱弹的乐曲容易使孩子在练习时情绪高涨。

而刚开始练琴兴趣也要比后来浓一些,这样先练的曲子效果自然好些,而后练的曲子越来越没兴趣弹,而且也感到疲劳,效果自然不如前面,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出现“偏科”的现象。

如果把不喜欢的乐曲放在前面练,把喜爱的乐曲留在最后,那孩子心里就会想练完这课就可以弹比这“好听的”曲子了,这样从始至终都能保证练琴时的兴趣和质量。

而且在最喜爱的乐曲练到情绪最高涨时,就结束练琴,这样会使孩子愿意下次再练,可继续保持他的练琴兴趣。

3.弹琴时间一定要固定。

这里包括固定时间点和每次练琴的长短。

你可以把练琴时间安排在孩子喜欢的活动之前进行,比如孩子喜欢看的某个电视动画片,你把练琴时间安排在它开始的前一个小时并告诉他这一段时间里如能认真练琴,就可以看电视,即使孩子不情愿练琴,可只要完成了‘任务’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一想到能看喜欢的电视节日,对于您所规定的练琴时间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异议,哪怕练琴的量比平常多一点,往往也能够轻易地完成。

这样练琴时间每天就可以轻易的达到一个小时了!练琴时的16个好习惯习惯一:弹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动作。

动作以手指韧带的拉伸为主,不要太用力。

目的类似于跑步、游泳前的准备运动,能使你更快地进入弹琴状态。

冬天的话可以先抱会儿热水袋暖暖手。

习惯二:坚持每天弹一段哈农。

只要你开始弹哈农了,就坚持每天弹一段。

这样,即使每天没太多时间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于退得太厉害。

对初学者来说,每天弹哈农更能保持稳定的进步。

习惯三:由慢至快。

慢练的好处实在太多,往后会细谈。

总之,慢练就是王道。

习惯四:第一遍弹就重视谱子上的每一个符号。

许多人第一遍弹都会忽略谱上的表情记号,然后在弹熟后改,其实在第一遍弹时就注意表情符号更能加深对曲子的理解。

习惯五:弹琴时备一支铅笔。

很多时候谱子上并没有详细的指法、强弱指示,这时候,就需要用笔来把我们自己认为合适的指法、强弱等记号标上去。

记住要用铅笔,不然写错很难改哦!习惯六:没弹熟一首曲子前少听录音。

录音只不过是一个参考,没弹熟就听录音往往会导致我们去模仿录音,从而盲目追求速度,并失去自己对曲子的理解。

习惯七:学会分段练习,单独揪错。

不要每次都从头弹到底,第一遍弹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后再练下一段。

一旦发现哪里有错误,要单独把错误的地方挑出来改正。

分段练习也更有利于曲子的整体把握。

习惯八:尽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论弹什么曲子,不论用什么速度弹,尽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也许有人会说: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没法保证了。

其实不然,能在高速弹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检验基本功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

PS:在你没有达到大师级水平前,不要问为什么录像里钢琴家的手型、触键并不符合要求。

习惯九:弹与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

很多人喜欢弹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这样做其实是有害而无益的。

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难保证自己技术处理上的准确性,甚至会有大量的错音。

而且以后即使有水平弹奏这曲子了,也很难改回来。

习惯十:学会背谱。

很多好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有目的的背谱。

这并不仅仅是在锻炼你背谱的能力,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

这样既能提升对曲子的理解,也可以偶尔在人前“秀”一下。

习惯十一:明确每天练琴的目标,不要同时练很多曲子。

和学习工作一样,练琴也需要有目标。

比如确定今天要练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来等等。

不要盲目地同时练很多曲子,囫囵吞枣式的练习会使你感到进展缓慢。

相比之下集中突击一到两首曲子效果会好很多。

习惯十二:严谨至上,切忌得过且过。

弹琴不严谨可以说是业余弹琴者的通病。

弹琴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难点,这时千万不能有得过且过的心理,每啃下来一个难点,水平就上个台阶。

习惯十三:经常使用节拍器。

虽然曲子的节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框架没成型之前,多用节拍器。

节拍器控制节奏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

在弹奏练习曲时,可以靠节拍器实现逐渐提速。

习惯十四:经常返回弹以前弹过的曲子。

所谓“温顾而知新”,我已经弹过的曲子并不代表我已经真正掌握它。

许多乐曲理解、技术处理上的要点第一次弹完曲子时并不一定会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进一步后,靠返回来巩固、认识。

习惯十五:避免超负荷的练习。

有看到过一个“弹琴弹到手疼”的帖子,或许是练习方法上的问题,但超负荷练习也会导致手疼。

虽然苦练、多练的确有利于技术的进步,不过也要有个度,弹的过多也会伤手,反而不利于进步。

习惯十六:学会保护双手。

很多男同学都喜欢打篮球、攀岩等等户外体育运动,其实这是很容易伤到手的。

轻则韧带拉伤,重则骨折,这对我们弹琴者来说是致命伤。

许多女孩子都喜欢留长指甲,这也是弹琴的大忌。

如何培养和保持孩子的学琴兴趣没有对音乐的喜爱,就没有学习东器的兴趣,所以,儿童在开始学乐器前,要多给他们听一些经典音乐来培养兴趣。

有机会,让您的孩子亲自去听听其它弹琴很棒的孩子的钢琴演奏,这对激发孩子的兴趣非常有帮助。

很多学生就是听了自己班上的同学弹钢琴后,可惜想学时已经超过10岁了,学钢琴就有点晚了。

要是家长在孩子4、5岁的时候就带他去听别的小朋友弹琴,也许他的兴趣会被早点发现。

小朋友的好奇心,攀比心很强,看到别人弹得那么好听,就总吵着想学。

当家长终于给孩子买了钢琴后,他却喜欢学了一个多月,就开始降温,不那么爱弹了。

这时你可以试试给他做“固定音高训练”。

具体方法就是:回去找个调律师先把钢琴的音调准了,然后在键盘中央C所在的8度音域内,随机地敲个音,让孩子听,但不许看,允许他以试弹的方式来找出你刚才敲得那个音。

把这种听音训练当游戏玩,每天坚持十几分钟。

大概坚持个一、二个月吧,你会发现孩子竟能不用看,用耳朵听辩就能找到你弹的任何白键单音了,在不识谱,没有任何乐理知识的前提下,甚至他能在琴键上弹出他以前听过的儿歌,似乎表现出他所谓“天才”的一面,这下他就会又开始非常喜欢弹琴了,因为他会老想炫耀他的“特殊”本领。

这样,小孩子在没有接受“首调”概念(不论是什么调即在键盘上音阶都唱哆、来、咪、发、唆、啦、西、哆)前,较容易接受固定音高(即不论什么调,键盘上的每个音,都唱它的键盘固定音名),小孩子脑子里有了固定音高,对学钢琴来说就是非常有优势。

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容易有音乐的耳朵,捕捉音乐元素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在今后的乐理学及技术钏练中,表现出所谓“天才”的一面。

因为小孩子接受新东西,有个“先入为主”的取向,所以训练“固定音高”最好在小孩没有学任何乐理知识前进行,那样就会直接反应,不会造成经过理论中间转换。

这个过程,就好像,你孩子刚进幼儿园时,班上谁是谁全不认识,过了几个星期,谁在喊他,他不用看,凭声音就能辨别出这是哪位小朋友在叫。

你儿子这时肯定还不会写这个小朋友的名字,甚至不知道小朋友的性别。

这种直觉反应,就是一种天赋。

所以小孩子学钢琴有没有兴趣和天赋,还是在于家长您会不会非常关注地去正确引导与开发。

慢弹的重要性慢弹,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时候,许多老师只说你要怎么做,却不做过多的解释.可能老师是觉得讲多了你也吸收不了,还有就是钢琴课时间很短,有些本该需要被放大的问题,枉枉却被缩小,忽略,一带而过.....我认为,一些较真的东西,是必须把其目的告诉给学生的, 哪怕我们在这上面"浪费"了许多时间. 而这时的浪费,将会为以后节约许多时间. 例如慢弹, 基本上每个老师都会这样讲,要慢弹, 但不讲其原因的却大有人在.慢弹,我的理解,实际上是把很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基本上, 演奏好一首乐曲(这里的"演奏好"是比较难做到的), 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弹钢琴有着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眼睛要看谱子,耳朵要听自己发出的声音,脑子里又要想这首曲子的旋律,又要注意速度,节拍,表情记号. 深的学生甚至要研究文学,怎样去诠释作品. 而且用大脑支配十个手指干活,这是需要很强的协调性的,这些复杂的工作交织在一起,控制起来是很难的. 那么慢弹, 就是从根源上,把这些复杂的问题分解开了,就象是"方程式", 哪怕是简单的"小学应用题", 你需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来计算, 否则你是得不到"准确答案"的, 慢弹涉及到所有的技术问题, 所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慢弹是一切技术的基础.基本上,慢弹目前对你最重要的目的,是使你的耳朵,能够听清楚每一个音,然后演奏者要辨别这些音的好坏, 音听起来是否够"饱满",厚实, 在部分作品中,当作品要求你用指尖来弹出轻盈的效果,模仿古钢琴的时候. 你有没有做到轻盈,如果没有做到这些,那么加以调整其实无论是快速的曲子,还是慢速的曲子, 想弹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快速的曲子,手指是最难控制的, 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手腕马上会疲劳,四,五指支撑不好,也马上会疲劳.感觉发"酸". 而慢速的曲子,声音是最难控制的,速度越慢,声音就越容易"发散". 好象话讲不成句子一样. 缺少连贯,整体的感觉.慢弹,是十分重要的,我通常是一首新曲,双手各慢弹30遍(其实几遍以后我就能合的不错) 但就算我双手很熟了,还是要拆手来慢弹,或者合手慢弹, 目的就是要把每一个音弹清楚,使其听起来更富有歌唱性, 顺便提醒一下,在有两个八度大跳的曲子中, 慢弹大跳的句子时是要有一定弧度的,不要在键盘上直接移过去,那样你快的时候,很容易弹错,因为基本上,两个八度以上的大跳,在快速时,基本上是"肌肉的记忆".所以在慢练时,就要考虑到不要影响原速时的效果. 因为最终还是要原速弹的。

钢琴练习秘诀(私人秘籍)大家都知道,弹钢琴需要花上大量地时间练习,但是有的人却反映练琴没有效果。

那就很可能是练琴的方法出了问题。

好的练琴科学的练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自己学琴来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主要是介绍一天练琴的内容及方法:一.基本功本人的基本功练习就用哈农。

无论你是初级学员还是钢琴专业人员。

哈农无疑都是最最重要的练习。

我每天假如有时间的话都会把哈农的前10条弹上四遍(共40遍)中间不休息。

弹累了就放慢速度,但是决不停。

有些人觉得哈农和我们弹的曲子没有关联,而且枯燥无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