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与写作课程纲要

文学与写作课程纲要

文学与写作课程纲要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01)一、课程性质……………………………………………………………………0l二、课程的基本理念……………………………………………………………0l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0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05)一、知识与能力 (05)二、过程与方法 (05)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06)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07)第四部分教材编写原则 (08)一、教学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08)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特点 (08)三、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 (08)四、教学内容的表达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避免成人化教学 (09)五、教学内容应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 (09)六、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09)第五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11)一、36课时的安排 (11)二、评价建议 (12)三、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4)第一部分前言文学与写作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全面的语文素养,其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写作教学既是语言运用的训练,更是思维的训练和思想的砥砺。

相对于听、说、读的能力,写作能力是最高级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最困难的活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他们语文素养水平的高低。

加强写作教学有利于全面完成中学语文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写作就是写文章,即运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在语文教育中就是学生作文。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谋篇布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特殊能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写作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的训练。

写作教学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它方而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书而语言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写作也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训练过程,它在指导学生认识社会、体验人生,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写作缺少真诚昀人格,鲜活的个性,独特的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

写作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重建教学理念,改革写作教学。

(一)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中陈旧的教学观念,首先,应该使写作教学更具开放性、民主性,将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敢于描写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抒发自己感悟到的真情,发表独立的见解,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学生写作的态度端正明确,表达的主体意识得以回归,学生就敢于以手写我口,将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

其次,必须提倡真实的写作。

真实的写作必须负载真实的信息,必须与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

真实的写作是以作者的主体回归为前提,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最终目的。

学生将为“我”而写作,为生活巾的悲喜而写作,写作不再是一种苦差使,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是联系社会的纽带,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倡导学生写作主体的回归是一个充满人性化色彩的合乎科学规律的写作新理念。

(二)实现“人”“文”的融合过去受到语文工具性观念的影响,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倾向。

就连最自由的散文也被模式化了,有诗日:“开头提出小问题,一线一定要到底;还要夹叙边夹议,结尾点山大道理。

”这种写作模式将本该鲜活灵动的文章八股化了,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束缚住,写作变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工具性的机械操作。

本应充满鲜活个性,充满鲜明人文性的心灵活动变成了一种抄袭拼凑、胡编乱遣、无病呻吟、人性扭曲的枯燥游戏。

学生学会了用公共的思维模式代替丰富多彩的精神方式,用程式化的写作技巧套路代替了灵活的艺术表达。

写作远离了学生的人格精神,变成了丧失灵魂的一纸“空”文,导致出现学生写作中人和文的分离。

时代不需要写作与做人分离的双重人格的人。

教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使人在学习中不断发现自我、完善白我,并实现自我,使个体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写作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我”是写作的灵魂,人文合一是写作的规律。

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人怎样做人的过程。

(三)培养学生赵好个性及创新意识过去的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学生可发挥创造和想像的余地极小,限制了学生有灵性的个性性的表达。

在学生的写作中,“人”是社会的、共性的“人”,而不是有血有肉有灵性和个性的个体,不是独一无二的“自我”。

学生写作摒弃了创造,远离了个体生命体验,对写作产生厌烦和惧怕心理也就不足为怪了。

写作是个性化的活动。

写作的乐趣来源丁十生命的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

心理学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个性倾向性因素: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因素。

个性实质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立的、特殊的个体性。

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健康个性的内涵是创新精神。

写作教学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个性化的写作训练。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自由、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四)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传统的写作教学多命题写作,学生为写作而写作,为写作而编造生活,这使他们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学生写作普遍存在“假、大、空”的弊病。

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讲不是一门知识技能,而是为人生的抒发表达。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写作能力必须通过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和大量的写作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而不是单靠文章作法技巧之类的东西所能奏效的。

写作应是生命的律动,是生活的需要,最终是写作者自我参与的心灵活动。

目前,世界各国写作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人为本,注重培养“我”的主体人格。

如日本语文教学界提出“生活作文”的作文教学思想,它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世界,而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他们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接纳并认知世界,用写作创造性地表述见闻,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他们也在写作中不断认识自己、审视自己、并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因为写作是一门需要长期下功夫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所以一定要从写作的表达方式与技泫开始辅导,关于这方面,我们具体细化为写作表达方式、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举隅、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举隅、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四个方面的辅导。

有了方法指导之后,还要明确各种文学文体的主要特征年写作特色,我们把它具体细化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五种文学文体的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我们要多次提供学生练笔的机会,并且及时挑选优秀的作品,向各种报刊投稿。

在这两者的学习基础之上,为了能增加学生今后工作的竞争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我们还特别进行了应用公文昀学习,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知道更多的写作样式,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从容地应对多方面的挑战。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写作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写作教学的任务,即培养学生现代语文的写作能力素养,这种素养包括思想素质、语文素质、智力素质等。

一、知识与能力写作耍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材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二、过程与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井提出了以下的具体要求: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相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有发。

5.进一步提高记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作教学要强调学生写作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认识。

其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这些都是健全人格、培育精神不可缺少的。

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获得经验,从生活中丰富经验,是涵养情感的基本途径。

积累的经验越多,感情就越真挚,思维就越灵活,在文章中的表达就越发自内心。

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强调自我表现,并不足脱离生活的无病呻吟,也不是怎么想怎么说,而是表现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

所谓生活化就是强调写作贴近生活,贴近自我,说真话,诉真情,真实而有生活气息。

所谓创造性就是不迷信、敢质疑、敢思考、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敢于有创意地表达。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详见教材)本课程围绕写作教学,由“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文学文体”、“应用文体”三个章节组成。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章节又从“写作表达方式”、“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举隅”、“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举隅”、“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四个方面加以具体细化。

“文学文体”章节又从“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五个方面加以具体细化。

“应用文体”章节又从“行政公文概述”、“几种常用行政公文的写作”、“事务文书概述”、“几种常用事务文书的写作”四个方面加以具体细化。

此外,各章节适当安排了相应的练习,教师亦可根据章节内容适当补充相应练习。

第四部分教材编写原则一、教学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本课程作为浙江省普通高中知识拓展类的选修通用教材,教材的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反映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在统一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编写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重新组合调整课程的顺序。

教学内容应体现少而精的特点,避免与国家、地方课程的简单重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