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狐假虎威》教案

《狐假虎威》教案

读课文了解内容
19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并识记“狐、假、虎、爪、野、兽、凶、骗”等8个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并积累“狐假虎威、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凶恶”等词语;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空“爪、野、兽、凶、骗”等5个汉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注意适当停顿;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文中狐狸和老虎说话时的语气。

3.知道狡猾的狐狸是接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认读并识记本课8个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出文中狐狸和老虎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知道狡猾的狐狸是接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含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引出课题。

1.(出示狐狸、老虎的图片)完成填空:
()的狐狸(狡猾、聪明……)
学习生字:“狐”:注意右边是“瓜”而不是“爪”
()的老虎(凶恶、凶猛……)
2.(出示课文插图)在大家的眼中,老虎是凶猛的,是万兽之王,可在这幅图中,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分别是怎样的呢?(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3.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9课《狐假虎威》,齐读课题
学习生字:“假”:与“真”相对。

多音字。

“威”: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女”上一横不能漏。

说明: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

在导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课文插图,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

2.交流。

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说明: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时学生感悟课文的前提。

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读解决文字的障碍,在读中感悟词句的连贯性。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那么,狐狸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百兽呢?请读读课文第一小节。

交流后师小结:是啊,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它为了蒙骗老虎,才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说明:
通过朗读,并交流,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在读中理解整件事情的起因。

2、师过渡: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的呢?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
再读读课文2-6节用“——”划出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3、学生交流所划的句子
4、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1)学习生字:“爪”:与“瓜”相比较。

书空
“兽”:注意拼音是翘舌音
指名分角色读。

(2)自由结对子读。

(3)男女生读。

说明:
本单元的重点是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让学生划线,并且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狐狸和老虎它们各自的语气,了解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让老虎上当的。

而老虎又是怎么样从“不相信”到“只得相信了”的过程。

并尝试读出它们的语气。

4、自由读7-9节。

学生边读边思考填空。

(1)出示填空:
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

走在前面的是,走在后面的是。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是因为看见了。

(2)学生交流填空内容。

(3)师过渡语:这真是“狐假虎威”啊!你看,狐狸摆出一副多么威风的样子啊!
(4)出示媒体:想想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1)狐狸神气活现
....。

....,摇头摆尾
(2)老虎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

(5)指导朗读。

做动作朗读。

说明:
通过这样的一个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百兽是看见老虎才逃走的。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几个词语,并且让他们演一演,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引读第8、9节。

学习“纳闷”。

理解词义
6、师小结:狡猾的狐狸就是这样骗过了老虎。

“狐假虎威”现在用来比喻靠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四.展开想象,拓展练习。

1.看到森林中的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都逃跑了,狐狸和老虎之间又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试着在课文的第8第9小节之间补一段话,最好能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如: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

2.学生准备,交流。

3.师生点评。

说明:
这是一篇简单明快但寓意深刻的故事。

故事的结尾留有余地,在这里我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进行续编故事。

同时对学生提出了能用上课文中的好词的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而且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附板书: 19、狐假虎威
狐狸老虎
神气活现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东张西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