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备工程资料

建筑设备工程资料

n=L/V
对于一般居住及公共建筑,当散入室内的有害气体 量无法具体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房间的换气 次数估算
L = nV
(9-5)
n是换气次数,见表9.3。
• 9.2.1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图9.10 全面通风气流组织示意图
9.2.1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 全面通风的效果不仅与全面通风量有关,还与通风房间的
粉尘的密度 粉尘的粘附性 粉尘的粒径分布 ②除尘方法及设备 除尘方法有湿法防尘、除尘系统和通风排气系统。 除尘设备机械除尘器类、过滤除尘器类、湿式除
尘器类、电除器类
图9.15 重力沉降室
图9.16 惯性除尘器
图9.17 旋风除尘器
图9.18 冲激式除尘器 1—含尘气体进口;2—净化气体出口;3—挡水板;4—溢流箱
2. 热平衡 热平衡是指室内的总得热量和总失热量相等,以保持车 间内温度稳定不变,即
Qd = Qs
车间总得热量包括很多方面,如生产设备散热、产品 散热、照明设备散热、采暖设备散热、人体散热、自然 通风得热、太阳辐射得热及送风得热等。车间的总体热 量为各得热量之和。
车间的总失热量同样包括很多方面,有维护结构失热 、冷材料吸热、水分蒸发吸热、冷风渗入耗热及排风失 热等。
9.3.5 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的配合
1. 建筑形式的选择
(1)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热车间,为增大进风面积,应尽量采
用单跨厂房。
(2) 余热量较大的厂房应尽量采用单层建筑,不宜在其四周
建筑坡屋;否则,宜建在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
(3) 如果车间内无高大障碍物阻挡,也不放散大量的粉尘和
有害气体,且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开孔面积占外墙面积的25%以
5—溢流口;6—泥浆斗;7—刮板运输机;8—s型通道
图9.19 喷淋塔
9.2 全面通风的计算
9.2.1 确定方法简述
1. 为稀释有害物所需的通风量 减少室内有害物浓度的并使其达到要求值所需的通风量L的计算式:
L kx yp ys
2. 为消除余热所需的通风量
L Q
图9.8 局部送风系统示意图 图9.9 局部排风系统示意图
9.2.3 局部通风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求 (1)局部送风系统
图9.11 局部机械吹风系统
(2)局部排风系 统
1)密闭式
图9.12 密闭式排风罩
2)柜式(通风柜)
图9.13 柜式排风罩
图9.14 外部吸气排风罩
3)外部吸气式 4)吹吸式 5)接受式 (3)局部排风的净化和除尘 1)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 ①燃烧法 ②吸附法 ③吸收法 ④冷凝法 2)除尘 ①粉尘的性质
图9.1 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图9.2 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图9.3 利用风压和热压的自然通风
图9.4 管道式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建筑门窗)
柳孝图《建筑物理》 89页图5-9
开口位置对 室内空气流 动的影响
开口高低对室内空气流动的影响
柳孝图《建筑物理》 90页图5-10
水平遮阳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
c tp ts
3. 为消除余湿所需的通风量
W
L
dp ds
当室内散发有害蒸汽和气体时,全面通风量应按各种气体 分别稀释至容许浓度所需空气量的总合计算,当室内同时 放散余热,余湿时,全面通风量按其中所需最大的空气量 计算。
当散入室内有害物数量无法具体计算时,全面通风量可按 类似房间换气次数的经验数据进行计算。换气次数n是指 通风量L(m3/h)与房间体积V(m3)的比值,即
图8.17 曲、折线型天窗(尺(a寸)折单线位形:天m窗) (b)曲线形天窗 (a)折线型天窗;(b)曲线型天窗
(3)避风风帽 避风风帽就是在普通风帽的外围增设一周挡风圈。 (4)通风屋顶 通风屋顶是在一般的屋顶上架设通风间层而成的
图9.29 各建筑物之间避风天窗的比例关系
图9.30 各建筑物之间风帽的有关尺寸
室内平均温度 • 根据空气量平衡方程La=Lb可得
9.3.4 进风窗、避风天窗与风帽 1.进风窗的布置与选择
自然通风进风窗的标高应根据其使用的季节来确定: 夏季通常使用房间下部的进风窗,其下缘距室内地坪的高 度一般为0.3m~1.2m,这样可使室外新鲜空气直接进入工 作区;冬季通常使用车间上部的进风窗,其下缘距地面不 宜小于4.0m,以防止冷风直接吹向工作区。对于单跨厂房 进风窗应设在外墙上,在集中供暖工地区最好设上、下两 排。 2. 避风天窗
柳孝图《建筑物理》 90页图5-12
不同窗户形式对室内气流的影响
室内气流的调节
绿化的导风作用
(2)机械通风
图9.5 全面机械排风 (自然送风)
图9.6 全面机械送风(自然排风) 1—进风口; 2—空气处理设备; 3—风机; 4—风道; 5—送风口
图9.7 全面通风
(3)局部通风 1)局部送风 2)局部排风
图8.34 热源在车间内的布置
9.4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9.4.1 风机 1. 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结构原理
5
4
7
1
2
3
8
3 6
图8.21 图离8.2心1 风机离构心造风示机构意造图示意图 1.叶轮1-叶轮2;.机2-机轴轴;3-3叶.轮叶;轮4-吸气口4.;吸5-出气口口; 6.机壳 7.轮6-机毂壳;7-8轮.毂扩;压8-扩环压环
3. 通风机的选择 (1)根据被输送气体(空气)的成分和性质以及阻力损失大小, 选择不同类型的风机。
(2) 根据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和风道系统的阻力损失,按照 风机产品样本确定风机型号。由于风机的磨损和系统不严密 处产生的渗风量,应对通风系统计算的风量和风压附加安全 系数。即
L风机=(1.05~1.1)L P风机=(1.10~1.15)P 按照L风机 和P风机 两个参数来选择风机。另外,样本中所提
普通天窗往往在迎风面上发生倒灌现象,为了稳定排 风,需要在天窗外加设挡板或采取特殊构造形式的天窗, 以使天窗的排风口在任何风向时都处于负压区,这种天窗 称为避风天窗。
1 2
图8.15 矩形矩避风形天避窗 风天窗 1-挡风1板.挡风;板 的高差形成低凹的避风区。这 种天窗无须专设挡风板和天窗架, 其造价低于矩形天窗2 ,但是不易 清扫。
供的性能选择表或性能曲线,是指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所以, 当实际通风系统中空气条件与标准状态相差较大时,应进行 换算。
9.4.3 风道
风道的材料、形状及保湿 风道常用薄钢板、塑料、胶合板、纤维板、钢筋
混凝土、砖、石棉水泥、矿渣石膏板等制成。
风道的断面形式为矩形或圆形。
(2)风道的布置 风道的布置应在进风口、送风口、排风口、空气
5.出口
2 1
3 4
图9.图228.轴22流轴风机流的风构机造的简构图造简图
1.1-圆圆筒筒形形机机壳壳;22-.叶叶轮轮;33-.进进口口;4电4.动电机动机
2. 风机的基本性能参数
(1) 风量(L)—是指风机在标准状况下工作时,在单位时间 内所输送的气体体积,称为风机风量,以符号L表示,单位为
建筑设备工程资料
第九章 通风
§9-1 建筑通风概述
建筑通风的任务意义 任务: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 排至室外,把新鲜空气补充进来。
意义: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满足人体舒适需要 保证产品质量 促进生产发展 防止大气污染
9.1 建筑通风概述
9.1.1 建筑空间空气的卫生条件 (1)空气温度、湿度和流速 (2)空气中有害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 (3)通风工程中的空气设计参数 9.1.2 建筑通风系统的分类 (1)自然通风: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和无组织的自然通风 (2) 机械通风 (3) 全面通风:全面送风和全面排风 (4) 局部通风
上时,尽可能采用“穿堂风”的通风方式。
(4) 热加工厂房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采用“L”形、“ ”形
或“
”形等形式,不宜采用“ ”形或“ ”形布
置。
(2)建筑形式的选择
图8.31 多跨中间的自然通风
图8.32 开敞式穿堂风图
(3)车间内工艺设 备的布置与自然通风
图8.33 上、下开敞式和侧窗式穿堂风
气流组织有关。
上送下排
上送下排
操作区
风机
间的气流组织示意图
下送上排
左送右排 有害物种
上下送两边排 生产工作设备台
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以下的气流组织方式: (1) 如果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气体温度高,或受车间 发热设备影响产生上升气流时,无论有害气体浓度大小,均应 采用下送上排的气流组织方式。 (2) 如果没有热气流的影响,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周围气 体密度小时,应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比周围空气密度大时, 应从上下两个部位排出,从中间部位将清洁空气直接送至工作 地点。 (3) 在复杂情况下,要预先进行模拟实验,以确定气流组织 方式。因为通风房间内有害气体浓度分布除了受对流气流影响 外,还受局部气流、通风气流的影响。
9.2.3 空气质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1. 空气质量平衡 单位时间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和同一时间内排出的空
气质量保持相等。即通风房间的空气质量(kg/s)要保持平 衡,这就是空气平衡。空气平衡的数学表达式为
Gjj+Gzj =Gjp+Gzp
在工程实际中为满足各类通风房间及邻室的卫生要求,常 利用无组织自然渗透通风措施,使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房间 维持正压,使机械送风量略大于机械排风量(5%~10%),使 污染严重的房间维持负压,使机械送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 (10%~20%),用自然渗透通风来补偿以上两种情况的不平 衡部分。
图8.15 矩形避风天窗 1-挡风板; 2-喉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