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简单判断课件

普通逻辑学第三章简单判断课件


第四列,S和P是交叉关 系。 如 S 为 “水产品”,P 是 “商品” 。 SAP“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EP “ 所 有 的 水 产 品 都 是 商品”为假。 SIP“有的水 产 品 是 商 品 ” 为 真。 SOP“有 的 水 产 品 不 是 商 品 ” 为 真。
第五列,S和P是全异关系。 如S为“乌贼”,P为“螃蟹”, 这时:
请你回家! 杭州多么美丽啊!
第二、 同 一 个 判 断 可 以 使 用 不 同 的 语 句 来 表 达 。 ( 1 )所 有 人 都 应 该 遵 守 交 通 规 则 。 (2)没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 (3)难道有人不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吗? 上面例子中的三个语句表达的是同一个判断。
第三,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 1 )房 门 没 有 锁 。
第二列,S和P是真包含于关系。 如S为“蘑菇”,P为“菌类生物” 这时:
SA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是 菌 类 生 物 ” 为真,
SEP “ 所 有 的 蘑 菇 都 不是菌类生物”为 假。
SIP “有的蘑菇是菌类生物” 为真; SOP “有的蘑菇不是菌类生物” 为假。
第三列,S和P是真包含关系。 如S为“蘑菇”,P为“香菇”, 这时 SAP“所有的蘑菇都是香菇”为假, SEP“所有的蘑菇都不是香菇”为假, SIP“有的蘑菇是香菇”为真, SOP“有的蘑菇不是香菇”为真。
第一、任何判断都必须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 断。 (1)一般来说,陈述句表达判断。 例如:所有的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
人民检察院不是审判机关这些句子都表达判断。 (2)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示判断,除非它们都对事 物作出了判定。 例如: 现 在 还 有 野 生 的 华 南 虎 吗 ?
与概念的区别:
第一,概念本身无所谓肯定或否定; 第二,概念也无法表示它的真或假。 判断则不同,它至少是两个概念的结合。有的概念是简单 的排列,似乎无所谓断定。但实际上已经有了断定。有些 判断似乎是虚假判断,但在人们的实际思维中是把当真实 判断来对待的。
判断和语句
语句是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判断是 语句表达的思想内容。
否定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不具有某性质的 判 断。 ( 1)纪 晓 岚 不 是 明 朝 人 。 (2)他不是在无理取闹。 上面例子中的两个判断都是否定判断。 否 定 判 断 的 标 准 形 式 是 : S 不是 P。
小结:
判定一个性质判断是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 其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它的联项是肯定的还 是否定的。
( 1 )上 课 讲 话 是 不 礼 貌 的 行 为 。 (2)上课讲话不是礼貌的行为。 上面例子中的两个判断其意思是相近的,但是 (1)是个肯定判断,(2)是个否定判断。
2.按 量 分
所谓按量分,就是按照性质判断的量 项来进行划分。性质判断按量分,可 以分为单称判断、全称判断和特称判 断。
单称判断是断定单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 某性质的判断。
SAP“所 有 的 乌 贼 都 是 螃 蟹 ” 为 假 , SEP“ 所 有 的 乌 贼 都 不 是 螃 蟹 " 为 真 , SIP “ 有 的 乌 贼 是 螃 蟹 " 为 假 , SOP “ 有 的 乌 贼 不 是 螃 蟹 " 为 真 。
自然语言中性质判断形式的规范化
在自然语言中,性质判断并不都是以上述标准形式来表达 的,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 (1)在自然语音中,全称量项除了标准形式中的“所有”之 外,还有“每一”、“任何”、“凡”等。特称量项除了标准形式 中的“有的”之外,还有“有些”、“存在”等; (2)在自然语音中,量项和联项结合也是多样化的,如 “无...不...”、“莫非”表示全称肯定判断。 (3)在自然语言中,全称量项、联项有时被省略。
特称否定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有的S不是P。简记为SOP (O判断)
作为两个概念,性质判断的主项S和谓项P之间的关 系 不 外 乎 有五 种 : 同 一 关 系 、 真 包 含 关 系 、 真 包 含 于 关 系 、 交 叉 关 系 和 全 异 关 系 。下表列出了同 素 材 的 A 、 E、1、0四个性质判断在这五种可能情况下的真假 状况。
判断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 判 断 都 有 所 断 定 。 (1)“背水一战”说 的 是 谁的事 ? (2)请你说一下背水一战的故事。 (3)背水一战说的是韩信的故事。 (4)背水一战说的是项羽的故事。 (1)(2)没有断定,不是判断。 第二 ,判断都有真假。 (3)是真判断,( 4 ) 是 一 个 假 判 断 。
第一节 判断概述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1)腊梅一般在冬天开花。 (2)孙悟空能够腾云驾雾,会七十二般变化。 (3)伯牙和钟子期是好朋友。 “ 腊 梅 " 、“ 孙 悟 空 " 、“ 伯 牙 " 、“ 钟 子 期 " 都 是 思维对象。 思维所能指向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思维对象。
上面例子中的两个判断都是全称判断。
全称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是(不 是)P。
特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中至少有一个 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性质的判断。
(1)有的动物是冬眠的。 (2)有的偶数不是奇数。 上面例子中的两个判断都是特称判断。
特称判断的标准形式是:有的S是(不 是)P。
小结:
作为一个概念,主项可以是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空概念,因此 严格地说,性质判断按量分,除了单称 判 断 、 全 称 判 断 和 特 称 判 断 之 外 ,还 应 该 包 括 主 项 为 空 概 念 的 “ 无 称 判 断 ”,但 是 , 因 为 空 概念比较特殊,一般不讨论。
下面依次用实例说明之: 第一列,S和P是全同关系。 如 S 为 “ 土 豆”, P 为 “ 马 铃 薯” 。 这时 SAP “ 所 有 的 土 豆 都 是 马 铃 薯”为 真 , SEP “ 所 有 的 土 豆 都 不 是 马 铃 薯”为 假, SIP “ 有 的 土 豆 是 马 铃 薯 ”为 真 , SOP “ 有 的 土 豆 不 是 马 铃 薯 ”为 假 。
主项表示性质判断所断定的对象,如上面例子中的“教 授 ” 、 “ 嫩 江 ”。通常用符号“S”表示。 谓项表示性质判断所断定的性质,如上面例子中的“博 士 ” 、 “ 东 北 ”。通常用符号“P”表示。
联项表示主谓项的联系。联项分为两种,即肯定联项和 否 定 联 项 , 如 上 面 例 子 中 的 “ 不 是 ” 、 “ 是 ” 。 联项有时可 以省略。
(1)孔子不是齐国人。
(2)五大连池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单称判断的标准形式是:这个S是(不 是)P。
全称判断是断定某类对象的全部都具有或不具有某 性质的判断。
( 1)所 有 三 角 形 都 不 是 四 边 形 。
( 2 ) 《 史记 》 中 的 “ 本 纪 " 记 述 的 都 是 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的事迹。
第二节 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的结构
定义:性质判断,又称直言判断,是指判定思维对 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传统逻辑把它称 为直言判断。 例如: ( 1 )有 些 教 授 不 是 博 士 。 (2)所有嫩江人都是东北人。
结构:性 质 判 断 由 主 项 、 谓 项 、 联 项 和 量 项 四 部 分 构 成。
3.按 质 量 结 合 分
性 质 判 断 按 质 量 结 合 分 , 可 以 分 为 单称 肯 定 判 断 、 单 称 否定 判 断 、 全 称 肯 定 判 断 、 全 称 否 定判 断 、 特 称 肯 定 判 断 和 特 称 否 定 判 断 六 种。
( 1 )赵 云 是 蜀 汉 的 镇 东 将 军 。 单 称 肯 定 判 断 (2)秦琼不是汉代人。 单称否定判断 (3)所有侠士都曾云游燕赵间 全称肯定判断 ( 4 ) 所 有 墨 者 都 不 是 主 张 攻 伐 的 。全 称 否 定 判 断 (5)有些丞相是大学士出身。 特称肯定判断 (6)有些隐逸之士不是结庐在山野。特称否定判断
同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锁”名词 or 动词?
(2)连诸葛亮都不知道。
“诸葛亮不知道” or “不知道诸葛亮”
(3)我看到她那年只有十一二岁。
“我那年只有十一二岁” or “她那年只有十一二岁”
命题和命题形式
表达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 命题的逻辑形式称为命题形式,指的是与命题具体内容相对的形式 结构。
许多内容上千差万别的命题,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可能是相同 的,从而具有相同的形式。例如: ( 1)所 有 恒 星 都 是 发 光 的 。 (2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3 )所有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命题形式:所有S都是P。其他类型:要么p,要么q。
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的数量或范围,如上面例子中的 “ 有 些 ”“所有”。
性质判断的种类
1. 按质分(按照性质判断的联项来进行划分) 肯定判断 VS 否定判断
肯 定 判 断 是 断 定 对 象 具 有 某 性 质 的 判 断。 ( 1 )陈 阿 娇 曾 经 是 汉 武 帝 刘 彻 的 皇 后 。 ( 2 )有 些 道 家 经 典 是 非 常 富 有 哲理的。 上面例子中的两个判断都是肯定判断。 肯 定 判 断 的 标 准 形 式 是 :S 是 P。
单 称 肯 定 判 断 的 标 准 形 式 是 : 这 个 S 是 P。 单 称 否 定 判 断 的 标 准 形 式 是 : 这 个 S 不 是 P。 全 称 肯 定 判 断 的 标 准 形 式 是 : 所 有 S 都 是 P。简记为 SAP(A判断)。 全 称 否 定 判 断 的 标 准 形 式 是 : 所 有 S 都 不 判 断 的 标 准 形 式 是 : 有 的 S 是 P。简记为SIP (I 判断) 。
将自然语言中的性质判断整理为标准形 式 , 需 要 注 意 两 点。
第一,不能改变判断的原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