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两部分,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Fe 56 Cu 64 Na 23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KB.水的离子积KwC.化学反应速率D.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B.泡沫灭火器中的原料通常是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C.向Fe上镀Cu,应将粗铜与电源正极相连D.实验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在铁电极区滴加KSCN溶液用于检验电化学保护效果4.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所使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稍大于HClB.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分多次将NaOH倒入盛HCl的小烧杯中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再用标准盐酸润洗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洁净锥形瓶中,再加少量的蒸馏水进行滴定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2C(s) + 2O2 (g) = 2CO2(g) △H = a kJ/mol、2C(s) + O2(g) = 2CO(g) △H = bkJ/mol,则a > b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2O2(g) =CO2(g) + 2H2O(g) △H = - 890 kJ/molC.已知P(s,白磷) = P(s,红磷) △H < 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D.已知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H = - 57.3 kJ/mol,则含40 g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第1页共8页6.某温度下,向pH = 6的蒸馏水中加入KHSO4固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

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B. c(H+ ) = c(OH- ) + c(SO42- )C.由水电离出来的c(H+ ) = 1×10-10 mol/L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 为12 的KOH 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7.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常温下,测得饱和溶液的pH:NaA>NaB错误!C证明水解程度:A—> B—未找到引用源。

常温下,等体积pH均为2的HA和HB两种酸分证明HB是强酸D别与足量Zn反应,HA放出的H2多8.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s)+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Y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Z,同时消耗2mol Y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反应mA(s)+nB(g) eC(g)+fD(g),△H=Q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正移B.化学方程式中m+n>e+fC.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该反应△H减小D.达到平衡后,充入一定量C,平衡常数不变10.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混合后会生成红色的碘化汞沉淀,为了探究硝酸汞和碘化钾溶液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结果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图装置的电流方向是从C2到C1B.C1附近加入淀粉变蓝,C2析出固体C.可用饱和KI溶液—琼脂填充盐桥增强导电性D.该装置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自发进行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电源,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正向放电,逆向充电,总反应为:Zn+O2+4OH-+2H2O 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 42-D.可用盐酸代替KOH作电解液12.对于平衡体系m A(g)+n B(g)p C(g)+q D(g) ΔH<0,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D.若温度不变时,在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增大压强,该反应速率加快13.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g)和O2(g),发生反应:2SO2(g) + O2(g) 2SO3(g) △H = -196 kJ/mol。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前5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SO2) = 0.08 mol/(L·min)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2 mol SO2(g)和0.2 mol SO3(g)时,υ正> υ逆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5 mol 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SO3的转化率为40%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SO3(g),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78.4 kJ 的热量14.在1 L K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4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 mol·L-1,用石墨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K+)为( )A.1.5 mol·L-1B.2.0 mol·L-1C.1.0 mol·L-1D.0.50 mol·L-115.利用反应6NO2+8NH3 = 7N2+12H2O构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从左侧A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右侧B电极B.当有常温下4.48 L NO2被处理时,转移电子数为0.8N AC.电极A极反应式为2NH3-6e-= N2+6H+D.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16.常温下,K a(HCOOH)>K a(CH3COOH)=K b(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B.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C.0.2 mol·L-1 HCOOH与0.1 mol·L-1 Na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H+)D.0.2 mol·L-1 CH3COONa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3COOH) >c(Cl-)> c(CH3COO-)>c(H+)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17.(12分)自然界的矿物、岩石的成因和变化受多种条件的影响。

地壳内每加深1km,压强增大约25000~30000KPa,温度升高25—30摄氏度。

在地壳内SiO2和HF存在以下平衡: SiO 2(s)+4HF(g) SiF4(g)+2H2O(g) + 148.9KJ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该反应的△H 0,在地壳深处容易有____________气体逸出,已知此处温度较高,则该反应为反应(填“自发”,“非自发”,“无法确定”)(2).如果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__(填编号)。

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逆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平衡移动过程为: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平衡移动过程为: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下列成立(3).如果上述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当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时..........的是_______ (填编号)。

a.2 v正(HF) = v逆(H2O)b. v (H2O) = 2v (SiF4)c. SiO2的质量保持不变d.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4).若反应容器容积为2.0L,反应时间8.0min,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了0.12g/L,在这段时间内HF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18.(14分)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催化剂2CO (g)+ 2H2(g)CH4(g)+ CO2(g)垐垐垐?噲垐垐?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C—H C=O H—H C O(CO)键能/kJ·mol−1413 745 436 1075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

分别在v 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

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A”或“B ”)。

(2)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

①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pH=___________。

(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②当2molCO2通入3molNaOH被吸收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a.c(Na+)+c(H+)=c(CO32−)+c(HCO-3)+c(OH-)b.c(Na+)>c(HCO-3)>c(CO32−)> c(OH-)>c(H+)c.3c(Na+)=2[c(CO32−)+c(HCO-3) +c(H2CO3)](3)CO2辅助的CO—O2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固体介质中CO32—可定向移动。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电池工作时需向某电极通入CO2以触发反应,该电极为(填“甲”或“乙”)19. (14分)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Ⅰ.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