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区道路施工方案

园区道路施工方案

(清镇)华丰国际物流城工程园区道路路基、基层施工方案中国二十冶集团(清镇)华丰国际物流城项目经理部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设计概况 (1)2.2路基处治概况 (2)2.3地质地貌 (2)2.4水文气象条件 (2)三.施工部署 (3)3.1进度目标 (3)3.2质量目标 (3)3.3环境与安全目标: (3)3.4总体施工安排 (3)四.施工准备 (4)4.1施工技术准备 (4)4.2人员组织 (4)4.3物资设备组织 (5)4.3.1材料准备 (5)4.3.2施工机具准备 (7)4.3.3安全设备用具准备 (8)4.4施工现场准备 (8)4.5生产准备工作 (8)五.施工方法 (9)5.1 试验段施工 (9)5.2土方开挖 (9)5.2.1、施工工艺流程 (9)5.2.2具体施工方法 (10)5.3、40~80cm掺碎石路床施工 (10)5.3.1工艺流程 (10)5.3.2具体施工方法 (12)5.4石灰改善土路床施工 (15)5.4.1施工工艺流程 (16)5.4.2具体施工方法 (16)5.5级配砂砾底基层 (22)5.5.1工艺流程 (22)5.5.2具体施工方法 (23)5.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5)5.6.1工艺流程 (25)5.6.2施工方法 (25)六、质量保证措施 (30)6.1保证措施总则 (30)6.2土方开挖保证措施 (31)6.3路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2)6.4级配砂砾底基层质量控制措施 (32)6.5水泥稳定基层质量控制措施 (34)七.质量保证体系 (35)八.雨季施工 (36)九.安全、文明、环境保证措施 (37)9.1安全保证措施 (37)9.1.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37)9.1.2挖机安全操作规程 (38)9.1.3自卸汽车安全操作规 (38)9.1.4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39)9.2文明保证措施 (40)9.3环境保护措施 (41)一.编制依据1、《城市道路-沥青路面》05MR201;2、《城市道路-人行道路铺砌》05MR203;3、《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5、《奥地建筑设计施工图修改》2013.12.03;6、《关于道路施工疑问的相关事宜工作联系单》;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二.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本工程为华丰国际物流城1号地块物流市场园区道路。

本施工区域基本上为回填土,回填深度较深,回填时间较晚,土质以红粘土为主。

道路完成标高约1250.000~1260.650车行道路主要宽度为12m、7m。

车行道横向坡度1.5%,纵向坡度约为1.2%,结构层总厚900mm。

主要设计概况如下:2.2路基处治概况为确保园区道路运行质量,对土路基部分进行处理:车行道,路床40~80cm掺40%碎石处理,路床0~40cm掺6%石灰处治;人行道,路床0~30cm掺6%石灰处治。

2.3地质地貌规划区域用地属于平地加丘陵缓坡的综合地貌,地势较平坦,通视条件较好,场地相对高差大于1m。

场地基岩面起伏不大,产状平缓,覆盖层厚度大,在自然条件下不具备形成滑坡、泥石流的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2.4水文气象条件场区海拔高度在1255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近五年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冬无严寒,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三.施工部署3.1进度目标2014年06月8日开工,2014年11月15日实体完工,2014年11月30日竣工交付。

3.2质量目标符合施工质量验收相关规,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

3.3环境与安全目标:(1)责任事故伤亡率为零,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有效有运行;(2)控制、预防环境污染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音、扬尘进行有组织控制确保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严格遵循“ISO-24001环境管理标准”对本工程进行管理,争创市环境保护达标工地。

3.4总体施工安排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拟以园区南侧150米道路作为试验段,根据试验段施工结果指导园区道路整体施工。

大面积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分施工段施工,为减少土方运输,施工作业时应相邻施工段连续施工。

四.施工准备4.1施工技术准备1、施工进度控制实施(1)确定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作业计划;(2)认真落实施工资源供应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目标;(3)协调各施工部门之间关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4)收集工程进度控制信息,做好工程进度跟踪监控工作。

2、施工质量控制实施(1)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体系;(2)跟踪监控施工质量,分析施工质量变化状况。

3、复核施工图纸4、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以及适用于本工程的各种施工规,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和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同时将工程施工概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等及时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以便工程能顺利进行。

4.2人员组织1、项目管理人员准备根据施工要求,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负责生产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职责分明,各司其责,按制度办事。

2、施工队伍准备开工前,确定施工班组,根据施工现场进度,陆续完成全部所需人员的进场。

4.3物资设备组织4.3.1材料准备(1)取土试验本工程路基所用土源均来自于施工场地临时施工道路回填土,必须事先送检,测定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不得使用淤泥、冻土、有机质土、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植土的土方作为土路堤的填土)。

同时,依据工程需要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的规定,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 试验等,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膨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本工程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如下:(2)水泥稳定碎石①、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 的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水泥贮存期超过3 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7.5,压碎值不大于30%。

(3)级配砂砾底基层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53mm,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得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得超过20%,级配砂砾颗粒围及技术指标如下:(4)级配碎石(用于路床40~80cm处治)碎石中不得有粘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20%。

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

级配碎石原材料技术要求:指标塑性指标液限压碎值要求<6 <28% <35%级配碎石采用连续性级配类型,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参考次干路):(5)石灰①、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标准,块灰应在使用前2—3天完全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颗粒不得大于10mm。

②、对储存较久或雨季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是否使用和使用方法;4.3.2施工机具准备按施工机具进场计划,组织机具进场,对进场设备作相应的保养、检查和试运转工作,以保证施工机械能正常运转。

主要施工机具:4.3.3安全设备用具准备包括以下容:反光背心、反光锥、安全标示、减速警示牌、夜间安装施工警告灯、注水式塑料防撞墙、安全帽等。

4.4施工现场准备1、尽快落实施工配套条件,对现场原有的情况进行调查,进场后尽快安排现场控制网测量,搞好平面布置。

在道路施工围的各种材料,及时安排人员进行转移。

2、场容整齐清洁,道路畅通,符合防火安全及文明施工的要求。

4.5生产准备工作1、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桩进行接测,确定道路中心线和标高,报监理复核和认可。

2、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作进场准备。

3、掌握气象资料,综合组织施工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季的施工措施。

五.施工方法5.1 试验段施工路堤试验路段施工应包括以下容:1 填料试验、检测报告等;2 压实工艺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等;3 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4 质量评价指标、标准;5 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6 原始记录、过程记录;7 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分析,及时与设计人员商定有关结果。

铺筑结束后,项目部应就试验容进行总结,作为大面积、规化施工的依据。

5.2土方开挖5.2.1、施工工艺流程5.2.2具体施工方法1、清表由于本工程路基所用土源均来自于施工场地临时施工道路回填土进行路基填筑,开挖前对临时路面的淤泥、有机质土、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植土的土方进行清理,清理厚度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

2、测量放线根据路基断面设计图,坡比按1:1及《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6.3.9-9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cm放出开挖上口线及开挖下口线(见附图)。

施工放样时,直线段每15~20米一个控制桩,曲线段按5米~10米设置一个控制桩,并撒白灰作为标记。

3、土方开挖由于开挖深度约2米左右,可采用一次由上到下开挖到位。

开挖前应计算路床回填所需土方量,存储在基坑安全距离外,多余土方可就近运至市场基础回填或运至场地东北角(4工区)。

挖方至路床底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

在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做好标高控制,随挖随测,以免超挖。

5.3、40~80cm掺碎石路床施工5.3.1工艺流程土质不符合要求5.3.2具体施工方法 1、基底处理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底土方进行检查分情况进行处理:(1)如基底土方遇软土底层或土基土质较差时,应对不符合规要求的土方进行换填或进行其它处治。

换填前应通知监理、设计及业主,对换填厚度及换填围或相应处治技术措施进行确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