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动手实践,应用规律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应用规律这一环节, 我组织了智力闯关,使枯燥的练习更有挑战性和趣 味性,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 过涂一涂,摆一摆,做动作等活动,大大调动了学 生的多种感观和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全方位参与 中,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个性得到极大程度张扬, 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 尤其在第二关的练习安排让学生自己用学具摆出有 创意的一条规律,这时,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 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 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随后又跟老师随 音乐轻松做动作时,这个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力,这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 趣,用很多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规律的理解,让愉快 的情绪感染了每位同学,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悦。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等 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联系实 际感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规律。 2、通过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创一创 等数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规律 的欲望。 3、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数学 美,并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 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 数学的兴趣。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找规律>>案例分析
找规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增设的内容,它有着 十分广阔的现实生活背景,学生对于规律这种现象早有一定 的生活体验,家里的磁砖,上体育课的男女交叉排队,节日 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和彩旗等……处处都有规律的存在。本课 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最简单的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 学习了本课以后,为学生学习更复杂的规律现象奠定了基础。 为生活中欣赏到规律美,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数学,为以后 的生活服务,正因为如此,所以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际,如在安排了幼儿园“庆六一”的活动会场情境,装饰的 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 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种教学媒 体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主 动观察、动手实践、充分体验、比较、全面认识现象所蕴含 的规律。有了以上的认识,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节教学 我以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学校幼儿园庆六一会场布置与主 题图,图中彩旗、彩花和灯笼都是有规律的排列;彩旗是一 面红旗,一面黄旗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彩花是一朵绿色 的,一条紫色的一朵黄色的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出现的。灯 笼是一个紫色的,两个黄色的,也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出 现。我这样安排教学素材体现了螺旋上升的数学思想,逐步 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学生采用了自主观察——小组交流——组代表汇报(全 班交流)的学习方法,先观察彩旗,再观察彩花,后观察灯 笼,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 习活动中,探索新知发现规律。 教学中,我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生感兴 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关于规律这种现象早存在儿童的经验世界中,所以我们 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发现生活中多姿多彩的、有规律的现 象还能培养学生创造一些规律,应用于生活,最终使学生在 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和态度等方面都有 不同层次的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 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 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是 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 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的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 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排队”引出规律,又利 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动作接龙”初步感知规律,用贴近学 生生活的学校幼儿园“庆六一”会场布置来找规律。运用学 生已有的经验、涂颜色、摆学具做动作,创规律等学习活动 来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概括、创新能力和相互 合作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天 性,以学生感兴趣的“动作接龙”为游戏形式,教 师示范做动作,学生在观察动作、听声音中感受到 动作和声音的规律,然后学生模仿老师接着做出有 规律的动作。学生不仅能够接着做简单的动作,还 能接着做较复杂的有规律的动作。因为学生感兴趣, 所以他们听得仔细、做得投入、接得流畅。在这一 环节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 有趣的“做动作”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模拟表演, 改变了教材单调的呈现方式,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 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通过欣赏规律,学生可感受到我们身边有些事 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激发学生 创造美的兴趣,为下个环节做小小的铺垫。 六、运用新知、创造规律 我设计了“人人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教学环 节,为学生提供了竞争,创造的平台和时空,让学 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聪明才智,设计台布的花边。这 一开放性的练习,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想 象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有规律的图案。给 学生以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从而从小培养 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 思路,有什么不妥之处,望各位领导和老师 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引出规律 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 教学效率,我设计了让学生猜小动物的游戏。首先 课件动画出示两排小动物。一排是大象和斑马的排 列是有规律的,另一排是没有规律的,引导学生观 察、思考,然后让他们猜一猜下一只会是什么动物, 从而初步感知规律。这一环节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 式引出规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凭直觉能作 出判断,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观察、思考、比较的 机会,在猜想中感知规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