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来 达到自己的目的 18个月~ 2岁,儿童开始用言语作为信号来描述外部世
界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前运算阶段(2 ~ 7岁) (1)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的时期(2 ~ 4岁) (2)儿童开始从前运算逻辑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4~ 7
岁) 3.具体运算阶段(7 ~ 12岁) 同形式运算思维相比,这一阶段具有以下特点:其一,
成熟与心理成熟两大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并非齐头并进 的。(生理成熟的标志是性机能的成熟。心理成熟则 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的形成 为标志。此外,个体的社会性成熟,以独立承担社会 职业和家庭义务为标志。)
具 体运算思维一般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离开具体事物而进
行 纯粹形式逻辑推理时,就会感到困难;其二,这些运算系统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具体运算思维的不断同化、顺应、平衡,逐步地出现了
新 的运算结构,这就是形式运算思维,是一种接近成熟的思维
形 式。其特点有以下三点: (1)这种思维可以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 区分开来。 (2)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形式运算思维之所以能实现现实与可能之间的逆 转,就是因为这些“可能运算本身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
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机体的自然性与动物不同: 强项:神经系统、语言、会劳动的双手 弱项:不象一些动物的器官那样高度特化化,如
猫的眼睛、狗的鼻子 生长期长:人在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理基础和
巨大的潜在的可能性。 2、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 进程基本一致由此,可加强学校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3、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能动性。自我设 计自我选择。“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 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上,因此, 他是一个人”。
联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 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 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每一发展阶段经历着一定的时间,在一段时间内 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就 由量变到质变,从而使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种 阶段以年龄为标定,就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 (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 特征)。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 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 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 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 抽象,逐步推进。
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套有关儿童思维、 推理和问题解决的理论,即认知发展理论
因此,身心自由的发展即是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是受教育者应追求的最本质的东西。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 学说中的根本问题,也是对教育理论的发展最直接、最 重要的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以下两个层次上谈论 人的全面发展的。
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指克服人的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指身心的发展 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和谐共进、协调发展。
- 机体的正常发育
—————— __________ ————————
— 生理发展 _
人的发展 ——
- 体质的增强 _ 认知的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发展 _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
_
情、意的发展————情感、意志、性格等 (对客观世界的态度、意向)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人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指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什么结 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 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从内容上表现为身心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主要指身体各器官的结构与机能、 机体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生长发育、成熟、退化等 变化,以及人的体质的强弱变化等个体生理方面的 变化。 心理的发展,主要指个体活动的心理机能及其品 质的发展变化,包括个体心理的一般发展和特殊发 展。
1.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 2.前一个阶段与后一个阶段并无截然的清晰的界限。 (前一个阶段的后期出现后一个阶段前期的特点;后 一阶段的前期还保留着前一阶段的特点。) 区别: 身心在发展水平上有本质的差异。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个体的身心状态的总体层次上看,人的生理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婴儿期(0-1、1.5岁) 幼儿期(1、1.5-6、7岁) 童年期(6、7-11、12岁) 少年期(12、13-15、16岁) 青年期(16、17-25、30岁) 成年期(26、31-55、60岁) 老年期(55、60-死亡)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注意各年龄阶段既是相互关联的,又是有区别的。 关联性:
Jean Piaget (1896-1980)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新生儿期(0 ~ 1个月),儿童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来
适 应环境,这时,他们还不能分辨自我和非我; 1 ~ 4个月,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适应动作 4 ~ 8个月,出现了有目的的动作 8 ~ 12个月,动作的目的和手段逐渐分化 12 ~ 18个月,儿童能在重复的活动中发现有效的手段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 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 理的发展。
在发展水平上,人的身心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充分 的、自由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是指学生的思想、文化、 身体、心理等素质要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充分的发 展,是指要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在身心各个方面得 到尽可能的发展;自由的发展是指身心各个方面是生 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是量的发 展,自由的发展是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