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 第六讲 地球上的水体

自然地理 第六讲 地球上的水体

第六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知识框架图二、高考考点梳理考点一 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1)存在形式⎩⎪⎨⎪⎧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2)关系: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3)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水循环示意图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D 降水,E 地表径流,F 植物蒸腾,G 地下径流,H 下渗,I 蒸发。

(2)水循环类型:A →C →D →E 属于海陆间循环,F 、D 、I 属于陆地内循环,A 、B 属于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④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特别提醒】 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深 度 思 考]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响 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 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 积雪多少、 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 积雪和 冰川融 水补给主要 在夏 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 水补 给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 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学法指导】 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方法(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2)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题 组 递 进]1.(2013·上海地理,18~20)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 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 .1~2月B .3~4月C .6~7月D .11~12月(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 .冰川、地下水B .雨水、地下水C .雨水、海洋水D .海洋水、冰川(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 .丰水期a 变小,枯水期b 变大B .丰水期a 变小,枯水期b 变小C .丰水期a 变大,枯水期b 变小D .丰水期a 变大,枯水期b 变大解析 第(1)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湖泊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

箭头a 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

夏季6~7月份长江流域降水量大,为丰水期。

所以本题选择C 项。

第(2)题,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

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补给冰川水;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补给长江水;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经过蒸发补给雨水,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

所以本题选择B项。

第(3)题,考查湖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

丰水期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湖泊水,降低长江水位;枯水期洞庭湖水补给长江水,提高长江水位。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则丰水期a补给增大;枯水期b补给也增大。

所以本题选择D项。

2.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

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海陆间大循环B.跨流域调水C.水库D.地下水补给湖水解析第(1)题,修建水库后,库区冬季的气温偏高,蒸发量相对增加,降水应增多。

第(2)题,海水淡化就是将海水抽到陆地上,然后生产出淡水,这就相当于人为地制造出了海陆间大循环。

考点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1)水资源概况: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表现大洲A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E南美洲,而F大洋洲最少国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前6位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时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2)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

3.合理利用水资源供水紧张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针对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原 因 措 施自 然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人为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深 度 思 考]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分析(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 ,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题 组 递 进]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年降水量约2.8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世界的第109位。

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生存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 000立方米。

材料三 中国七大水系中极大部分河段目前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 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

(3)上海地处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目前也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的特点及成因,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不足,从材料三中可看出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

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可从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约用水的工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等方面入手。

答案(1)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不足;水污染严重。

(2)春季气温回升,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

(3)增强节水意识;发展工农业节水技术,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采水区的水质;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读图指导】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读图指导]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1)河流流量的大小;注意河流流量的数值,不能仅仅以曲线的高低来判断河流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

例如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流域面积大的一般径流量较大。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往往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雨季(有夏季,也有冬季);年雨型地区的河流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内流河断流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

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河流的流量,如人类破坏森林等植被使河流的汛期提前,使河流流量曲线变化增大;在河流上修建大坝使河流流量稳定,河流曲线变化和缓。

【典例剖析】(2011·江苏地理,21~22)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B.②C.③D.④(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D.完善排水系统【审答流程】(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题答案(1)AC(2)BD[学以致用]甲图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

乙图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表示这条河流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________补给,B是________补给,C是________补给。

(2)甲图a、b两曲线,哪条是筑坝后测到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A补给时为夏汛,应为雨水补给;B补给时为春汛,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补给时流量稳定,且汛期补给量小,应为地下水补给;③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为筑坝后测到的;④森林砍伐前,河流流量小且比较平稳;砍伐后、流量增大且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