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综述)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级(10届)01班学生:李斌题目:基于plc(s7-200)的城市恒压供水系统设计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一、课题来源众所周知,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供水的数量、质量、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节水节能己成为时代特征的现实条件下,我们这个水资源和电能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自动化程度低。
主要表现在用水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用水低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为了保证供水,机组通常处于超压状态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将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有可能使水管爆破和用水设备的损坏,引起供水中断。
设计高性能、高节能、能适应不同领域的恒压供水系统成为必然趋势。
二、研究现状变频恒压供水是在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般规定城市管网的水压只保证6层以下楼房的用水,其余上部各层均须“提升”水压才能满足用水要求。
以前大多采用传统的水塔、高位水箱,或气压罐式增压设备,但它们都必须由水泵以高出实际用水高度的压力来“提升”水量,其结果增大了水泵的轴功率和能量损耗。
国外现状:在早期,由于国外生产的变频器的功能主要限定在频率控制、升降速控制、正反转控制、起制动控制、起制动控制、压频比控制及各种保护功能。
应用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变频器仅作为执行机构,为了满足供水量大小需求不同时,保证管网压力恒定,需在变频器外部提供压力控制器和压力传感器,对压力进行闭环控制。
从查阅的资料的情况来看,国外的恒压供水工程在设计时都采用一台变频器只带一台水泵机组的方式,几乎没有用一台变频器拖动多台水泵机组运行的情况,因而投资成本高。
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和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方面的优点以及显著的节能效果被大家发现和认可后,国外许多生产变频器的厂家开始重视并推出具有恒压供水功能的变频器,像日本Samco公司,就推出了恒压供水基板,备有“变频泵固定方式"、“变频泵循环方式一两种模式,它将PID调节器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等硬件集成在变频器控制基板上,通过设置指令代码实现PLC和PID等电控系统的功能,只要搭载配套的恒压供水单元,便可直接控制多个内置的电磁接触器工作,可构成最多7台电机(泵)的供水系统。
这类设备虽微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但其输出接口的扩展功能缺乏灵活性,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不高,与别的监控系统(如BA系统)和组态软件难以实现数据通信,并且限制了带负载的容量,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其范围将会受到限制。
国内现状:目前国内有不少公司在做变频恒压供水的工程,大多采用国外的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水管管网压力的闭环调节及多台水泵的循环控制,有的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相应的软件予以实现:有的采用单片机及相应的软件予以实现。
但在系统的动态性能、稳定性能、抗扰性能以及开放性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指标来说,还远远没能达到所有用户的要求。
原深圳华为(现己更名为艾默生)电气公司和成都希望集团(森兰变频器)也推出了厦压供水专用变频器(5.5kw、22kw),无需外接PLC和PID调节器,可完成最多4台水泵的循环切换、定时起、停和定时循环。
该变频器将压力闭环调节与循环逻辑控制功能集成在变频器内部实现,但其输出接口限制了带负载容量,同时操作不方便且不具有数据通信功能,因此只适用于小容量,控制要求不高的供水场所。
另外博世集团下的康沃变频器系列中就有专门为供水系统中的变频开发的P2系列变频器等。
可以看出,目前在国内外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中,对于能适应不同的用水场合,结合现代控制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同时兼顾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水压闭环控制研究得不够。
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性能,使其能被更好的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一、研究目标在用水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维持供水管内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既能满足用水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节约能源、延长设备寿命。
二、研究内容(1) 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系统总体方案。
(2) 系统硬件设计。
(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采集、控制等)。
(3) 系统软件设计。
编写程序流程图并编写相应的功能程序,设计人机界面。
(4) 采取抗干扰措施和选用稳定且集成度较高的传感器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方法和手段总体方案设计: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采用西门子的s7-200 plc作为控制器,变频器是作为频率调节器,交流接触器和电动机作为执行机构,压力传感器作为控制的反馈元件,滤波放大器作为信号转换器,人机界面作为异地实时监控。
三相交流电与变频器的电源输入口连接,经过变频器变频后的交流电接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带动水泵转动。
交流接触器两端连接的是工频或变频的三相交流电,主要起接通或断开三相交流电与异步电动机的作用。
s7-200的模拟输出口输出控制电压信号给变频器的模拟电压输入口,该控制电压主要调节交流电的频率。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是由三相异步电动机带动水泵旋转来供水,通过变频器调节输入交流电的频率而调节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水泵的出水流量来调节供水系统的压力。
因此,变频供水系统的实质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通过改变定子供电频率来改变同步转速而实现调速的。
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安装在出水管网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从供水网络中反馈压力信号,出口压力信号经滤波放大器转换成4-20mA的标准信号送入变频器的端口进行PID调节,经运算与给定压力参数进行比较,得出一调节参数,变频器调节电机电源频率,控制水泵转速,变频器输出控制信号经模拟量输出模块至PLC,调节水泵变频/工频之间的切换或水泵工作数量的增减,调节系统供水量,从而使供水管网中的压力保持在给定的压力上,实现恒压供水。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一、设计提纲摘要第一章绪论1.1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产生的背景和意义1.2变频调速技术的特点及应用1.3变频调速的国内外发展与现状1.4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5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1.6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7本章小结第二章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分析2.1 变频器的构成2.1.1 变频器结构电路图2.1.2 变频器控制回路端子2.2 常用调速方式及变频调速原理2.3 水泵调速运行的节能原理2.4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5 本章小结第三章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硬件的设计3.1系统硬件的选择3.2主电路设计3.3控制电路设计3.4 PLC程序地址分配3.5 系统可靠性措施3.6本章小结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4.1 S7-200自由端口模式及通信指令4.2 变频器FR-F450的通信协议4.3 PLC与变频器通讯程序设计4.4 PLC程序结构及程序框图4.5系统梯形程序4.6本章小结第五章变频恒压供水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5.1 组态王的简介5.2组态王与S7-200PLC通讯5.2.1组态王的通讯机制5.2.2组态王与S7-200PLC的PPI通信方式5.3组态王系统设计5.4本章小结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二、进度安排1.2010年3月22日-2010年4月4日(4-5周)毕业实习,要求:上网、找书、看杂志,收集课题的有关资料。
2.2010年4月5日-2010年4月18日(6-7周)方案设计,写开题报告,开题。
3.2010年4月19日-2010年5月2日(8-9周)计算机及硬件电路设计。
4.2010年5月3日- 2010年5月16日(10-11周)软件设计。
5.2010年5月17日-2010年5月30日(12-13周)硬件制作及程序调试。
6.2010年5月31日-2010年6月13日(14-15周)撰写论文。
7.2010年6月14日-2010年6月27日(16-17周)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1] 宋序彤.我国城市供水发展有关问题分析[J].城镇供水,2001(2):32~35[2] 林俊赞,李雄松,尹元日.PLC在恒压供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机电器技术,1999(3):45~48[3] 黄健泮.变频器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1~7[4] 盂宪军.变频调速技术的现状与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1):1~7[5] 金传伟,毛宗源.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M].电子技术应用,2000(9):38~39[6] 满永奎,韩安荣,吴成东.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12[7] 徐德.孙同余.陈棒友编著.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技术[M].济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1~194.[8] 彭增良.可编程控制器与变频器连接时应注意的问题[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3(6):36~38[9] Charles J.Murray.Flow Control Improves Pump Performance.Water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2005,17~70[10] 周芝峰,张星.变频器在供水系统中的节能分析[J].变频器世界,2000,53(10):35~384[11] 吴浩烈.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173~174[12] 邓星钟,周祖德,邓坚等.机电传动控制(第四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4~244[13] 夏田,陈婵娟.PLC电器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23~233[14] 付娟.交流调速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7[15] 马桂梅,谭光仪,陈次昌.泵变频调速时的节能方案讨论[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3(3):5~7[16] 张少军,杜金成.交流调速原理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55~56[17]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SFL系列低噪音多级泵选型手册[18] 张燕宾.变频器的PID控制[M].电气时代,2002(10):46~48[19] 俞光的,陈战平,季菊花.计算机控制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67~170[20] 张福生.王硕禾.基于PLC的多泵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研制[J].技术杂志,2004,(9):19~20.[21] 赵鹏飞.PLC控制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J].自动化博览,2003(2):48~50.[22] 叶楚安.采用PLC控制的自动给水系统[J].电机电器技术,1998(2):36~38.[23] 喻支乾.基于组态王、PLC及变频器在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D].山东:山东大学,2008.[24] 温江,张中海.变频器在交流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J].一重技术,2006,114(6):1~20[25] 胡纲衡,唐瑞球,江志敏.交流变频调速的切换控制技术[M].电工技术杂志,2001(6):43~45.[26] 邓则名,邝穗芳.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34.[27] 廖常初.S7-200 PLC基础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144[28]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2005.1~7[29] 罗海平,吴海勤.监控组态软件及PLC入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3~23[30] 韩思亮,汤建新.PLC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J].上业仪表自动化装置,2005,(1):23~26.[31] Larry Seitter.Constant Pressure Primer[J].Water Well Journal,2004,23~24.[32] Saurabh Pandharikar.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hydraulic pressurecompensated flow control valve[J].Indi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s.2004,440~447.[33] R.Farmani.Real-time modeling of a major water supply system[J]. Proceedings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Water management,2007,103~108.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李斌同学针对“基于plc(s7-200)的城市恒压供水系统设计”的课题,基本能独立查阅和搜集有关课题的文献资料,基本上能正确翻译和使用外文资料;具备了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