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世界历史知识点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世界历史知识点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中考世界历史知识点全汇总
1、文艺复兴的意义: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
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a.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打破了以往
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b.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活动也从此
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和影响:
①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率先开
始了工业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了欧洲资产阶
级革命运动的发展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①推翻了英国
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创
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推动欧
美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③对
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
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独裁者。

他掌握政权后,采取各种措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制定和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
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的财富,激起
了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葬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7、工业革命影响:
①生活方面:出现的交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
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

③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
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率先完
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8、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地主阶级洋务
派向西方学习,掀起了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的启示: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

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
积极影响: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
本主义道路,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是俄国
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封建残余指:经济
上农民负担严重,“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政治上并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使俄国的近代化步伐缓慢。


10、南北战争的意义: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废除了奴隶
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以后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
础。

11、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
积极:使日本废除了封建幕府统治,摆脱了民族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亚洲资
本主义强国。

消极影响: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
路,成为亚洲国家新威胁。

1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生产、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3)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5)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的爆发。

13、工业革命给中国的影响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胜利的社
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
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社会进入
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5、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
起来。

它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
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6、苏联工业化成就
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17、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的意义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
的形成。

18、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
积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
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
础。

消极作用: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
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19、《九国公约》
内容: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
各国在华的“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作用:条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这实际上为列
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也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
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0、罗斯福新政
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对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新政内容: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的信用。

恢复工业,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调整农业,恢复农产品价格。


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消费。

进行社会救济。

新政的影响: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巩固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但新政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1、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主要内容: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结束欧战三个内,参加对日作战。

22、二战启示:
①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②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恐怖主义;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23、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战时的资本积累,有效的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推动。

经济发展的表现: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24、欧共体成立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