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饮用天然矿泉水

浅谈饮用天然矿泉水

题目:浅谈饮用天然矿泉水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一、饮用天然矿泉水高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1)二、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鉴定 (2)三、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历史及发展状况 (2)(一)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历史 (2)(二)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状况 (3)(三)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及市场发展状况 (4)四、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保健作用 (4)五、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污染途径与环境保护 (5)(一)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污染途径 (5)1、矿泉水补给区的污染 (5)2、浅层潜水渗流对矿泉水的污染 (5)3、地表径流和人类生活对泉口的污染 (6)4、过量开采对矿泉水水质恶化的影响 (6)(二)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环境保护 (6)浅谈饮用天然矿泉水摘要:本文对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鉴定、发展的原因、开发历史和发展状况、保健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对饮用天然矿泉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针对天然矿泉水的污染问题和矿泉水开发中的环境保护,结合矿泉水的实际,分析、讨论了天然矿泉水水源污染的途径,根据国家标准,提出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发展状况、污染途径、环境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已从过去的“温饱型”转向“健康型”,他们不再满足喝开水、汽水解渴的传统生活方式,而转向了饮用无任何添加剂、色素、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天然矿泉水。

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一种来自地下深部循环的天然露头或人工接露的深部循环的地下水,以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或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为特征。

国外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历史较长。

从30年代开始,一直以高速度发展,平均年增长率达10% ,远远超过各国工业增长速度。

矿泉水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时尚、最畅销的饮料。

日本和韩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居民日常饮用水全部是矿泉水,甚至做饭也用矿泉水,高档的产品如人参矿泉水、蜂蜜矿泉水或王浆矿泉水等。

一、饮用天然矿泉水高速发展的原因探析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对于人体生理功能的意义十分显要,它不仅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构成细胞的体液。

而且对于调节体温,润滑关节、体腔、肌肉以及保持人体定的血溶量等诸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到了近代,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工农业及现代化工工业的发展,用水及排放的废水量也随之增多,环境污染日趋势严重,水质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如1970年在日本水俣弯发现的“水俣病”、日本神通川流域发现的“病痛病”等,都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而使重金属有害离子汞、镉含量严重超标造成的而近代自来水由于受技术及原水污染度的影响,也会给人类的饮用带来隐患,因此人类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无害,对人体有益的水资源。

矿泉水一般采自l00米下。

受污染少,水质纯洁。

又含有多种矿质元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饮用矿泉水高速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固是它含有较为丰富的矿物质。

矿物质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其重要性丝毫不低于其它任何营养素,矿质元素对于激活酶、调节人体代谢,维持人体内酸碱平衡及正常的渗透压,预防和治疗许多人体疾病均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大量流行病学材料表明:在饮水含锂的地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低。

许多研究证实:人体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神经受损;心肌缺镁易导致猝死。

美国刺各卅I水质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水质越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死亡率越高,最近印度也证实饮水硬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近年来对微量元锌、硒、碘的研究颇多,许多专家预言:微量元素不久将成为预防和治疗许多疑难病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泉水处于地层深部,经过长时间的渗透、吸附,使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矿质元素,人们经常饮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体内矿质元素的不足。

再者,饮用矿泉水是一种天然、清洁、无害的健康水,它不含有任何防腐剂及其它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不造成危害,又由于它卫生、安全、贮存期长、质量稳定等优点,也是其它饮料所不能比拟的。

某些矿泉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氡气,研究者普遍认为这些矿泉水具有很大的医疗价值。

现代包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饮用矿泉水的生产、销售。

二、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鉴定不是清凉可口的泉水都是矿泉水,关于矿泉水的命名标准目前尚不统一,多数国索采用如下标准:(1)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或人工开发的地下水:(2)水中含溶解无机盐类大于1 000mg/1,或含游离CO,在250rag/1以上,或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学成分。

矿泉水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锂、锶、硒锌铁、锰、钡、锆、硼等及其高矿化度能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预防消化道心血管、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

除饮用矿泉水外,还有医疗矿泉水农业矿泉水和矿化度很高的工业矿水。

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比较丰富,正在开采的选数百处。

为了更好地开发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矿泉水标准》(GB8537—87)(表l-4)。

凡符台诸表中任一项指标者,均可称为饮用天然矿泉水。

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当锶含量为0.2~0.4rag/l,偏矽酸含量为25~30mg/1时,水温须达2(I℃以上或水的周位素测定年龄在lOa以上方可称为饮用天然矿泉水。

三、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历史及发展状况(一)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历史我国人民开发利用矿泉水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们从利用天然温泉治疗疾病开始,发展到饮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有关利用温泉进行强身祛病的记载,无论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是公元500多年的北周瘦信的《温泉碑文》,甚至公元100多年的东汉张衡的《温泉赋》等历史书籍和资料中都能找到。

但是真正把矿泉水作为饮料饮用,那是近代的事。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的第一瓶矿泉水生产于1931年青岛崂山,是德国商人罗德维投资建厂生产的爱乐阔(ALAC)健康水,即后来的“崂山矿泉水”。

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二)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状况自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 8537-1987发布实施以来,至今已经历了近25个年头。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勘查评价和鉴定的矿泉水水源地有4200多处。

其中约占一半左右的矿泉水水源地经过国家级鉴定。

另外,部分省区开展了区域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还建立了吉林省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源地保护区。

已有勘查资料表明,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类型较多,而且大部分的矿泉水品质优良,具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和发展前景。

我国饮用矿泉水常见类型有锶型、偏硅酸型、锂型、锌型、硒型、碘型、溴型、碳酸型(含游离二氧化碳)等8种。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小于0.5g/l,约占70%;0.5-1.0g/l,约占25%。

PH 值一般为6.5-8.0的中性水,少数为弱酸性,PH值5.0-6.5;或弱碱性水,PH值8.0-8.5。

90%以上为微硬水、软水和极软水,硬水和极硬水不足10%。

矿泉水中的常量离子是HCO’3、SO’’4、CI-、Ca+、Mg+、Na+、K+等,重碳酸离子含量多在100-300mg/l,钙离子含量多在15-100mg/l,纳离子含量一般在10-50mg/l,而小于20mg/l含量的矿泉水占45%左右,小于2mg/l的超低纳型的矿泉水也有不少。

矿泉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钙镁、钙纳型为主,约占%85以上,其它类型如重碳酸硫酸型、重碳酸氯化物型、硫酸型、氯化物型等矿泉水不足15%。

锶型、硅型矿泉水分布广泛,基本上各省(区、市)都有,碳酸型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广东、黑龙江、陕西、青海、吉林等地区。

从矿泉水赋存的含水层类型及岩性特征来看,岩浆岩和火山碎屑岩裂隙水中以偏硅酸型矿泉水为主,其次有碳酸型矿泉水,有少量的锶型、锌型矿泉水。

沉积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中主要是锶型矿泉水,其次是偏硅酸型、碳酸型矿泉水,另有少量的碘、锌、锂型矿泉水。

碳酸盐岩中主要为锶型矿泉水,其次是偏硅酸型和碳酸型矿泉水。

变质岩类裂隙水中主要是锶型和偏硅酸型矿泉水,但分布数量较少。

松散岩类砂砾石孔隙水中主要是锶型矿泉水。

从地质构造上分析,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在两种大地构造类型区,一是构造隆起区。

这一地区矿泉水多赋存于活动断裂带、火山岩浆活动带以及褶皱构造带的构造裂隙中,矿泉水类型以锶、偏硅酸型为主,还常见有碳酸型矿泉水,以及少量的锂、锌型矿泉水。

矿泉水中特征组份和微量元素的形成与富集,是地下水的溶滤和构造断裂的深循环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是沉积盆地或构造断陷盆地区,从东北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汾渭盆地、河西走廊等地区都有分布。

这一地区矿泉水多赋存于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第三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以及基地基岩裂隙水中,大多埋藏在局部地区的中深部的承压含水层中,主要为锶型、偏硅酸型或锶硅复合型及少量的溴、碘型矿泉水。

矿泉水中主要组份和微量元素的形成和富集,主要是含水层本身的水岩交换作用以及长期聚集浓缩作用的结果。

(三)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及市场发展状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矿泉水生产发展迅速,矿泉水的产量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中国饮料协会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统计的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矿泉水产量就以达到一千多万吨。

初步统计,截至2004年止,我国矿泉水企业已达1226家,年开采矿泉水资源量达1000万吨。

其中广东省的开采量基本占全国总量的1/3。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矿泉水厂家最多的国家。

在这些生产厂家中,大中型企业(即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水平及市场占有率在万吨以上的)仅占企业总数的10%左右,其余均为中小型企业。

根据20世纪末统计,在所有的矿泉水企业中,国营企业、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个体或私营企业大约各占1/5,集体企业约占2/5,近年来,国营和集体企业数量已呈下降趋势,而个体或私营企业数量在增长。

回顾矿泉水产业的发展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大约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是初期发展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瓶装矿泉水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福建、长江三角洲及津京等地区相继出现,并向全国发展;第二是高速发展阶段,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最高峰在1993-1994年),矿泉水市场从沿海向内地、由南方向北方迅速扩张,矿泉水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在全国各地建立和发展,矿泉水产品的年产量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迅速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新的增长点;第三是停滞和萎缩阶段,从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后期(最低潮在1997-1998年),由于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以及纯净水等新型饮水产品的挑战,矿泉水市场出现低潮,不少厂家纷纷停产下马或负债经营;第四是复苏和稳步发展阶段,自20世纪末至今,矿泉水企业经过低潮期市场的自然淘汰和重新组合,开始逐渐走向复苏并稳步向前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