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的护理查房
乙肝是我国一个威胁健康的严重问题
临床表现
疲乏无力 右上腹不适 食欲不振
其他症状:巩膜黄染、恶心、厌油腻、腹泻、尿色加深、发热、 肌肉关节疼痛等。
5
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检测指标。
ALT和AST:升高说明肝细胞受损,是最常用的肝功能 血清胆红素:通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血清胆
乙肝免疫 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
+
•两针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
•第2针和第3针分别在1个月后和6个月后进行。
•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目前,国内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 以下,证实了疫苗的有效性。
21
切断传播途径
1、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使 用一次性用品。 2、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严格1人1针。 3、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 检测方法。 4、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
2、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医务人员有职业接触感染乙肝危险时应 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提供 暂时性的被动保护作用。 若已知接触源为HBsAg阳性者,则接触 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
26
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
3、接种乙肝疫苗 可同时或接触后7天内肌肉注射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 HBV 感染 的有效措施,有效率可达 90% 以上。具 体方法: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剂量每次 20ug 共注射三次,时间为 0 、 1 、 6 个月。 完成注射后可检测是否产生抗体(抗 HBs),并随访观察半年。
红素升高,出现黄疸。 A/G比值:A代表白蛋白,G是球蛋白,慢性肝炎和肝 硬化患者可能出现A/G比值下降。 γ-谷氨酰转肽酶(GGT,γ-GT):肝炎和肝癌患者 可显著升高,在胆管炎症,阻塞的情况下更明显。
6
7
临床表现
2、乙肝五项检查:
中文 乙肝表面 抗原 英文 HBsAg HBsAb HBs) HBeAg (抗 阳性临床意义 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 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阳性说明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持续阳性3 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如转为阴性表示病毒 停止复制。
精品培训课件
乙肝病人的防护及护理
2
揭开乙肝的“面纱”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于感染了乙肝病
毒(HBV)所引起的,导致机体过强的免疫反应
而造成肝脏炎症及坏死为主的法定乙类传染性疾
病。
3
中国是乙肝“大国”
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3000万慢性乙肝患 者 每年有35万人死于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
其中18万人死于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
19
高危人群
1、HBsAg阳性,特别是同时HBeAg阳性孕妇的 新生儿。 2、意外受HBV感染: (1)、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 (2)、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 (3)、输入HBsAg阳性血液 (4)、手术刀损伤皮肤
应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0
母亲HBsAg为阳性的新生儿 乙肝疫苗第1针接种要求
预防
1、疫苗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
15
预防乙肝-特异性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HBV感染
染和流行的最有效方法
16
疫苗接种对象
1、新生儿。 2、乙肝高发区三岁以下幼儿。 3、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 4、多次输血及血制品者。 5、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
17
注射疫苗的剂量
10
如果检测报告上 HBV DNA 呈现“+” (阳性),表示体内乙 肝病毒HBV- DNA> 1x103 copies/ml,即每毫 升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大 于1x10³ 个。HBV-DNA 的数据越大,表明病毒 在人体的复制越厉害。
11
12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以下途径可能会传染乙肝病毒 以下途径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24
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
1、局部应急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 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 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伤口冲 洗后,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 口。
25
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
母婴传播
输血等血液传播
办公室共用电脑
一起吃饭
文身、共用注射器等 性传播
拥抱
握手
13
预防
乙肝病毒的传染源
◆ ◆
乙肝病毒易感人群
急性、慢性患者 亚临床患者
抗HBs阴性者均易 感
高危人群: 新生儿、 医务人员、 职业献 血员 以散发为主,有家 庭聚集现象
14
◆
◇
病毒携带者
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 者最为重要 ◇ 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
1、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 3针。 2、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 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免疫3针。 3、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 10μg免疫3针。
18
注射疫苗的时间
一般地说,接种乙 肝疫苗至少有12年 的保护力。
第一针
1个月后,第 二针
6个月后,第 三针
乙肝表 面抗体 乙肝e抗 原
乙肝e抗 体
乙肝核心 抗体
HBeAb ( 抗HBe)
HBcAb ( 抗HBc)
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 传染性。
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8
9
临床表现
3、乙肝病毒DNA检测
HBV DNA 是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 检测目的: 了解乙肝的传染性。 作为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指标。 估计疾病的预后。 对于正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BV DNA检 测还可以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以及监测是否 发生耐药。
自我防护是防止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 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护士要学习了 解乙型肝炎一般知识,要了解乙型肝炎 是通过乙肝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途径 而传播的。护士切记,只需 0.004毫升 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护士感染。 因此在操作中。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消毒隔离措施,应 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2
高危人群
1、HBsAg阳性,特别是同时HBeAg阳性孕妇的 新生儿。 2、意外受HBV感染: (1)、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 (2)、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 (3)、输入HBsAg阳性血液 (4)、手术刀损伤皮肤
应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3
护士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