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神话故事【神鬼节】隋朝末年,杨广夺了皇位,听信小人费无极的谗言,杀害了开国功臣余谦。
在海南岛崖州任职的余谦的好朋友黎怀琼也受了株连。
黎怀琼的胞弟黎怀亮为了避祸,带着妻子林丽娟逃往立才峒(今育才乡)投靠黎族朋友董亚日。
黎怀亮夫妇为了生活,就跟着董亚日一家学耕地种田。
久而久之,他们和黎族同胞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大赦天下。
黎怀亮夫妇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快乐,正当他们预备举家回乡之日,黎怀亮突患恶疾,求医无效,死于异地。
丈夫死了后,林丽娟为了生活,天天带着四岁的儿子黎洪下田劳动。
有一天,丽娟和董嫂正在田里插秧,在田边大石头上玩耍的黎洪突然大声呼唤救命,丽娟和董嫂抬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只见黎洪慢慢陷进石头里,两只小手持续地挥动着。
丽娟急忙跑过去,伸手想拉住儿子,大石头却突然长高,丽娟舍命地往石头上爬,当她爬上时,儿子已被石头吞掉了,只剩下一顶小帽子扣在石顶。
丈夫刚死,爱儿又亡,丽娟的心都碎了,她几次想撞死在石头上和儿子一块儿去了,但是想起守孝期还未满,到九泉之下没脸见丈夫,于是坐在石头上哭得死去活来。
乡亲们见状,纷纷前来安慰她,劝她回家,可丽娟说什么也不肯走。
好心的董嫂只好天天送饭给她,陪她掉泪。
就这样,丽娟哭了七七四十九天。
这天,突然有一个白头发、黄胡子的老人,骑着一匹红头大马来到石旁,带走了丽娟。
第二天,董嫂送饭来时,不见丽娟,大声呼喊,四处寻寻。
她在对面的小山包上发觉了一条很长的石梁,形似红头马的背脊,周围有锯牙形的石头,高高低低、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一定是山神带走了丽娟,董嫂这样猜想。
她回到村里,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村里的头头奥雅。
奥雅很信神鬼,听董嫂这么一说,立即叫村民在那个山头上建起了山神庙。
逢年过节,奥雅就带领村民杀猪杀牛去拜祭。
一天傍晚,丽娟和儿子黎洪突然平安回来了。
丽娟告诉乡民,真是山神救了她们母子俩。
奥雅看到丽娟母子回来,当晚大摆庆功酒席,拜祭神灵。
这天正是农历七月十四。
从此以后,每到七月十四日,人们都要杀鸡杀鸭供奉先人和山神。
农村百姓把这个节称为“神鬼节”。
【女娲补天】传奇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山川湖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更不用说有人类。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万物生灵。
不知哪一年,西天突然塌了一块,天河中的水哗哗地从缺口流下人间,淹死了许多人畜,天下顿时沦为泽国。
当时,有个姑娘名叫女娲,住在再大的水也淹不到的山崖洞里。
她目睹百姓颠沛流离,动了恻隐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补起来。
她离开所住的崖洞,爬过许多高山,淌过许多大河,到处寻求补天的方法,可是都无结果。
她疲倦极了,坐下来歇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很惊奇的梦,梦中有一位神仙告诉她,昆仑山顶堆满许多五色宝石,用大火将宝石炼过,就可以拿来补天。
女娲醒来后,就直奔昆仑山。
昆仑山高耸陡峭,更有狮虎等恶兽许多,等闲人上不了山。
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寻到补天的宝石替天下百姓消灾,道路崎岖险恶,全不加理会,日夜兼程,来到昆仑山下。
举头一望,到处是处锯似的荆棘、犬齿般的乱石,不但上山无路,山顶更高不可攀。
不过她不怕险阻,拨开荆棘,攀过乱石,手足伤痕累累,脸也被剌花,仍不分日夜往上爬,正当爬得筋疲力竭时,荆棘丛中突然扑出一只老虎,对她张牙舞爪。
女娲刚要躲避,老虎抢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张开血盆大口,要咬她的头。
她镇定地说:“老虎,你先别性急,我这个头可以给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顶寻到宝石,补好天上缺口,你再来吃好不好?”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
女娲再往上走,山越来越陡,雾也越来越浓,累得走不动了。
她跌跌撞撞,爬爬滚滚,始终不停步。
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一只金毛雄狮从林中跃出,一口咬住女娲的头发。
老虎从后面赶上来,对着狮子咆吼说:“这妞儿是我先抓到的,说好她补完天后让我吃,你竟敢抢先?”狮子听了放下女娲,和老虎厮斗起来。
结果狮子不敌,被老虎赶跑了。
但老虎生怕女娲再让狮子抢去,就尾随女娲,一直跟到山顶。
女娲在山顶上终于寻到五色宝石。
她捡了许多,堆在山顶上,烧起一把大火,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宝石炼成熔浆。
眼看熔浆炼成,女娲快乐极了,一次又一次用双手捧起熔浆拿去补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气。
这时,地上的百姓见天河水不再漏下来,纷纷重整家园,再过快活的日子。
女娲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愿,于是履行诺言,满心欢喜地对老虎说:“你现在可以吃我了!”说完,她伸长颈项,等老虎来吃。
说也惊奇,老虎并不来吃,反而和气地说:“像你这样一个为民造福、舍已为人的姑娘,我怎么能吃?况且,你将天补得完整无缺,我看了也快乐。
仅仅你还有剩余熔浆,多补一些,不是更牢靠吗?”女娲听了,觉得老虎的话有道理,于是把剩下的熔浆全捧起来,高举双手,预备将缺口再加填补。
眼看就要到天顶了,哪知突然从南海刮来一股狂风,吹得树倒山摇,女娲手中捧着的熔浆也吹掉了。
女娲一急,竟哭了起来。
老虎见她这样,就对她说:“姑娘先不要哭,快骑到我背上,我们去把熔浆追回来。
”女娲果然止住泪,立即骑到老虎背上。
老虎飞身跳下山崖,足踏彩云,向光彩夺目的熔浆追去。
老虎背着女娲飞过三山五岳,飞过黄河长江,因为风太急了,始终没有追上。
其后风慢慢平息了,他们加快足步,哪知色彩斑斓的熔浆又慢慢向茫茫的大地落下去,他们唯有加一把劲向下追。
追到洞庭湖上空,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一时快乐,吼叫数声,慢了足步。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女娲来不及接回熔浆,眼看着熔浆直泻洞庭湖。
熔浆一落到湖里,霎时间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浆就变成了七十二座形态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那白玉盘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致。
女娲虽然惋惜,但又觉得熔浆落入人间,也是好事。
她落下来,站在还没有凝固的山峰上,足下踩的是绿宝石熔浆,留下了一双深深的足印。
她再行几步。
原来带软的山峰就凝结了,成为一个小岛。
也不知过了多久,娥皇、女英追寻夫君舜帝来到这儿,知道舜的噩耗,哭死在山上,后人就称这座山为“君山”。
【灶王的来历】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祭灶的日子。
在山东省胶东地区西部一带,这一天,人们从灶后的墙上,将那张灰尘满面的灶王像揭下烧掉,再将新买来的灶王像贴在原来的地方。
有的人家还在灶王像的两旁贴上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落吉祥”的对联,另加一个“一家之主”的横批,并且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面条。
有些穷苦的人家虽然吃不上白面的,但也要想法吃个杂面的。
也就在这一天,那位被称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才能享受到这一年一度一碗烂面条的供奉。
也就在这一天,人们会讲起那个“灶王老爷本姓张,一年一碗烂面汤”的故事。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在一个地方,住着一户姓张的人家。
他们一家四口,除老夫妇以外,还有儿子、媳妇。
儿子名叫张郎,娶妻名叫丁香。
张老夫妇非常疼爱儿子、儿媳,张郎夫妻也十分恩爱,丁香又很孝顺公婆。
因此,小日子过得很是美满。
谁知后来张郎怎么也不愿在家种地了,一心一意要外出做买卖。
老张夫妇和丁香虽然都不愿他出去,并多次劝阻,但张郎执意不听。
他们没有方法,就只好让他去了。
自从张郎走后,家中的生活担子差不多就由丁香一人挑起来了。
公婆都已年迈,干不得重活,她不得不风里雨里、家里家外舍命地干活。
就这样,才使一家三口总算没有饿着。
张郎一去就是五年,没有一点音信。
张老夫妇因为思儿心切,便双双病倒了。
丁香虽百般设法延医诊治,但总不见效。
不久,公婆便先后去世了。
丁香典东卖西葬了公婆,生活可就更困难了。
张郎一去十年了,但仍没有一点音信。
这几年来偏又遇着连年的荒旱,因此,丁香的日子就更艰难了。
家里的东西差不多变卖光了,唯有那头她多年喂养的老牛和那辆破车她怎么也不舍得卖。
你想啊,一个女人家,上坡种地,假如没有了那头老牛和那辆破车,不是就更没方法了吗!在这样的情况下,丁香越发思念张郎。
那真是行走着也想,坐下来也想,吃饭时也想,睡梦里也想。
一天,丁香从地里回到家中,天已是漆黑漆黑的了。
劳累了一天,她觉得浑身酸疼得难受,连饭也没吃就一头歪倒在炕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丁香正在炕上躺着,忽见一个高大的汉子走了进来。
那人头发蓬松着,衣服也很破烂。
丁香不由得一惊!心想,这是谁啊,她起身朝那人认真一看,啊呀!原来那人正是张郎。
丁香见张郎回来了,真是又惊又喜,又快乐又难过,就一下子扑到张郎怀中呜呜地哭了起来。
张郎也哭了,他说:“丁香啊,我真对不住爹娘,也对不住你。
我出去这么多年,不但一个钱也没挣着,反而叫你在家受了许多苦。
爹娘也因想念我早早去世了。
我真没脸见你了。
”丁香见张郎哭得那样难过,便强忍住眼泪安慰张郎说:“张郎啊,过去的事就甭提了,只要你平安回来就好了。
”丁香正在静静地听着张郎诉说他在外头的一些遭遇,突然一阵喔喔的雄鸡啼声将她吵醒。
她起身一看,屋里哪有什么张郎?这空荡的房中,仍仅仅她孤单一人。
她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唉!又是一个梦!”她又认真听了听,那雄鸡才刚叫头遍,离天明还早,便又歪身躺下,但她怎么也睡不着了。
她翻过来倒过去地回忆梦中的情景,一直到大天亮。
几个月以后,有一天,张郎真的回来了。
但是,这时的张郎已不是过去的那个张郎了,他现在是一个大富商了。
丁香见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十年的丈夫回来了,真是喜出望外。
她立即张罗着为张郎烧火、做饭。
可是,张郎进得门来,连正眼也没看丁香一眼。
他在屋里、院子里巡视了一遍以后,就将一纸休书扔给了丁香,说:“我给你一头老牛、一辆破车,你赶快给我走吧!”丁香一见休书,真好像晴天里打了一个霹雳!她真没想到今日盼明日盼一直盼了十年才盼回来的丈夫会来这一手。
她惊呆了半天,才说:“张郎,这是真的吗?”“难道我还和你闹着玩!”张郎恶狠狠地说。
“我哪一点对不住你?你为什么要将我赶走?”丁香理直气壮地质问张郎。
张郎本就理屈,这一下可叫丁香问住了,他支吾了半天,才寻出这样一句话说:“我同意将你赶走,就将你赶走!”“难道你一点也不念及从前的恩爱了吗?”“什么恩爱不恩爱,少啰嗦,快给我滚!”张郎绝情地说了这么一句,就抬腿走了。
丁香看出任凭再说什么也不会有用了,于是就收拾了自己的衣衫,牵出那头她喂养多年的老牛,套上那辆破车。
她爬上车坐下,老牛就拉着她走了。
可是,她走到哪里去呢?回娘家吗?爹娘早已去世,兄嫂能收留她这个被人休弃的女子吗?投亲戚吗?也不行!难道能在亲戚家里住一辈子?她左想右想没个去处,就把心一横,想道:任凭老牛拉着我走吧!它拉我到哪里就算哪里吧!老牛拉着丁香走啊,走啊,从天明走到了天黑,又从天黑走到了天明,也不知走了多远,也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
丁香看看老牛仍没有停下的意思,就对老牛说:“老牛啊!你要拉我到哪里去?我们走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你还是拉我到一家人家去吧!不过,可有一件:你若拉我到富豪人家去,我就磨把钢刀杀了你;你若是拉我到一家贫苦人家去,我用剪子铰草料喂你。
”老牛听罢,点了点头,就又拉着丁香向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