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PPT课件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PPT课件
22
(六)练苗
• 先将培养容器打开,于室内自然光照3天, 后取出小苗,自来水冲洗掉根系上培养 基,栽入消毒后的基质中。
• 移栽前注意遮荫,水分管理,保持较高 空气湿度。
23
3.1.2.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离体培养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 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不管培养的细 胞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统称为体细胞胚 或胚状体。
同部位形成芽和根,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 成完整植株。
13
• 在有些情况下, 外植体不经过典型的愈伤组 织即可形成器官原基。这一途径有两种情况:
• 一是外植体中已存在器官原基, 进一步培养 即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进而再生植株, 如茎 尖、根尖分生组织培养;
• 另一种情况是外植体某些部位的细胞, 在重 新分裂后直接形成分生细胞团,然后由分生细 胞团形成器官原基。这种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 发生器官的途径在以品种繁殖为目的的离体培 养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6
3.1.2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植 株的途径
1、器官发生途径 2、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7
3.1.2.1 器官发生途径
• 植物的离体器官发生是指培养条件下的 组织或细胞团( 愈伤组织) 分化形成不 定根(adventitious roots) 、不定芽 (adventitious shoots) 等器官的过程 。
到有利于有序生长的条件下以后, 首先在若 干部位成丛出现类似形成层的细胞群, 通常 称之为“生长中心”, 也称为拟分生组织, 它们是愈伤组织中形成器官的部位。 (四)器官原基及器官形成。
12
通过器官发生形成再生植株 大体上有三种方式:
• 第一种方式是先芽后根: • 第二种方式为先根后芽: • 第三种方式是同时生根发芽:在愈伤组织的不
– 愈伤组织细胞是分化的,但还没形成组织上的结构, 因此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组织或器官上 的分化。
– 愈伤组织可以用继代培养的方式长期保存,也可以 通过悬浮培养而迅速增殖用作无性系;也可以用作 原生质体培养时原生质体的来源。
10
• 外植体:植物体上切取下来进行培养的 部分组织或器官。即植物组织培养中用 来进行离体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 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2、封口:接种后,瓶、管用无菌棉或盖 封口,培养皿无菌胶带封口。
3、温度:25℃左右。 4、增殖:在新梢形成后需继代培养。把
材料分株或切段转入增殖培养基中。
20
蝴蝶兰试管苗工厂化生产 21
(五)根的诱导
• 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一般没有 根,必须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 养。1月后可获健壮根系。
4
• 1958年,施图尔德从胡罗卜根韧皮部愈 伤组织获得单细胞,并诱导形成胚状体再 生了植株。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实验证实 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20世纪60年代以来,植物组织培养开始 走向大规模的应用阶段。组织培养技术被 誉为农业发展史上的第四次绿色革命。
5
•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只需要少量的材料 就能获得大量的植株,不仅可以节约大 量的种子、肥料,还节约了大量的耕地, 因此可以在工厂中进行育苗。
第3章 植物组织与器官培养
1
3.1 植物组织培养
•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组织(如花药组织、 胚乳、皮层等)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诱导 其长成新的完整植株的一种实验技术。
• 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的植物——“试管植物”。
2
3.1.1 发展历史
•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贝尔兰德(Haberlandt)提 出了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的 观点。并首次分离植物并进行培养,但未获成 功。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之父”。
16
(一)培养材料的采集
1、受精卵 2、发育中的分生组织:根尖、嫩茎、幼
叶、花 3、雌雄配子、单倍体细胞
• 其中茎尖最常用。
17
(二)培养材料的消毒
1、自来水冲洗 蒸馏水冲洗 无菌纱 布或吸水纸吸干水分 消毒刀片切成 小块。
2、70%酒精浸泡消毒30-60s。 3、漂白粉饱和液或0.01%升汞水中消毒
• 继代培养:是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 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 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 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这种 转移称为继代培养或传代培养。
11
离体培养条件下, 经过愈伤组织再分 化器官一般要经过四个生长阶段。
(一)启动期:诱导外植体细胞脱分化和分裂。 (二)外植体经过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三)拟分生组织 的形成。当把愈伤组织转移
10min。 4、无菌水冲洗3-4次。
18
(三)制备外植体
• 在无菌环境下,将已消毒的材料用无菌 刀、剪、镊等,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 外皮或种皮胚乳(叶片不需剥皮)。然 后切成0.2-0.5cm厚的小片。
• 操作中严禁用手接触材料。
19
(四)接种和培养
1、接种:无菌环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 立即接种在培养基上,每瓶接种4-10个。
8
• 植物细胞脱分化是已有特定结构和功能 的植物组织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被 诱导改变原有的发育途径,逐步失去原 有的分化状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 胚性细胞的过程。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愈伤组织:脱分化后的细胞经过细胞分 裂产生无组织结构、无明显极性的松散 的细胞团。即由外植体组织增生的细胞 产生的一团不定型的疏散排列的薄壁细 胞。
• 1943年,美国怀特(White)正式提出植物细 胞具有全能性,认为每个植物细胞具有该植物 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3
• 1934年,荷兰植物学家温特发现了生长 素,即吲哚乙酸。
• 1948年,斯科克解决了如何从离体组织 和器官中诱导植物再生的问题,并确定 了腺嘌呤/生长素的比例是控制芽和根形 成的一个重要条件。
14
• 研究表明, 在叶肉细胞再生植株过程中, 最初分裂细胞的第一次分裂轴向是十分 重要的。在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器官分化 中,这次平周分裂既是叶肉细胞的脱分 化,同时也是该细胞转变发育方式极性 的确定。现在,有人把最先启动分裂的 这些细胞称之为感受态细胞。
15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 (一)培养材料的采集 • (二)培养材料的消毒 • (三)制备外植体 • (四)接种和培养 • (五)根的诱导 • (六)练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