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赏析 ppt课件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赏析 ppt课件
• 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 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 的傅介子和张骞,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 生呢?”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 《宋书 宗悫传》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 东汉初期,有一位受命出使西域,经过艰苦斗争,重新 打通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继张骞之后,为促进中西 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他就是东汉著名 史学家班固的弟弟,名叫班超。
•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 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 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 封侯。
• 宗悫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精心刻苦地练武,直到练成了才对他哥哥说:“ 我有了本事,就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风 破浪”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宗悫真 的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 项羽年少时,项梁曾教他读书,项羽学了没多久 便厌倦了;后梁又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 梁大怒!籍曰:“读书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学 武不过能敌得过一人,既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 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 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项羽力能扛(读 音gāng,音“钢”)鼎(霸王举鼎一词的由来), 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 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 仗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我可 以取代他)。”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又红楼梦甲戌本开卷《凡例》的末尾有一 首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 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 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暗示至少是 经过十年的时间才成此书。
第三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解析
第二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 执着态度。描述了如何为之努力奋斗。人瘦了、 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 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 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 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 追求,忘我地奋斗。
王国维《人间词话》道:“古今之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 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三境也。此等语皆 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 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 西汉的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 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 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 ,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 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 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 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 了大学问家。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解析
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 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 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 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站得高看得远。说明他 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 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 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确定目 标,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 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
赏析
•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
,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 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找一根 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 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 读书学习。 •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 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 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 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 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 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 后来苏秦游说六国,连横抗秦,做了六国的相,同时配六国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