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20
品味宋词,分析境界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1
、
课 下 作 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 业 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试举出中国
历史上这样的志士仁人,同时写出浓缩了 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至少8句)
人 生 的 境界
冯友兰
1
学习目标
1.了解冯友兰的生平和著作。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3.理解人生四种境界的内涵。
2
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 界。 第一境界: “昨夜…… ”
第二境界: “衣带…… ”
第三境界: “众里…… ”
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提出了人生的四种境界。
3
王国维的人生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过三种之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三境也。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 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 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 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 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 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 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 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能引伸这个方面来,王 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那么,喝酒的喝到“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境界,那时的酒,从严格的意 义上讲,已经不在是酒,而在一种“精神”了,长歌当哭 ,狂醉似醒,繁华销尽,浮躁渐去,李白的“斗酒诗百篇 ”,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些精华,都出自 7 这一境界。
4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 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 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 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 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 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 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 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 ,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 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 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 以,不管论坛、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 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 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 5 “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3.四种境界的实质是什么?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4.冯友兰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觉解指数高低
14
觉 解 指 数
15
人 生 四 种 境 界 实 质
结合实例谈谈对四种境界的认识。
16
难句解读
1.“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 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 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 神的创造。”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 么意思? “是人应该成为 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解题
人生的境界(偏正)
人 生 :人的生命和生活。
境 界 :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
8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著名
哲学家。学问总结为“三史释古今,六书记元。” “三史”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 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指《新理学》 《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 《新知言》。
17
难句解读
2 .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 就有不同的意义……禅宗有人说,“觉”字乃 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 的人生境界。 禅宗所说的“觉”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即问:禅宗觉解到了人生境界的哪个程度。)
禅宗所说的“觉”,其特定的含 义,就是觉解到宇宙,觉解到天 地,觉解到出世之途。
18
难句解读
3.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你怎样理解“既入世而又出世”?) 入世 : 投身到社会里。出世 : 佛教指 超脱人世。
中国的儒家圣人如孔子、孟子是积极入 世的。而道家如老子、庄子则力求出 世。所以说中国的哲学既有入世很深的 一面,也有超脱人世的一面。
19
拓展延伸
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 到一个放羊娃,。记者问: “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 答:“卖钱。”记者问:“卖 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 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 呢?“放羊娃答:“生孩子。” 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 娃答:“放羊。”记者默然。 放羊娃的人生境界 自然境界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 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 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 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 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 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 至酣处,心雄万丈、脸飞红霞。此阶段,飞觞杯交,颐指气使,最 来“感觉”的时候,嘴上豪言壮语:“干了!酒个嘛,水个嘛,喝 个嘛,醉个嘛,倒个嘛,睡个嘛,干!”,“人生难得几回醉”, “人生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什么什么的,反正是狂语迭出,唾飞 沫溅,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灌水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 ,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打字飞快,论坛、聊天室 也论“混”了个“脸熟”了,静时也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 ;动时则如脱兔,呀、哈、呵、吗、拉、吓,招式齐出,胡搅乱打 ,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 谁也”的架势。 6
9
1.朗读第一段。 研 整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 读 体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 课 把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 文, 握 理 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 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必要的。 清 材 思 浓缩成一 路 句话: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
神境界。
10
课文思路分析 理清论证思路 起 : 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1) 承: ①:“觉解”引出四种人生境界。 (1) 提出问题: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②: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6) ③: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 (6) 分析问题: 人的精神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 转 : 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 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境界的。(7-9) 解决问题: 合 :预言中国哲学对未来哲学可能有所贡献(10)
12
自然境界
③……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 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 人生境界……
觉解 ——一个人对自己与 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 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 觉悟与了解。
13
疑难点 重点把握
1.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哪四种?
自自然自然
2. 1四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分别是哪四重?
11
关键词 重点把握
“觉解”一词文中出现了13次,它与人生境界 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决定了人生的 境界。 1、冯友兰说的四重境界分别是哪四重?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
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 功利境界 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 道德境界 ②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 天地境界 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 2、四重境界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 觉解指数高低 解,他就为宇宙的天下之乐而乐。
22
谢谢同学们。 刘自书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