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书法课课程评价方案
学科思想
书法课程是我校传统校本课程之一,也是人文主义的课程,因此,人文性质是书法课程的基本性质。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中。
”通过书法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在书法教育中,渗入人文意识,应注意几点:首先,书法教师要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其次,不要将书法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书法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
再次,要高度重视对书法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
将人文性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书法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
课程元素
1、课程目标
1、课前预习:提前了解、感知整个单元或每课的目的内容,课堂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2、欣赏、评述课堂:用心听取别人见解,能用简单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书法作品的感受
和理解。
3、造型、表现课堂:掌握每课造型艺术语言的要素和原理;体验学习过程。
4、创作课堂: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课程实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技法训练,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书写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生在书法创作时直接表现,不先构思,以培养学生大胆书写的能力和敢写、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艺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做做等方法表现所感所想的书写内容,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一)教学方式:
演示欣赏教学。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演示技法、教师引领技法的交流,方法的练习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创作:讲主要知识,精讲主要内容,直观演示主要技法,并认真点评,掌握学情,调整教学拓展延伸。
3、课程评价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带学习用具情况、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学习用具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创作、技法表现能力)
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
(1)是否上交
(2)是否认真完成
(3)是否及时完善
(4)是否有所提高。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作品创作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
(1)创意新颖,字体笔法、结构效果均优为优秀;
(2)作品完成、效果好为良好;
(3)作品完整为及格
(4)作品没完成为不及格;
结果处理:需努力的同学不能获得加分,二次作品合格者方能获得。
教学方法及策略
1、以大量鉴赏艺术作品为契机,继续督促学生进行对作品的感悟、熏陶, 整体提高人文艺术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立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3、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
了解书法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关联,美化环境与生活,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
4、开展各类校园书法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举办书法作品展、设计板报、布置各类活动会场等。
5优化作业内容,布置有效作业。
郑州22中体音美组郑晓燕
20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