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思品课《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
思品课《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欣赏与赞美》教学设计
作者及
工作单位
林金花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初中部
教材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单元《相处有方》围绕“与人相处的艺术和技巧”这一主题展开。《欣赏与赞美》我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欣赏篇”;第二课时是“赞美篇”,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开展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欣赏与赞美他人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愉悦心情,感受真诚的赞美对改善人际氛围、营造良好人际环境的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欣赏与乐于真诚地赞美别人的品质。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为学生今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示《齐白石先生作品》,引导学生注意欣赏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虫子,
设问:在很多人看来虫子是可恶的,但为什么在齐白石先生眼里却是可爱的?
细心欣赏→思考→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引导学生懂得正是因为齐白石先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发现,学会欣赏,才能发现一事一物都有可爱之处。
节目二:
快乐共赏
总结学生发言,再展示罗丹、培根名言,
小组竞赛“看谁知道有关欣赏美的名言名句多?”
讨论:“这些名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通过名言名句让学生感悟,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它给你的感觉都会因为你的眼光不同而不同,只有懂得欣赏的眼睛才能发现美。因此,学会欣赏,善于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节目三:我欣赏,我快乐
点击课件,展示学生课前合作拍摄的照片,播放背景音乐《茉莉花》。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家中是受宠爱和被赞美的对象,习惯自我欣赏,但不愿意和不善于欣赏别人则影响了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破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能够坦诚地赞美别人,掌握与他人融洽交往的艺术,培养宽和、愉悦的心境,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课。
教学目标
学习评价方案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老师评价
知识掌握
参与合作
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自我反思
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一般、较差。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快乐为主题,以游戏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提高”,学生乐在其中,课堂气氛活跃。更通过“我欣赏,我快乐”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抽象说教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从而实现了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
自己总结,谈收获
学生通过谈收获,巩固所学知识,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懂得欣赏美好事物,有利于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欣赏,才会由衷地赞美他人,也为第二课时的“赞美篇”埋下伏笔。
4、课堂练习
设问:点燃了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节目五:
猜猜他(她)是谁
教师随机点名,
教师总结
活动过程:
第一步,每组同学任意挑选班内某一同学,并详细写下他(她)的至少3个优点。
第二步,教师随机点名,让代表讲出自己所写的某个同学的优点,但不讲出对方的姓名。
第三步,全班同学共同猜想所描述的优点属于哪个同学。
第四步,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
第五步,教师总结,
2、欣赏他人的含义
3、欣赏,是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二)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好
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体态美、性格美、心灵美)
欣赏他人的价值
(1)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2)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
(3)能减少自私和抱怨;
(4)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引入
新课:
快乐秘诀
欢迎大家进入“快乐大本营”,你们知道使自己快乐也使别人快乐的一个简单易行的秘诀是什么吗?
学生讨论.,发言
以寻找“快乐秘诀”的设问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出本节课题“欣赏与赞美”。
2.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过程设计为师生齐参与的五个环节节目活动,节目如下:
节目一:
快乐发现
1、知识与能力:认识懂得欣赏美好事物和人们的美好特性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欣赏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主动去营造一个人人心情愉快和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欣赏美好事物的积极健康、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心理品质。培养仁爱之心,完善自己的人格。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赞赏,学习他人的长处。通过让被猜中的同学谈感受,使学生认识到欣赏他人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四点:一是能欣赏他人,是一种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二是它能使心灵保持积极和愉悦:三是能减少自私和抱怨:四是让生活充满乐趣和希望。
3.课堂小结——快乐收获
投影幻灯片
收 获 园 *
本节课我学到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和别人的长处的审美心态和能力。
2、难点:懂得学会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节目四:影片共赏
播放CCTV 1台“讲文明,树新风”的宣传影片,网址来源/show/I9fUnXMyZKM0Slta.html
投入欣赏后,小组讨论:①“如何发现别人身上的美?”;
②“什么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
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奥运宣传影片,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之处,学会欣赏不同体态有不同的美,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美,还有一种深刻的美(心灵美)最能打动和丰富我们的心灵。播放影片目的正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灵美。
课前已分好3组,分别派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拍摄的系列照片,依次是:
校园美—家乡美
——同学美。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通过学生亲身的生活体验和发现所拍摄出来的景色、事物及人物与大家分享,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尝试用欣赏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欣赏的审美能力。通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
课堂定时动笔训练
通过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5、作业:
快乐延伸
每位同学准备一张彩纸,随机抽签,给抽到的同学写出5个以上优点,写在彩纸上(所写内容要保密)
完成作业
为第二课时的“赞美”做准备和铺垫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一)欣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学会欣赏,善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