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性风险分析评估程序
1. 目的:对食品原材料、辅料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并有效控制,防止公司产品发生潜在的欺诈性及替代性风险,确保脆弱性分析的全面和有效控制
2.范围:适用于对食品原材料、辅料的脆弱性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3. 职责
HACCP小组组长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制定本公司食品原材料、辅料的脆弱性风险评估,并且定期更新。
4. 操作程序
4.1 脆弱性类别及定义
脆弱性类别分为:欺诈性风险、替代性风险
4.4.1欺诈性风险——任何原、辅料掺假的风险;
4.4.2替代性风险——任何原、辅料替代的风险;
4.2 方法
由HACCP小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公司所有原材料、辅料的进行脆弱性分析,填写<脆弱性分析记录表>,经小组讨论审核后,组长批准,作为需要控制的脆弱性风险。
4.3 脆弱性风险分析
4.3.1 HACCP小组根据<脆弱性分析记录表>,对所识别的危害根据其特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大小或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风险严重程度分为高、中、低三档。
4.3.2 原辅料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内容:
1、原物料特性:原物料本身特性是否容易被掺假和替代。
风险等级:高-容易被掺假和替代;中-不易被掺假和替代;低-很难被掺假和替代。
2、过往历史引用:在过去的历史中,在公司内外部,原物料有被被掺假和替代的情况记录。
风险等级:高-多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中-数次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低-几乎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
3、经济驱动因素:掺假或替代能达成经济利益。
风险等级:高-掺假或替代能达成很高的经济利益;中-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高的经济利益;低-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低的经济利益。
4、供应链掌控度:通过供应链接触到原物料的难易程度。
风险等级:高-在供应链中,较容易接触到原物料;中-在供应链中,较难接触到原物料;低-在供应链中,很难接触到原物料。
5、识别程度: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风险等级:高-无法通过常规测试方法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中-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需要较复杂的测试方法,无法鉴别出低含量的掺假和替代;低-较容易和快速的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检测精度高。
4.3.3 如公司产品成品包装上有特定的标示标签,需要确保和标签或承诺声明一致。
4.4 脆弱性风险控制
由HACCP小组组长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本公司的HACCP计划进行控制。
4.5 脆弱性风险分析更新
4.5.1当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新评估:
1)申请新原材料、辅料时;
2)原材料、辅料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包装运输方式、执行标准等发生变化时;
3)相关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4)所使用的原料发生较大质量问题时(公司内部或者外部信息)。
4.5.2 每年一次由HACCP组长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食品安全小组对<脆弱性分析记录表>进行评审。
脆弱性风险评估表
1、欺诈性风险——任何原、辅料掺假的风险;替代性风险——任何原、辅料替代的风险。
2、原物料特性:原物料本身特性是否容易被掺假和替代。
风险等级:高-容易被掺假和替代;中-不易被掺假和替代;低:很难被掺假和替代。
3、过往历史引用:在过去的历史中,在公司内外部,原物料有被被掺假和替代的情况记录。
风险等级:高-多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中-数次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低:几乎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
4、经济驱动因素:掺假或替代能达成经济利益。
风险等级:高-掺假或替代能达成很高的经济利益;中-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高的经济利益;低: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低的经济利益。
5、供应链掌控度:通过供应链接触到原物料的难易程度。
风险等级:高-在供应链中,较容易接触到原物料;中-在供应链中,较难接触到原物料;低:在供应链中,很难接触到原物料。
6、识别程度: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风险等级:高-无法通过常规测试方法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中-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需要较复杂的测试方法,无法鉴别出低含量的掺假和替代;低-较容易和快速的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检测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