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浅基础习题

第七章浅基础习题

2
Fk
-0.900 370 d=1300 60
0.000
h=350 100 b=2800 100 100 基础剖面示意图
c 底板配筋选用: 底板配筋选用: 实际配筋 φ 16 @ 120 , As = 1675 mm 2 ≈ 1679 mm 2 ,满足 分布筋选用 φ 8 @ 250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 解(续)] (9)画基础施工图
0.000 -0.900 1300 370
φ 8 @ 250 60 φ 16 @ 120
100 350 100
C10素砼垫层 C10素砼垫层
1400 1400 2800 100
1-1基础剖面图
最不利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a 最不利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1 1 2 2 M = pn ⋅ a1 = ×129 1.215 = 95kN⋅ m/ m × 2 2 b 底板配筋计算: 底板配筋计算:
M 95 × 10 6 As ≥ = 0 .9 h 0 f y 0 . 9 × 300 × .35 × 267 = 360 kN / m
h=350 100 b=2800 100 100 基础剖面示意图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 解(续)] 2)抗冲切要求验算(续) 抗冲切要求验算(
净反力设计值 设计值: b 地净反力设计值: -0.900 370
Fk
0.000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 解(续)] (5)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根据已知条件, 对条形基础, =1米计算 米计算: 对条形基础,取l=1米计算:
Fk 267 A = b×l = b ≥ = = 2 .81m f a − γ G d 130 − 20 × 1 .75
取基础宽度b=2.8m。 取基础宽度b=2.8m。 b=2.8m 地基承载力验算(包括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6)地基承载力验算(包括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偏心荷载 作用下: 作用下:
一般先按构造要求确定,再按抗冲切要求验算。 一般先按构造要求确定,再按抗冲切要求验算。 构造要求确定
1)按构造要求确定 钢筋砼条形基础构造要求: 钢筋砼条形基础构造要求:
b 2800 h≥ = = 350 mm 8 8
-0.900 370 d=1300
Fk
0.000
60
2)抗冲切要求验算
基础顶面竖向荷载设计值: a 基础顶面竖向荷载设计值: 设计值
F 360 pn = = = 129 kPa b 2 .8
c 最不利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d=1300 最不利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2800 370 V = pn ⋅ a1 =129 × − −60+ 60 2 2 100 =157 / m kN
60
d 冲切验算确定基础有效高度: 冲切验算确定基础有效高度: 有效高度
h0 ≥ V 0 .7 β
h
h=350 100 b=2800 100 基础剖面示意图
ft
157 × 10 3 = = 204 mm 0 .7 × 1 .0 × 1 .1
实际有效高度 h 0 = 350 − 40 − 20 / 2 = 300 > 204 ,满足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 解(续)] (8)底板配筋验算
Fk + Gk M k + ≤ 1 .2 f a pk max = A W Fk + Gk M k bl 2 p = − ; W= k min 6 A W
z
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p 地基软弱下卧层验算:
+ p cz ≤ f az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 解(续)] (7)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并确定基础底板厚度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习题)
第七章 浅基础设计
例7.9 已知某教学楼外墙厚370mm,传至基础顶面 已知某教学楼外墙厚370mm, 370mm 的竖向荷载标准值F =267kN/m,室内外高差0.9m 0.9m, 的竖向荷载标准值Fk=267kN/m,室内外高差0.9m, 基础埋深按1.3m计算(以室外地面算起), 1.3m计算 ),地基承 基础埋深按1.3m计算(以室外地面算起),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f 载力特征值fa=130kPa。试设计该墙下钢筋混凝土条 形基础。 形基础。 [ 解] (1)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最不利荷载。 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最不利荷载。 (2)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基础类型。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基础类型。 (3)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基础埋深。 (4)根据地勘资料,确定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特 根据地勘资料, 征值。 征值。 a=fak+ηbγ(b-3)+ηdγm(d-0.5) 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