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旧居民小区覆盖分析

老旧居民小区覆盖分析

城市老居民区覆盖案例一、老居民区覆盖方案简介城市高度发展,新型高密集小区不断出现,但市区中的旧居民小区还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旧小区中移动用户多数属于中、低端用户,ARPU值较低。

良好的WCDMA网络覆盖是用户向3G转网的重要保证。

但相对新型小区,旧小区楼层较低,楼体间距较大,布局复杂,建设室分或小区覆盖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如何以较低代价对老居民区进行覆盖是网络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1、老居民区覆盖难点(1)小区建成年限较长,楼体破旧,室分和小区覆盖建设难度较大,投资回报很低;(2)室外宏基站选址难度大,小区底层区域信号衰减严重,覆盖不足;(3)高层建筑中附近基站杂散信号较多,且强度相近,易出现乒乓效应、孤岛效应导致掉话,影响用户的感知度。

(4)部分小区建有地下停车场,其覆盖无法通过宏基站来满足;(5)南方天气暖和,墙体薄衰减小,室外站点覆盖效果好,北方天气寒冷,墙体厚衰减高,室外站点覆盖效果差,需要室分等方式补充;(5)小区居民环保意识较强,对于居民楼楼顶安装比较敏感。

2、老居民区覆盖思路市区中老居民小区多建于旧城区中心,被市区道路所包围,小区外围都已完成了信号覆盖。

加强、完善小区内部无线覆盖应遵循室内外协同、室外覆盖为主、室内分布为辅的原则。

并推广小区外围现网站点优化→小区新建室外宏站→室分布点补盲的建设流程。

应坚决杜绝室分大规模投入,只是将室分建设作为小范围补盲手段,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小区中新增室外宏站既要满足室内覆盖和话务吸收,又要避免与小区外已有基站互相干扰,就要在站址选取和天线选型时结合小区特点进行设计,避免信号外泄。

3、老居民区覆盖方式不同场景下小区主要覆盖方式:(1)小区高层在外围通过高层建筑安装大倾角板状天线对低层进行信号覆盖,高层小区内侧低层建筑通过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安装板状天线覆盖。

(2)小区一边高一边低通过高层安装大倾角板状天线对低层进行信号覆盖,但信号容易外泄。

低层建筑通过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安装板状天线覆盖。

底层信号不良区域可以通过小区覆盖解决。

(3)小区中高外低(紧凑)通过高层安装大倾角板状天线对低层进行信号覆盖,但信号容易外泄。

低层建筑通过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安装板状天线覆盖。

底层信号不良区域可以通过小区覆盖解决。

(4)小区中高外低(开阔)通过高层安装大倾角板状天线对低层进行信号覆盖。

低层建筑通过安装倾角上倾的板状天线对高层覆盖,电梯井道安装板状天线覆盖。

底层信号不良区域可以通过小区覆盖解决。

(5)小区内外楼层一致楼宇外用板状天线覆盖,可解决8层以下楼层的信号覆盖。

(6)小区楼层呈阶梯状低层建筑安装定向天线对高层建筑进行覆盖,小区边缘安装定向天线对低层建筑进行覆盖。

(7)小结:1)从上面6类小区主要覆盖方式可以总结出,建设室外宏站是解决老居民小区覆盖的主要手段,小区分布、室分为辅助手段;2)建设方案应合理利用小区地形和建筑物高度差,尽量避免信号外泄;3)避免多个小区对同一楼宇重叠覆盖,减少楼宇内乒乓效应,通过天线调整,尽量将小区切换区设置在小区空旷区域;4)高层如新建室分系统应严格控制外泄,由于室分系统很难覆盖到靠窗附近,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室内外覆盖相结合;5)主要建设手段●小区外周围站点优化;●小区内新建宏站、电梯和地下室建室分;●部分重要建筑宏站无法解决时采用RRU拉远;●Pico补点和独立新建室分系统等;●原有小灵通站点天面改造。

二、定慧西里小区案例介绍1、定慧西里小区简介定慧西里小区位于西四环定慧桥东侧,阜成路和西翠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小区建于1990年,目前有主要建筑31栋,其中高层13栋,主要分布在小区东北侧和西南侧;低层建筑18栋,主要分布在小区中部、西部和西南。

整个小区建筑呈东北、西南高,其它区域低的特点。

表1 小区建筑明细表小区地理区域图2、WCDMA网络现状现网主要有四个基站的信号能覆盖到小区内,分别是永引渠集美家具城、定慧东里、永兴花园饭店和永引渠定慧桥。

基站详细工参如下:WCDMA现网站点分布图3、小区测试数据(1)小区室外路面步测1)RSCP指标RSCP步测图TotalRSCP40.00%30.00%20.00%10.00%0.00%<-90.00[-90.00,-85.00)[-85.00,-80.00)[-80.00,-75.00)>=-75.00定慧西里小区属于密集市区,室外RSCP应大于-80dBm,因此,电平覆盖率为89.06%。

弱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A和B两个区域内。

2)Ec/Io指标Ec/Io步测图TotalEcIo100.00%80.00%60.00%40.00%20.00%0.00%<-14.00[-14.00,-12.00)[-12.00,-10.00)[-10.00,-8.00)>=-8.00定慧西里小区属于密集市区,室外Ec/Io应大于-12dB,因此,Ec/Io覆盖率为99.96%。

小区内指标良好,基本无导频污染。

(2)小区内高层CQT定慧西里小区共有高层13栋,分布在小区外围的东北和西南方向,本次CQT 详情如下:定慧西里小区高层建筑CQT(RSCP)定慧西里小区高层建筑CQT(Ec/Io)本次测试分别对高层建筑的高、中、低层进行摸排,从上面的测试结果上看,小区中高层多数信号较差,不能满足覆盖要求,在测试中部分高层通话还出现乒乓效应。

(3)MR分析通过对测试区域的MR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直观反映出小区深度覆盖的实际情况。

RSCP弱覆盖区Ec/Io弱覆盖区RSCP与Ec/Io重叠弱覆盖区定慧西里小区从MR数据可以看出,定慧西里小区中RSCP与Ec/Io都较差,属于覆盖类问题,需要加强深度覆盖解决。

结论:根据小区内室外步测、高层CQT和MR的测试分析结果,小区室外区域由于高层阻挡出现,造成A区域和B区域弱覆盖,小区内无导频污染;室内深度覆盖不足。

4、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1)存在的问题点1)室外A和B区域弱覆盖;2)小区高层信号较差,电梯无覆盖;(2)现场工勘情况本次工勘主要想解决新建室外站点选址、高层室分建设可行性及小区楼间对打的合适位置这三个问题。

1)新建室外站点选址小区内共有建筑31栋,考虑到居民楼顶建站难度较大,因此选址时应优先选用非居民楼顶,降低站址租赁难度。

通过现场摸排,小区内非居民楼有两栋,分别是北京海淀区定慧里小学(4F)和北京市六一中学(6F)。

新建室外站点选址图北京市六一中学楼层高度较高,但位置过于偏西,站点建成后无法对小区内东南侧低层建筑的深度覆盖起到提升效果。

北京海淀区定慧里小学尽管楼层相对较低,但其位置位于小区中心、且靠近弱覆盖的A区和B区。

计划在楼顶新建9米以上增高架,可解决以下问题:✓解决A区和B区室外弱覆盖;✓对小区正北、西南高层10层以下完成覆盖。

并且由于高层阻挡,能有效的避免信号外泄,✓提升东南侧低层建筑的深度覆盖效果。

经过比较,站址计划选在北京海淀区定慧里小学。

北京海淀区定慧里小学2)高层室分建设可行性定慧西里小区建成于1990年,至今已23年,小区无地下停车场,各楼体较为破旧,特别是高层建筑,每栋高层都只有1个电梯,且电梯井狭小,架设板状天线极为困难,楼顶内墙体残破,给室分工程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而且建设室分投资较大但收益不高,因此小区内高层本次不新建设室分系统,利用室外天线,尽量对高层进行覆盖,待室外站点开通后,根据用户需要和新建室外站点覆盖的实际,利用Pico设备小范围的补点。

3)小区楼间对打的合适位置既要满足小区内信号覆盖,又要避免信号外泄对影响周边站点,因此尽量选择从小区边缘高层往小区中心覆盖。

合适楼位置如图:6、设备选型目前联通主要选用的爱立信设备是RBS6601、RBS3418和RBS6601W。

由于RBS6201优点是利于扩容升级,缺点是功耗较高而且需要机房,配套租赁成本较高。

由于RBS6601W是RBS3418的升级版,优点功耗低,拉远方式建设灵活,对机房无要求,缺点是升级扩容困难,最大支持12载扇,级联后最大配置为3×4,单小区最大载波数数4且配置大于等于3时无法做第四小区。

远端后备电源难保障。

结合目前小区实际情况,本次优选RBS6601设备。

定慧西里小区处于三载波覆盖区域,为保证新建站点与周边基站连片,减少异频切换对用户带来影响,本次新增站点配置为三载波。

7、解决方案(1)方案一(主选)新建分布式基站,站型S333,天线位置分别在10号楼,9号楼,4号楼。

10号楼天线主要解决A区域路面和低层,9号楼解决东北角附近高层,同时利用高层避免信号外泄,4号楼主要解决B区域路面和低层,新建分布式基站,站型S3,天线位置在北京市六一中学楼顶天线主要解决西南部分高层信号。

(2)方案二(备选)北京海淀区定慧里小学新建分布式基站,站型S333,天线挂放在北京海淀区定慧里小学楼顶增高架上,主要解决西南高层、北面高层、小区低层建筑和小区路面,4号楼顶新建分布式基站,站型S3,主打小区东北角高层,不仅解决东北角附近高层又利用定慧西里1号楼拐弯结构避免信号外泄。

(3)方案对比(4)覆盖效果及遗留问题1)覆盖效果小区室外达到连续覆盖,高层中层以下基本信号基本解决,低层楼宇深度覆盖基本解决。

2)遗留问题高层建筑的较高楼层信号无法保证,电梯未解决,需要根据室外站点开通后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通过Pico小范围进行补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