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鉴别和保存

茶叶鉴别和保存

• 1)如须与其他食物共冷藏(冻),茶叶应完全 密封包装,以免吸附异味。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2)一次购买多量茶叶时,应先小包(罐)分 装,再放入冷藏库中,每次取出所需冲泡量, 让茶罐内茶叶温度回升至室温相近,才打开, 不宜将同一包茶反复冷冻、解冻。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4、真空常温保管 茶叶装入铁皮罐内,焊好封口,用抽气机抽 去罐内空气,在常温下可贮藏二三年。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二、茶叶的贮藏方法 1、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
装入茶后袋中空气应尽量挤出,如 能用第二个塑料袋反向套上则更 佳,以透明塑料袋装茶后不易照 射阳光。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2、金属罐装贮存法
• 可选用铁罐、不锈钢罐或 质地密实的锡罐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3、低温贮存法 • 将茶叶贮存在5摄氏度以下,相对湿度在50% 左右,使用冷藏库保存茶叶,应注意: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三、春茶、夏茶、秋茶 1、春茶:4-5月采制 干看,条形紧结,颗粒饱实,香气馥郁多毫 重实,色润。 湿看,下沉较快,香持久,味醇厚,叶底柔 软,叶脉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2、夏茶:6-7月采制
• 干看,条索松散,灰暗, 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 粗弱。 • 湿看,下沉较慢,香低, 味苦涩,汤黄绿,红茶味 带涩,叶底薄而硬,叶脉 精锯齿明显。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4 、整碎:整碎就是茶叶的外 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 断碎为次。 5 、净度:看茶叶中是否混有 茶片、茶梗、茶末、茶籽, 制作过程混入的竹屑、木片、 石灰、泥沙等杂物。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二、新茶与陈茶的鉴别 • 饮茶要新,喝酒要陈。(除了普 洱和岩茶外) • 新茶:当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为 新茶 • 陈茶:前一年或前几年采制的茶。 有陈气、陈味、陈色。
真茶 香气 具茶叶清香气味 色泽 成茶颗粒色泽一致均匀
假茶 青腥味或青草味 颜色杂乱, 不协调 或与茶本色不一致
泡展 1)叶边缘有锯齿,上半部 1)叶片边缘四周布 密下半部稀而疏,近柄 满锯齿或无锯齿; 处光滑无锯齿;2)主脉 2)叶脉多呈羽毛 明显,叶背脉突起,侧 状直达叶片边缘; 脉7-12对,每对伸延至叶 3)背毛茸毛,如 缘1/3处向上弯曲与上方 有则与背面垂直生 相连,呈封闭的网状系 长;4)叶片茎上 统;3)叶背茸毛放大镜 下可见呈45-90度弯曲;4) 是对生,或几片簇 叶片茎上呈螺旋状互生。 状生长。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3、秋茶:8-11月采制
• 干看,叶张大小不一,轻薄瘦小,绿茶黄绿, 红茶暗红为秋茶。 • 湿看,凡滋味淡薄,锯齿明显,但秋季秋高 气爽时有香于芳香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3、冬茶:乌龙茶上有白毫。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第二节 茶叶的保存 一、影响茶叶变质的环境因素 • 1、温度:温度愈高、茶叶 外观色泽越容易变褐色,低 温冷藏(冻)可有效减缓茶 叶变褐及陈化。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2、水分:茶叶中水分含量 超过5%时会使茶叶品质加 速劣变,促进茶叶中残留 酵素之氧化,使茶叶色泽 变质。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3、氧气:引起茶叶劣变的各种 物质之氧化作用,均与氧气之 存在有关。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4、光线:光线照射对茶叶会 产生不良的影响,光照会加速 茶叶中各种化学反应之进行, 叶绿素经光线照射易褪色。 • 因此,茶叶的保存原则上关键 是防压、防潮、密封、避光、 防异味。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陈茶好的特例: 1.隔年的武夷岩茶,香气 馥郁 2.黑茶存放得当:1)茶叶 缓慢陈化时,形成的陈气; 2)少量酶菌产生面形成的 霉气,两气相协调,形成 了普洱茶的新香气。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二、真茶与假茶的鉴别 真茶 香气 具茶叶气味清 色泽 成茶颗粒色泽一致均匀 假茶 青腥味或青草味 颜色杂乱, 不协调或 与茶本色不一致 泡展 1)叶边缘有锯齿,上半 1)叶片边缘四周布满 锯齿或无锯齿;2) 部密下半部稀而疏,近 柄处光滑无锯齿;2) 叶脉多呈羽毛状直 主脉明显,叶背脉突起, 达叶片边缘;3)背 侧脉7-12对,每对伸延 毛茸毛,如有则与 至叶缘1/3处向上弯曲与 背面垂直生长;4) 上方相连,呈封闭的网 叶片茎上是对生,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5、热装密封保管法 • 6、抽气冲氮保管法 • 茶叶存入双层铝箔复合袋内,抽 去袋内空气,注入氮气或二氧化 碳,封口密闭。因氮气是惰性气 体,不能引起茶叶的自动氧化作 用。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 课堂练习 • 1、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 看,即 、 、色泽、整 碎和 。 • 2、茶叶的保存原则上关键 是 、 、密封、避 光、 。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第一节 茶叶的鉴别
一、茶叶鉴别主要有两种方式: 1、理化审评。理化审评是用仪 器表分析化验等物理化学方法 测定等,只有国家茶叶质量监 督检测中心作为茶叶审评机构, 在年检各地方抽样茶叶时使用。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2、感观审评。即用手摸、 眼看、嘴尝、鼻子嗅等来 品评茶叶的质量、级别程 度。 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 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 色泽、整碎和净度。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D、条索紧、身骨重、圆 (扁形茶除外)而挺直, 说明原料嫩,做工好, 品质优;如果外形松、 扁(扁形茶除外)、碎, 并有烟、焦味,说明原 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3 、色泽:红茶乌黑油润、 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 黑茶黑油色等。 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 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 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 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 做工差,品质劣。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存
• 课后作业 • 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制做一个 PPT 课件,介绍泡茶的茶具。下 次课上进行 PPT 的评比和小组讲 解的评比,每组安排一名评分员, 最好的小组成员给予适当加分。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1)嫩度 “干看外形,湿看 叶底”,锋苗好, 白毫显露,表示嫩 度好,做工也好。
二级黄金桂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2)条索: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
碎茶颗粒形等等。
二级黄金桂
第四章 茶叶的鉴别和保存
A、长条形茶,看松紧、
弯直、壮瘦、圆扁、轻 重; B、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 匀正、轻重、空实; C、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 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