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1课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教学目的:1.了解我们的地球;2.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3.了解人类探索其他星球和制造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
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教学难点: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了解我们的地球:这一节我们将视角拉近到地球本身,学习一下地球自身的结构。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大气圈(1)组成:2.水圈:水圈有哪些组成?海洋水、陆地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矿物水)水在地理环境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1)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2)水分与热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3)水为满足生物需求创造了前提。
(水自身、水溶解营养物质)(4)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5)水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3.生物圈:生物圈在地球上的范围?(最高到达哪里?又可以深入至哪里?)分析:什么是自然环境?它应该包括多么大的范围?自然环境的定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能够影响到人类的范围自然环境的五大因子: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
因此自然环境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自然环境的范围:大气层下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上层——地球表层学。
这个范围也正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交汇的位置,也正是生物圈的位置。
二、认识其它星球人类不能生存的原因,知道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
1.结题导言: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月亮的传说。
2.质疑:传说中的月亮那么美,似乎是神仙住的地方,那我们人类可釉支月亮上居住吗?月亮能成为另一个地球吗?人类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看课文中登月的内容,思考:读了宇航员阿姆斯特郎的话,你有什么感想?(宇航员为了寻求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讨论: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它和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幻想将火星作为另一个地球?为此你了解到人类探测火星的哪些知识知识?4.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星球的行动?知道哪些宇航员?杨利伟(首次)2003.10.15费俊龙(指挥长)2005.10.12聂海胜(操作手)翟志刚(指挥长)(首次出舱)2008.09.25刘伯明(轨道舱)、景海鹏(返回舱5.你想对这些宇航员说什么?6.小结:宇航员昌着生命危险进行迷信探索,正如“阿波罗”实验阶段牺牲的宇航员格里索姆说的那样“……征服宇宙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齐读这段话.7.过渡:宇航员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付出了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那他们发现了什么?8.宇航员发现了许多的价值的资料让我们将月球、火星上的情况与地球上作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制造出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地球只有一个,她是多么的重要啊。
)9、教师小结:地球提供了生命需要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它是适合我们生活的家圆。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地球。
10、讨论:①面对当前地球出现的种种局面,我们该怎么做?②“神七”发射成功对我国探索外太空的航天事业有什么重大意义?1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们觉得地球究竟属于谁呢?(板书:人类、其他生命)她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现在我们已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危害。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2课地球孕育了我们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的基本人种及其特征和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树立尽管地球上人们的肤色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的观念。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人种及其形成的原因。
树立肤色不同,人人平等到的观念。
难点:树立“肤色不同,人人平等”的观念。
课前准备:名人的资料、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我国举行,有许多国家都参加了奥运会,你们注意到参加奥运会的各国的运动员没有,他们的外表是不是一样呢?2.同学们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主要是外表的差异)3.老师小结并板书:“肤色不同”二、了解人种的基本等征1.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多种人种吗?2.学生讨论回答。
4.你们知道我们是什么人种吗?三、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1.出示地图,让学生了解人们居住的地区和人种分布的情况2.出示幻灯片简介地球上的五带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生活在热带与寒冷地带的人们的特征。
使同学们知道人种的特征与自然界的环境有关。
3.完成课本6页表4.小组活动:同样是黄种人,靠近热带地区的人们的皮肤颜色为什么较深?5.反馈小组活动情况,老师小结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人群之间开始融洽。
四、老师引导并板书:“人人平等”1.人种只是外表的不同,每个人种中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同样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作出自己的努力。
因此,人种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
2.看54页图。
鲁迅,权王——阿里,居里夫人,他们就分别是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的代表。
3.小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不同人种的名人呢?4.教师:现在有些民族存在着种族歧视的现象,长时期来,人们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从来没有终止过,至今也没有真正变为现实,我们还要为之而努力。
五、教师小结: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尽管人们的肤色不同,但是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不同肤色的人种都有杰出人物代表。
现今地球上仍存在着种族歧视的现象,我们要为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而奋斗。
板书设计:肤色不同人人平等黑种人基本人种黄种人人人平等白种人课后拓展:收集并建立名人档案。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3课拥抱大自然教学目的:目的要求通过指导小学生欣赏自然美,使之体验到美的感受和愉悦的心情。
课前准备:1.让全班小学生每人准备一两幅风景画、风景照或风景挂历,课前展示在教室四周。
2.课前要求小学生收集有关歌颂大自然的诗歌及文章等。
3.根据小学生课文拍摄的录像《翠鸟》和《瀑布》两盘。
教学过程:1.导入。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呀,大自然无奇不有。
如果你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你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使你心旷神怡,精神振奋。
让我们一起来拥抱大自然,感受自然美吧!”2.欣赏图片。
“刚才大家欣赏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风景画、风景照和风景挂历中的图片,其中有美丽的田园,有广阔的大海,有名山大川,有名胜古迹和园林建筑,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这些地方你们去过吗?请把你们见过的自然美景说给大家听听好吗?谁先说?你最喜欢的风景画是什么?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3.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看了录像以后你的感觉怎样?心情如何?请说说你的感受。
”4.追求美,创造美,感受美5.诗文欣赏。
(1)请学生们把自己准备好的诗歌和文章读给大家听听,要边听、边想、边思考,想象诗文中的情景……“好,刚才大家听了这么美的诗,这么好的文章。
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在你听诗文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有何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2)请同学们用最拿手的方法把家乡的美景表达出来,照相、绘画、写诗或散文均可。
下周上课时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拥抱大自然使我们沉醉在大自然美丽的风光之中,大家都感到非常快乐。
是的,美好的景物能愉悦我们的心情,陶冶我们的情操,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呼吸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气,去倾听大自然中虫鸟的鸣叫,赏心悦目,这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请记住: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他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伦德伯格认为,人们在生理上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发展人自身潜力的需求,一种追求美感刺激的需求,一种创立人们自己个性和性格的需求。
走进大自然,则能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
本次辅导活动的主旨就是引领小学生欣赏自然美,陶冶情操。
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4课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与警示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结合实践活动中观察大自然,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并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整理好的图片资料、故事、小品等。
老师准备:歌曲伴奏光盘三、汇报交流展示活动过程:1.激情导入,营造氛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供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大自然也是我们人类的老师,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
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主题我们课下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整理收集了大量资料。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展示一下我们的成果。
2.各小组汇报展示(1)自然资源小组汇报本组通过网上查找及查阅书籍收集整理了关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矿物等资源的相关资料并以小品《谁最富有》的形式来汇报,赞美大自然资源丰富。
(2)自然灵感小组汇报本组搜集有关人类根据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而进行的发明创造如:雷达与蝙蝠、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电子蛙眼、飞机与昆虫等。
以自述的形式阐明现代发明受到谁的启示,有什么作用及对人类的贡献。
使学生知道自然是人类的老师。
(3)人与自然小组汇报本组从方面汇报:一方面人类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会怎样1、学生讲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具体事例。
2、学生展示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或风景区的视频或图片并做介绍。
第二方面人类破坏环境、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1、学生讲故事《自然之道》《打扫森林》《鹿与狼》。
2、展示人类破坏环境后受到自然惩罚的图片或视频。
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
(4)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
四、师生同台演唱《蔚蓝的星球》五、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汇报非常精彩、非常成功。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熟了,相信下一次活动中同学们会表现的更出色!七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之第5课人文景观与自然的交相辉映教学目的:1.知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自然环境影响人文景观3.人文景观影响自然环境4.知道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融教学过程: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很少受到人类影。
向,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
人文景观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公园景观等;二是指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景观等。
总之,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观属人文景观的范畴,其内容和形式反映出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驾驭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