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质量工具应用指南质量管理的基本实践是解决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断改进现有过程,因为不管一个组织当前的业绩水平如何,总是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然而,为了让我们的改进努力真正有效,必须用系统方法对过程和产品进行识别,了解并实施改进。
质量工具是指为实现上述管理目的而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技术。
新7种工具: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失线图、PDPC 法、矩阵数据分析法。
老7种工具: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
正确、灵活的运用新、老七种工具等各种统计方法,准确的分析问题、寻找根源、解决问题是有效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保障。
现就一些质量工具的运用步骤和注意事项做一简单阐述。
◆调查表---- 收集、整理资料◆排列图---- 抓住关键的少数◆因果图---- 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关联图---- 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系统图---- 系统的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分层法---- 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亲和图---- 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直方图---- 对离散进行简单控制◆ PDPC法----多做几手准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水平对比法----比、学、赶、帮、超◆简易图表----直观反映调查表(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 收集数据、为后续分析打基础◆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
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有何特点统一收集资料,设计灵活,形式多样,易于掌握和使用,-------- 可用于数字资料分析-------- 可用于非数字资料分析◆灵活的格式-------- 不合格品项目调查-------- 缺陷位置调查◆应用步骤1.明确收集数据资料的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数据资料。
3.确定资料的分析方法。
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其内容应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栏目。
5.用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表格使用,目的是检查表格涉及的合理性。
6.如有必要。
应评审和修改该调查表。
调查表应用注意一下问题-------- 记录不要遗漏-------- 表格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结果-------- 表中分层要清晰,便于分析。
示例:叶片堆焊缺陷调查表排列图(帕累托图)------ 一目了然、抓住关键少数是按分类项目收集不合格品、缺陷、故障等质量改进项目的数据,然后依据出现频数大小排列,并标明累计和的一种图表。
因此收集数据时的分类至关重要。
◆分类项目举例:★按结果分类:不合格品或缺陷项目、位置等。
★按原因分类:材料、机械、作业者等。
◆排列图的作用:-------- 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队问题的影响程度,找出关键的少数。
-------- 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 常用于QC 小组活动中选题、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效果检查等。
◆排列图的绘制横----- 项目★两个直角坐标左---- 频数纵右---- 累计频率(%)------左面纵坐标按度量单位标定,其高度必须等于所有项目量值的总和;右面纵坐标是百分比的坐标,其高度和左面的量值总和等高,并按0~100%标定。
------ 以频次高低从左至右排列的柱形,宽度一致。
------ “其他”频数较小的次要项目“总和”排在最后。
◆制作排列图的程序应用排列图的步骤:1.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或质量问题2. 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3. 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4.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按照确定的时间间隔及进行分析的变量项目,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编制数据统计表。
计算出各变量项目的百分比及累计百分数5. 画横坐标。
按度量单位量值递减的顺序自左至右在横坐标上列出项目,将量值最小的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归并成“其他”项,放在最右端6. 画纵坐标。
在横坐标的两端画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按度量单位标定,其高度必须与所有项目的量值和相等。
右边的纵坐标应与左边的纵坐标等高,并从0到100%进行标定7. 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显示出每个项目的影响大小8.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9.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应用排列图应注意一下问题★找出关键的少数,对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着重有能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排列图的目的是抓关键的少数,通常有个原则,在0%-80%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也叫主要因素。
在80%~90%间的因素为B类因素,也叫次要因素,在90%~100%间的为是C类因素,也即一般因素。
★取样量至少50个数据。
不太重要的项目很多时,横轴会变得长,通常都把排在最末尾的频数很小的一些项目加起来作为“其他”项,因此“其他”项通常排在最后。
★排列图项目一般应多于3项,分类项目在5—8项最适宜。
当项目较少(少于3项以下)时可用饼分图、柱状图等简易图表表示。
示例:根据“叶片堆焊缺陷调查表”制作排列图因果图(石川图、鱼刺图、鱼骨图)------ 追根溯源、用于追究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隐含)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是由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所创造,因此也称石川图。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 因果图是针对特性(结果)整理出相关原因(要因)的工具 ★ 制作因果图时,要汇集大家的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技术已被证实有效)来追查产生问题的原因。
6001208060351066.379.5688.495.0398.9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焊高不够缺肉假焊咬边电焊豆未打磨干净其他102030405060708090100系列2系列1频数(个)累计百分比(%))★客观分析,只要对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原因都要纳入。
◆因果图的作用------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追究问题的根本原因------ 积累知识和经验◆因果图的应用步骤画因果图要注意的问题★一个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张图。
★原因之间无关联。
★分析到3-5层为宜。
★箭头从原因指向结果。
★因果关系要分明,展开到可直接采取对策为止。
★所有末端原因,都需要逐一验证,如到现场观察、测量、试验等。
★画图前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说明:因果图由箭条和短语组成主箭条右侧短语表示结果(明确问题)对应主箭条的箭条为“原因类别线”,分析生产和服务现场的质量问题一般从人、机、料、法、环、测来分析指向原因类别线的箭条为“第一层原因”指向第一层原因线的箭条为“第二层原因”以下类推,一般不超过4层方框框住的短语为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上选择,用事实和数据说明为什么是要因★作图时,你要:------ 主干线画粗些;------ 主要类别(人、机、料、法、环、测)相互独立;------ 重要原因突出标识;------ 分枝画整齐些;------ 最末端的骨刺不再是现象,而是工作中的不良一面。
示例:注意几点:充分组织人员全面观察,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寻找;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特性)不能笼统,一个主要质量问题只能画一张因果图。
因果图关系的层次要分明,最后一层的原因(末端原因)应寻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为止,原因描述不能用逗号、顿号隔开,要注意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出来的所有末端原因,都应到现场进行观察、测量、试验等,加以确认。
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员;关联图----- 理顺关系、按逻辑关系连接关联问题关联图它是解决关系复杂、因素之间又相互关联的原因与结果或目的与手段等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示技术,是根据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
◆有何特点------ 明晰复杂因素间的关联关系------ 了解单一或多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存在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之间的逻辑性------ 搞清原因之间又关联◆关联图常使用在小组活动的原因分析中。
◆关联图的应用步骤◆ 关联图的分类★ 多目的型 (两个以上目的)★ 单目的型 (单一目的)★★◆判别方法★箭头只进不出是问题;★箭头只出不进是末端因素★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关联图做法★决定题目—以标记写出主题;★小组组成—集合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小组;★资料收集—运用脑力激荡,寻找原因;★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连接因果关系制作关联图;★修正图形—讨论不足,修改箭头;★找出重要项目、原因并以标记区别;★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提出改善对策;◆关联图应用要注意的问题★语言表达准确才利于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各种因素相互缠绕,辨别逻辑关系要慎重问题★ 末端因素是可采取措施的,箭头只出不进 ★ 箭头方向:原因 结果,手段 目的 ★ 要因应标明,结论需经现场验证 关联图示例:XX 公司发现报表发出到结案的时间太长,往往延误处理问题的时效,造成作业上的困扰,请用关联图法寻找原因。
以“报表作业时间长”为题目。
报表作业时间太长作业 疏忽培训 不够部门联系不够回复时间长未定回复时间未追查 回复追踪方式不好部门距离太远 表格 不佳未分类没专人送报表表资料 遗失未签收追查表不明确树图(系统图)------ 层层分解,寻求最适当的手段树图是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种树枝状图。
◆树图的特点★很容易地对事项进行展开;★易于统一成员的意见;★容易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树图常使用在小组活动的原因分析中。
『树图是目的与手段的对决』★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目的,将解决的“手段”逐级展开,分析到多层。
★“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顺序”和“逻辑”关系。
★需要专业技术、经验与诀窍,更需要创新思维。
◆树图类型★结构因素展开型(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方法展开型(宝塔型树图)子要素★方法展开型(侧向型树图)方法展开型(宝塔型树图)主题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子要素树图应用要注意的问题明确使用的基本目的:----方法、目标、项目展开----寻找原因----逐级展开到可采取对策---- 反向确认逻辑性可以验证展开是否准确 ---- 用于因果分析一个质量问题用一张树图---- 树图中的主要类别一般可以不先从5M1E 出发,而是根据具体的质量问题或逻辑关系去选取。
分层法------ 特征识别、个个击破按照一定的类别,把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
(把问题对象总体按特性分组) ◆ 有何特点由现象、数据、资料杂乱无章、到分类层次清晰,反映真相。
◆ 步骤◆◆怎么分层呢?可根据实际问题发生的生产现场、过程进行层别,目的就是聚焦问题点,查到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