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江黄河复习课件

长江黄河复习课件


评价园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5.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轰炸冰坝
中游
下游
水土流严重 植树造林、合理放牧 加固堤坝 地上河 节约用水、水量调度 断流 凌汛 轰炸冰坝
目录
1、唐代诗人李白诗曰:“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天上”是指哪里? 这“海”是指什么海?
黄河流经地形 区:A——B— —C——D——
主要支流:
3—— 4 —
青海 西藏 四川 云南 江 安 苏 上海 重庆 湖北 徽 湖 江 南 西
长江流经哪些地形区
横断山区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一大河
上游 全长6300千米 中游 宜昌 下游
唐古拉山
(各拉丹冬)
东海 湖口
支流和湖泊
嘉 大 岷 陵 渡 江 江 河 重庆 武汉 洞庭湖 南 京 上海 太湖
最大黄 大量河 的入中 河河游 流,流 成经 为黄 世土 界高 上原 含, 沙泥 量沙
黄土高原
地表地质疏松,并且缺少植 被,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地上河
黄河下游 的地上河 是怎样形 成的?
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由于 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 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 流。 当下游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 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底,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地上河”
具有“塞上江南” 美称的是5—— 6——。 上、中游的划分点是E——的——;
中、下游的划分点是F——的——。
1、治黄的关键在—— ,黄河90%的泥沙 来自——,因此—————是治黄的根 本。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在于 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 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季节的什么 现象,主要分布于什么河段?
1、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 原
2、提供了灌溉的水源
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壶口瀑布
目 录
三、黄河带来的忧患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忧患 荒漠化、 凌汛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 断流、凌汛
2、探究黄河各段忧患的成因
河段 上游 忧患 治理措施
荒漠化 凌汛
鄱阳湖 赣 江
虎跳峡和三峡 虎跳峡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6200米 3500千米
6600米
三峡
葛洲坝
上游:多峡谷急流,富水能
长江多洪灾的原因
A.自然因素:流域特点与气候 原因相结合。 流域情况:流域广、支流多、 水系发达。 气候因素:流经亚热带季风气 候区,降水丰富且多暴雨,使 长江水量大,汛期长。 B.人为原因:中上游植被严重破 坏,围湖造田。
第二关—选择
3.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的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地势第一、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D.青海省和甘肃省 4.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 A.下游地区降水量很少 B.下游地区多丘陵、山地 C.下游是地上河 D.下游地区用水量大
第三关—读图分析
③ ② ⑥
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长江源 流概况
长江的开发
黄金航道
洪灾原因
水能宝库
黄 河
黄河的概况 黄河的贡献 隐患和措施
一、黄河概况:
• 1、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
• 2、上、中、下游的划分 • 3、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
流经9个省和4个地形区 • 4、主要支流: 渭河、汾河 • 5、水电站: 小浪底、三门峡、龙羊峡、刘家峡 • 5、各河段特征
下游支流 少,流域 面积狭小
2 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 是什么原因?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 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很小, 流域面积狭小。
评价园地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D )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 2.下列现象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C ) A. 地震 B. 滑坡 C. 台风 D. 泥石流 3.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反映的是黄河初冬季节的凌汛现象, 主要分布在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 、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
第一关—选择
1.“跳进黄河洗不清”所反应的是黄河的哪种水文特 征 A.河水流量 大 B.含沙量大
C. 汛期长
D.汛期短
2.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 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中游
黃河凌汛的形成
温馨小提示: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河水从较低 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 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思考 :长江有没有凌汛现象?
包头 。
刘 家 峡
三 门 峡
。 开封
长江位于较低纬度地区,无结冰期。
宜 宾
重 庆
南 上 京 海
2、绘出在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交汇的南北铁路干线 A______ B_____ C _____ D______
长江为什么被称为黄金水道?


干支流 港口 交通网 气候
受地形、气候、支流等因素的影响,从宜宾起河流流量大,流速变 尤其进入中下游以及入海口,河面宽阔,水道深,能通航千吨级甚至 吨级航船。 支流众多,与干流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且通航里程达近 8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 分布较集中,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促进了长江航运价值的发 挥 与纵贯南北的铁路运输、以及各城市间的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结 合起来,形成海、陆、空的立体交通。
渭河、汾河
小浪底、三门峡、 龙羊峡、刘家峡 目录
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
上游
河源水清,多
峡谷,河道迂 回弯曲,水能 丰富。
黄河
中游
支流多 多峡谷
下游
水流缓慢
泥沙沉积 地上河形成 流域面积狭小
含沙量大
黄河的水文特征:
1、水量小 2、干流的水量变化显著 3、含沙量 大 4、有结冰期
二、黄河这条“母亲河“给我们 奉献了什么?
为什么黄河 下游会出现 断流现象?

黄河流量小、干旱少雨 、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 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是 造成断流的原因。
黄河塑造了肥沃的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河套 平原
宁夏平原
5、各河段特征
水河上 流道游 急迂大 ,回部 水曲流 能折经 资,青 源多藏 丰峡高 富谷原 ,,
中游: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1)土层疏松 (2)夏季多暴雨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下游的地上河——洪灾隐患
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 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 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 当进入华北平原,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 缓,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底,河 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河床不断 升高,河水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 河水猛涨,随时有决口的危险,易发生洪 灾。
目录
长江 发源地 注入海洋
黄河
唐古拉山脉
东海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青、川、甘、宁、内蒙 古、晋、陕、豫、鲁
干流流经 青、藏、川、云、渝、 省区 鄂、湘、赣、皖、苏、 嗨 流域面积 干流长度
180万平方千米 6300千米,第一大河
75万平方千米 5464千米,第二长河
主要的支 流 主要的水 电站
赣江、湘江、汉江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二滩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⑤ ④
(1)黄河发源于①_______山北麓,注入②____海。
(2)上二中游的分界点③是___,中下游的分界点④是____。 (3)支流⑤为_____河,⑥为____河。
(4)黄河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交界处,河流_____大,是黄河 _______最集中的地区.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黄金航道主要指哪一段?
体会沿江地带的南北辐射作用
嘉 陵 江 各 拉 丹 东 玉 树
襄 渝
川 黔 D 线
汉 江
京 京 广 九 线 线
武 C 汉
京京 杭沪 运线 河 A

宜 昌
____________ _____ 九 阳 江 、 湘 赣 江 1、在图中绘出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支流 江
第四关—读图分析
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因河床高出地面3米—5米,而被称为 _________。 这种现象在黄河的 ____ 游 最为明显,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 过度放牧
治理措施: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