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摘要】: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给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以及我们的健康,本文着重讲述了汽车尾气排放的现状以及控制方法。

【关键字】:汽车尾气排放对策1引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21世纪的今天,汽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汽车尾气却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认清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唤起人们加快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步伐。

环保和节能,是当今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超过70%,因此,加强汽车排放治理刻不容缓。

我国汽车石油消耗量约占全国石油消费的1/3以上,而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日趋上升,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因此,在汽车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寻求新的平衡。

2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现状从1994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我国私人汽车总量增长了近6倍。

1994年汽车保有量940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205万辆;2003年民用汽车保有量约24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00万辆。

而今已达5000万辆,而北京私家车数量截止到2006年11月7日,北京市机动车辆已达282万辆,其中197万辆为小轿车,私家车数量为156万辆。

汽车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予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十分方便的同时,可是它的尾气排放物,给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我国某城市对该市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作了如下初步调查:该市目前拥有机动车辆13万辆,并以年增率15%的速度增加。

机动车年排放一氧化碳4.4万吨,相当于该市工业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倍。

市区主要交通道路中心点一氧化碳超标2倍以上的达65%,在车流量高峰之际,有的监测点一氧化碳浓度高达每立方米70mg,超标6倍。

在车流量比较集中的火车站,氮氧化合物测点平均值为每立方米0.059mg,超标准0.18倍。

因此,汽车尾气污染日趋严重,现代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

有资料表明,我国各大中型城市汽车尾气排放物造成空气污染占到50%左右,且对在用车检测结果来看,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占被检测车的50—60%3.危害3.1 城市气温急速增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一旦进入空气中,一方面可产生温室效应,促进气温升高;另一方面破坏地球的保护层———臭氧层,让阳光直接照射地球表面,加速气温升高。

3.2 危害人体健康氮氧化物、铅化物进入肺部和血液,极大地损害了呼吸系统,造成各种疾病。

3.3地球气候不正常出现酸雨、黑雨等现象。

4汽车尾气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4.1汽车保有量增加过快,而且集中在城市。

2008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6 000万辆 ,达到6 467万辆,比2001 年增长了300% , 近十年以12%的年均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 5亿辆。

而增加的大多数为化油器型机动车,排气量小,油耗大,未达到环保汽车的要求。

4.2汽车排放性能差,汽车保养及淘汰制度不严格。

中国新车单车排放污染物为先进国家的5倍,随着汽车的使用,在短时间后就为先进国家的10倍或几十倍。

加上没有完善和严格的汽车维修制度和旧车淘汰制度,失修和老旧车运营十分普遍,看看现在红红火火的旧车交易市场,就不难看出汽修行业兴隆的原因之所在。

4.3中国的汽车尾气有关政策法规比较落后。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立法势在必行,世界各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对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更高标准的制订成为可能。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起步较晚、水平较低。

5我国汽车污染现状汽车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源,而且其贡献率远远超过其他污染源。

与工业污染排放相比较,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的人体吸入比例更高。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污染也日趋严重。

早在“九五”期间,对几个重点城市汽车污染的调查就显示,汽车已成为城市大气中最重要的污染源,而且其贡献率远远超过其他污染源。

研究结果还表明,汽车的浓度分担率高于排放分担率。

由于汽车是近地面排放,在街道环境中不易扩散,易造成道路沿线的污染,直接形成较高污染物浓度的大气污染。

而工业污染源排放一般为高空排放,在高空中易于扩散稀释。

与工业污染排放相比较,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的人体吸入比例更高。

有关近几年汽车污染现状的研究结果尚未公布,但从飞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即可断定:情况要比前些年更加严重。

6我国对汽车尾气的管理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法规开始采取了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的具体方案。

1983年中国颁布了第一批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这一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汽车尾气法规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法制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道路; 中国在1989年至1993年又相继颁布了《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个限值标准和《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二个工况法测量方法标准,至此,中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态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体系;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拉开了中国新一轮尾气排放法规制订和实施的序曲。

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新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Ⅲ和IV号排放标准、两项重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其中,轻型汽车Ⅲ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 IV号标准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7汽车尾气治理的对策由于汽车运行严重的分散性和流动性, 因而也给净化处理技术带来一定的限制。

除了开发在机内净化技术外, 还要大力开发机外净化处理技术。

一是控制技术, 主要是提高燃油的燃烧率, 安装防污染处理设备和采取开发新型发动机; 二是行政管理手段, 采取报废更新, 淘汰旧车, 开发新型的汽车( 即无污染物排放的机动车) , 从控制燃料使用标准入手。

7.1汽车燃油的改用7.1.1采用无铅汽油,以代替有铅汽油,可减少汽油尾气毒性物质的排放量。

首先应抓汽车油的改用。

以无铅汽油代替四乙基铅汽油。

这种汽油是用甲荃树丁醚作渗合剂,它不仅不铅,而且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均会减少。

7.1.2掺入添加剂, 改变燃料成分。

汽油中掺入15%以下的甲醇燃料, 或者采用含10%水份的水- 汽油燃料,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消除CO、NOx、HC 和铅尘的污染效果。

7.1.3选用恰当的润滑添加剂- 机械摩擦改进剂。

在机油中添加一定量( 比例为3%- 5%) 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粉末等固体添加剂, 加入到引擎的机油箱中, 可节约发动机燃油5%左右。

7.1.4采用绿色燃料同样可减少汽车尾气有毒气体排放量。

用“植物柴油”, 按照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 可供柴油汽车之用。

它可大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烟尘。

据美国的俄亥俄州某研究所用豆油与甲醇、烧碱混合,然后去除其中的甘油,从而可获得“大豆些油”。

用“大豆柴油”,以3∶7的比例掺入到普通柴油中,可供柴油汽车之用。

它可大大减少发动机工作时排放的硫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烟尘。

故誉作绿色染料。

7.1.5采用多种燃料作为汽车燃料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确保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和节能措施:汽车中可广泛使用新的配方汽油、电力、压缩的天然气体、太阳能以及生态燃料的蓄电池等等。

然而在这种汽车上装上电脑,不断在行驶中早先调拨组合,以使汽车发挥最佳性能。

采用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以便对发动机的不同工况作出快速反应,可取得最佳燃料经济性和发动机动力性能,可减少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7.1.6节约能源, 有利环境, 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

根据有关专家指出,开发乙醇代替汽油,即节约能源,又可消化陈粮,使汽车排出的有害汽体减少,是一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新课题。

发展、开发使用专用乙醇汽油可解决储存粮食的转化问题,又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代替汽油,缓解我国原油供应的紧张状况。

因乙醇是一种小麦、玉米等原料生产的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汽车燃料,已经列入“十五”发展计划,它与纯汽油比较,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量可降低1/3左右,碳氢化合物降低13.4%。

此计划推广使用,将对改善城市大气污染,保障人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7.2汽车发动机内部的调试7.2.1减少喷油提前角减少喷油提前角, 可降低发动机工作的最高温度( 1500 摄氏度) , 使NOx 的生成量减少。

7.2.2 改善喷嘴质量控制燃烧条件改善喷油器的质量, 控制燃烧条件( 燃比、燃烧温度、燃烧时间) , 可使燃料燃烧完全, 从而可减少CO、HC 和煤烟。

7.3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发动机外部尾气净化措施即汽车尾气由原有毒气体, 变成为无毒气体, 再排放到大气中。

从而可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7.3.1 采用催化剂将CO 氧化成CO2, HC 氧化成CO2 和H2O, NOx 被还原成为N2 等。

7.4发动机内部净化处理措施7.4.1正曲轴箱通气系统的设计把从汽缸窜入曲轴箱的气体( 主要是未燃气体) 再循环进入进气歧管, 使其再次燃烧, 改变了过去将其直接排入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7.4.2排气再循环设计发动机排气口用控制阀与进气歧管相连接,使排出的气体经过再次循环, 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7.4.3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设计将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汽油蒸发汽引入进气系统, 而将油箱中的蒸发汽引入储存系统, 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7.5加强行政管理,减少和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7.5.1淘汰旧车,采取报废迎新7.5.2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技术标准,控制燃油标准按国家规定,不合质量的燃油不能使用,市场上不准出售低劣的燃油。

7.5.3实行车辆分流行驶城市人口稠密区域,交通密度高,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某一时间又比较集中,故会引起该地区域在某一时间内,大气污染的程度会急剧增加,造成危害人类的健康。

这时可采取汽车分流行驶。

一方面可解决交通堵塞、乘车难;另外还可使该局部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程度有所减少,更好地贯彻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执行。

7.5.4开辟地铁,施行电力牵引行驶尤其在大城市人口稠密的地区,开辟地下通道,同时可解决乘车难问题以及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7.5.5今后现代化的城镇建设,还应考虑自身的循环、多功能的结构形式合理设计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完全以步代车,汽车只用在城外,城内的风能、太阳能、循环水等的高效利用也能使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污染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