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4、皮下出血:蓝-棕色斑,蓝色改变
5、水电解质紊乱
7、休克、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8、发热
9、黄疸 10、血糖升高
临床表现
腹痛的位置与病变部位有关: 胰头部:右上腹,向右肩部放射; 胰体部:上腹部正中; 胰尾部:左上腹,向左肩部放射; 累及全胰:腰带状疼痛,向腰背放射。 与体位、饮食有关(屈曲位减轻, 进食后加重。)
2.恶心、呕吐、腹胀
早期:反射性 晚期:溢出性、持续性 吐后疼痛不缓解 腹胀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征之一, 也是病情加重之征兆。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尿淀 粉酶,
2、其它实验室检查
3、腹腔穿刺 4、B超
5、腹部X线、CT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清淀粉酶(serum-amylase):发病后3h内升高,



PC:MODS、感染、出血、胰瘘或肠瘘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及康复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一)疼痛护理
1)禁食、胃肠减压:讲解目的、重
要性;告知过早进食的危害性
2)抗胰酶药、解痉药或止痛药
3)协助病人变换体位
4)按摩背部
护理措施
(二)补液护理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 粘膜温度和色泽 2.记录每小时尿量、24h出入量; 3.建立2条静脉通路,监测CVP; 4.调节输液速度;
出 血
1、定时监测血压、脉搏
2、观察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和引流液 色泽 3、遵医嘱给与止血药和抗菌药,并做好 急诊手术的准备。
胰瘘、胆瘘或肠瘘
1、观察引流液的色泽和性质,动态监测 引流液的胰酶值 2、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和引流管周围皮肤 干燥
健康教育

正确认识胰腺炎,预防复发 消除、避免诱发因素 饮食指导,避免暴饮暴食和嗜酒 因胰腺内分泌功能不足而表现糖尿病 者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 加强自我观察,定期随访
● 对血、尿淀粉酶的测定和 24h达高峰,维持5d.左右;>5000U/L(Somogyi法) 动态观察, 需遵循此特点 有诊断价值。 ● 淀粉酶高低并不能反映AP 2.尿淀粉酶(urinary amylase):发病24h后开始升高,
下降较缓慢,可维持1~2W; >3000U/L(Somogyi法) 有诊断价值。
(三)胰腺的生理功能(physiologic function)
外分泌功能:胰腺组织产生胰液
主要成分: 水、碳酸氢盐、消化酶
(以胰淀粉酶、胰脂肪 酶、胰蛋白酶为主) 内分泌功能: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胰高 血糖素、生长抑素、促胃液 素、胰多肽、血管活性物质 等。
急性胰腺炎的概念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在胰
(三)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 出血(Bleeding):
应激性溃疡出血:H2受体拮抗剂、抗酸药物; 胃出血:冰盐水+缩血管药胃内灌注。 腹腔内血管腐蚀、脏器穿孔出血:手术止血。
2.胰瘘(pancreatic fistula):3~6月不能
自愈者,需手术治疗。
3.肠瘘(intestinal fistula):
学习目标
1.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 2.熟悉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辅 助检查。 3.掌握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护理
诊断及一般护理措施。
4.自学胰腺癌的相关内容。
胰腺解剖、生理概要
(一)胰腺的位置(location)
人体第二大消化 腺,位于胃的后 方,在第1、2腰 椎体前横贴于腹
后壁,其位置较
一般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引流、持续灌洗。 经久不愈者,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诱发因素) 2.身体状况(局部、全身、辅助检查)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二)术后评估
康复状况 营养状况 并发症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疼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胆道梗阻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渗出、出血、呕吐、禁 食等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胃肠减压和大量消耗有关 与呕吐、禁食、
5. 注意有无休克发生
CVP与BP对应关系的意义及处理
CVP BP ↓ ↓ ↑ ↓ ▁ ▁ 意义 血容量不足 血容量相对不足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
处理要点 快速补液 适当补液 强心利尿
扩血管利尿


外周血管阻力高或循环负荷重
护理措施
(三)维持营养素供给
TPN PN+EN EN+经口饮食
护理措施
1.胆道梗阻(obstruction of biliary tract): 最常见,占我国AP病因的50%±
胆总管下端结石、蛔虫、炎症、痉挛或狭窄等 主胰管与胆总管“共同通道”梗阻
胆汁逆流入胰管
胆酸等成分激活胰酶
胰管管腔内压
胰腺导管及腺泡破裂 胰液进入胰腺实质
胰腺“自身消化”
2.酗酒和暴饮暴食:我国占30%,西方可达60±% 酒精
医嘱滴注碳酸氢钠,应用利尿剂或作血透。
感 染
1、加强观察和基础护理 2、维持有效引流
胃、肠造瘘管及腹腔双套管灌洗引流护理:
1)通畅,固定;
2)冲洗液为NS+抗菌药,现配现用,20-30滴/分;
3)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4)保护皮肤; 5)经空肠造瘘给予的营养液要现配现用;
3、合理应用抗菌药
(四)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多器官功能障碍 2、感染 3、出血
4、胰瘘、胆瘘或肠瘘
(五)心理护理
多器官功能障碍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观察呼吸型态,监测血气分析
2)协助病人取半卧位
3)鼻导管吸氧 3L/min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雾化吸入 6)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急性肾衰竭:记录24h出入水量、每h尿量,遵
深,大部分位于 腹膜后。
(二)胰腺的形态结构(shape & constitution)
胰形态细长, 分为头、颈、 体、尾四 部分
胰头部宽 大被十二 指肠包绕
(二)胰腺的形态结构(续)
胰管位于胰腺内, 与胰的长轴平行。 主胰管起自胰尾, 向右行收集胰小 叶的导管,最后 离开胰头与胆总 管合并,共同开 口于十二指肠大 乳头。

练习题

1.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 A.暴饮暴食 B.酒精中毒 C.流行性腮腺炎 D.胆总管末端梗阻 E.胰腺外伤
练习题

2.有关急性胰腺炎,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A.腹痛时可以肌注哌替啶 B.部分病人可见黄疸 C.营养支持疗法早期宜采用TPN D.无继发感染者,均首先采用非手术 治疗 D.血尿淀粉酶不高,可以排除本病
的严重程度
电解质:Ca↓(反映病情严重度和预后) 血糖↑ 血常规:WBC↑ 血气分析:PaO2↓、 PaCO2↑、pH↓等 肝肾功能:白蛋白↓、BUN ↑ 、Cr↑等
处理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初期、水肿性、无继发感染者 措 施:
1.禁食、胃肠减压 一般2~3W. 目的:减少胰腺外分泌、减轻胃潴留和腹胀
2. 纠正体液失衡和微循环障碍:
— 补充晶、胶体液,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纠正酸碱失衡 — 补充低右等,↓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
处理原则
3.营养支持:尽早TPN,逐步过渡到EN 4.抑制胰液分泌或胰酶活性:奥曲肽、施他宁、西 咪替丁;加贝脂;生长抑素(翰康、和宁)等 5.中药治疗:中药柴芩承气汤、大黄等 6. 镇痛解痉:明确诊断后用药(禁用吗啡) 7. 防治感染:早期选用广谱或革兰阴性杆菌
酒精+进食 酒精 胰腺腺泡细胞中毒(直接毒性作用) 胰液内蛋白质沉淀 胰管阻塞 Oddi 扩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 胰腺高分泌状态 胃泌素分泌 胃壁细胞胃酸分泌 促胰液素分泌 食物 胰液分泌
胰管内压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病理形态 1、水肿性胰腺炎(88-97%)
2、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重症)
病理生理---血容量改变
胰酶
激活纤维蛋白酶 激肽增加 血管扩张 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血管通透性增加
休克
病理生理---心血管改变
胰蛋白酶
胰酶 (+)凝血 因子Ⅵ、Ⅷ 损害血管 内膜
直接损害心肌
小动脉收缩
心肌利用氧下降
DIC、门静脉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病理生理---肺部改变
卵磷脂酶
腺内被激活后,对自身器官及其周围组 织产生“自我消化”作用而引起的急性 炎症反应。 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 女性多于男性(约2:1)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
一、病 因
1、 2、 3、 4、 5、 胆道疾病 酗酒和暴饮暴食 十二指肠液反流 外伤及手术、检查 其他
少数病人无明确发病原 因,称特发性急性胰腺炎。
8. 防治并发症:休克、MSOF(呼衰、肾衰)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手术治疗
适应症: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行积极内科治疗无效、并 发胰周脓肿、肠瘘或胰腺假性囊肿者。 目 术 的:引流含胰酶及毒性物质的腹腔液,清 除坏死组织,解除胆道梗阻。 式:— 胰腺及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或规则 性胰腺切除术 — 胰床、胰周、后上腰腹膜后引流术 — 三造瘘:胃、空肠造瘘、T管引流
血管活性物质 氧自由基
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损害CAP内皮 肺循环障碍
腹胀、膈 气体交换下降、肺泡 肺间质水肿、出血 肌升高、 胸腔积液 塌陷 ARDS
病理生理---肾脏改变
血容量减少
胰酶 严重感染 血液高凝
蛋白分解产物增加
肾缺血 肾毒性
损伤肾小管
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1、腹痛 2、恶心、呕吐、腹胀
3、腹膜炎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