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药工程-毕业设计-奥硝唑(正文)

制药工程-毕业设计-奥硝唑(正文)

前言片剂是将一种或数种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均匀后,制成颗粒,用压片机压制成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分剂量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片剂剂量准确,体积小,携带便利,服用方便,适于大量生产;对有不良臭味,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与外界环境接触引起氧化、还原、分解、潮解的药物,可利用包衣技术加以避免和保护;片剂还便于运输和贮藏。

药物制成片剂后,空气、光线、水分、灰尘等因素对其影响就很小。

但片剂也有不少的缺点: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较散剂及胶囊剂为慢,其生物利用度稍差些;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片剂的分类按给药途径,结合制备与作用分类如下。

1. 内服片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在胃肠道内崩解吸收而发挥疗效。

压制片(素片):指药物与赋形剂混合后,经加工压制而成的片剂,一般不包衣的片剂多属此类,应用最广。

如安胃片,参茸片等。

包衣片:指压制片(常称为片心)外面包有衣膜的片剂,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等。

如牛黄解毒片、银黄片、盐酸黄连素片、呋喃妥因片等。

长效片:指含有延缓崩解物料的药片,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

如长效氨茶碱片等。

嚼用片:指在口内嚼碎后下咽的压制片,多用于治疗胃部疾患。

如氢氧化铝凝胶片、酵母片等。

2. 口含片指含于口腔内缓缓溶解的压制片,能对口腔及咽喉等局部产生较久的药效,用于局部的消炎、消毒等。

如四季青喉片、喉炎片、保喉片、麝香酮含片等。

口含片比一般内服片大而硬,味道适口。

3. 舌下片指置于舌下使用的压制片,能在舌下唾液中溶解后被粘膜吸收,起速效作用。

如硝酸甘油片、喘息定片等。

此外,还有一种唇颊片,将药片放在上唇与门齿牙龈一侧之间的高处,通过颊粘膜被吸收,既有速效作用又有长效作用。

如硝酸甘油唇颊片。

4. 外用片指阴道片和专供配制外用溶液用的压制片。

前者直接用于阴道,如鱼腥草素外用片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灭敌刚片治疗妇女滴虫病和滴虫性白带。

外用溶液片将片剂加一定量的缓冲溶液或水溶解后,使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如供滴眼用的白内停片、供漱口用的复方硼砂漱口片和呋喃西林漱口片、供消毒用的升汞片等。

外用溶液片的组成成分必须均为可溶物。

5. 其他片(特殊片)微囊片:指固体或液体药物利用微囊化工艺制成干燥的粉粒,经压制而成的片剂,如牡荆油微囊片等。

泡腾片:指含有泡腾崩解物料的片剂。

可供口服或外用。

如止泻1号片、滴净沸腾片等。

多层片:指片剂各层含有不同赋形剂组成的颗粒或不同的药物,可以避免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使药片在体内呈现不同的疗效或兼有速效与长效的作用。

如用速效、长效两种颗粒压成的双层复方氨茶碱片。

片剂是在丸剂使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创用于十九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随着压片机械的出现和不断改进,片剂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近十几年来,片剂生产技术与机械设备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如沸腾制粒、全粉末直接压片、半薄膜包衣、新辅料、新工艺以及生产联动化等。

中药片剂的研究和生产仅在50年代才开始,随着中药化学、药理、制剂与临床几方面的综合研究,中药片剂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工艺技术日益改进,片剂的质量逐渐提高。

中药片剂在类型上除一般的压制片、糖衣片外、还有微囊片、口含片、外用片及泡腾片等。

在片剂生产工艺方面逐渐摸索出一套适用于中药片剂生产的工艺条件,如对含脂肪油及挥发油片剂的制备,如何提高中药片剂的硬度、改善崩解度、片剂包衣等逐渐积累经验,使质量不断提高。

此外,对中药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已在逐步开展。

总之目前片剂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使用和贮运方便,质量稳定剂型之一,片剂在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药典所收载的制剂中,均占1/3以上,可见应用之广奥硝唑化学名为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是继甲硝唑、替硝唑之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只针对厌氧菌感染,以及原虫、滴虫感染等其作用机制是,使通过分子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使受体螺旋组织结构断裂,阻断其转录复制而衰亡。

过去类感染直使用甲硝唑、替硝唑防治。

奥硝唑引入临床后,研究人员发现,与替硝唑、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该品抗感染优势明显。

这是因为,奥硝唑药效持续时间长,其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4小时,高于甲硝唑的8.4小时和替硝唑的12.7小时,可减少患者服药次,方便使用;致突变和致畸作用低于甲硝唑与替硝唑;在抗厌氧菌感染方面,奥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小于甲硝唑和替硝唑,疗效优于甲硝唑和替硝唑;局部用药疗效好于甲硝唑和替硝唑。

奥硝唑最早由美国Hoffer.M等研制成功,于1969年5月25日获美国专利。

随后Hoffer.M等将其转让给Hoffmann-LaRocheandCo(瑞士)公司,Roche公司于1977年~1983年先后在德国、法国、意利、瑞士、澳大利亚、瑞典等国以商品名“Tiberal”上市,剂型有片剂、胶囊剂和注射液。

奥硝唑在细菌性阴道病治疗中作用明显,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最有效的药物。

此外,该品还可治疗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全面的提高,关爱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也成为社会赋予每一个国家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在全球范围内,妇科用药在药物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别是新药的问世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妇科用药零售市场的迅猛发展在各种妇科炎症治疗药物中,硝基咪唑类药物三大品种——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一直牢牢占据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的排行榜榜首,在2003~2007年这5年间,甲硝唑、替硝唑在奥硝唑的挤压下,逐渐“败走麦城”,而奥硝唑一路高歌,在妇科用药市场前15个品种中,从2003年的16.45%增幅上升至2006年的42.74%,从而带动了注射剂市场份额的大幅增长治疗新观念促进了新释药系统的开发,特别是大量原研药的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促使制药公司努力通过改进制剂来维持产品的市场份额。

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产品上市。

近年来,随着妇科用药多种释药技术的开发,化学药物已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一些可采用局部外用给药的制剂,由于能直接作用于病原体,更适用于不宜口服治疗的患者,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因此,选择合理的奥硝唑生产工艺路线,提高其产量,对我国医药的发展和国民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章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1 指导思想年产1.5亿奥硝唑片剂的设计来源于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其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生产工艺比较简单可靠,适合中小型企业生产。

本设计是模拟中小型药厂的生产过程,并对其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根据本设计的工艺要求及产量确定该药厂的生产规模和各种条件。

1.2 设计原则本设计为主要生产奥硝唑片。

当生产片剂的品种确定以后,就要定工艺。

要根据工艺来选定生产设备及选择成片材料。

所以,在生产前准备应遵循工艺-设备-车间设计的流程。

要严格按照中国药典中对于片剂的生产工艺的要求,生产出高质量的片剂产品,力求建成符合GMP要求的制剂车间。

1. 厂址选择原则厂址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则。

厂址选择要合乎国家的长远规划及工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

由于厂址对药厂环境的影响具有先天性,厂址应设在工业区上风位置,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无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源,也要远离车站,码头等人流,物流比较密集的工业区域。

厂址的交通运输应方便,畅通,快捷,水,电汽,原材料和燃料的供应要方便。

厂址的地下水位不能过高,地质条件应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

2. 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是工程设计所有设计项目中最先进的一项设计,但随着车间布置设计的进展,还要不断做一些修改和完善。

工艺流程是车间设计的核心,表现在它是车间设计最重要、最基础的设计步骤。

因为车间建设的目的在于生产产品,而产品质量优劣、经济效益高低,取决于工艺流程的可靠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而且车间工艺设计的其它项目,如工艺设备设计、车间布置等均受工艺流程约束,必须满足工艺流程不能违背。

工艺流程设计是用图示的方法将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备、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流向、管道和仪表表示出来。

它是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他也是操作及检修的指南。

在二阶段中,初步设计阶段需要完成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FD),并据以作出物料计算、能量计算、设备及仪表条件等;在本设计中,不涉及能量衡算。

本人采用的生产主要工艺为粉碎-筛分-混合-制粒-干燥-压片。

3. 制剂车间的布置根据GMP规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①车间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布置合理、紧凑,有利于生产操作,并能保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②车间布置要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防止原材料、中间体、半成品的交叉污染和混杂。

做到人流、物流协调;工艺流程协调;洁净级别协调。

③车间应设有相应的中间贮存区域和辅助房间。

④厂房应有与生产量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⑤车间内应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按工艺要求可增设局部通风。

4. 空调净化系统其首要任务是控制室内浮游微粒及细菌对生产的污染。

使室内的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符合工艺要求,根据GMP对洁净厂房的环境控制要求,做出相应措施。

据药品生产环境对洁净度的具体分区,并确定换气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