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下册 积的变化规律

小学三年级下册 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教材第58页例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要乘以(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上,能更多的体验一般策略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一张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完成自主训练(相信自己,我能行)!
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学研案P52自主学习部分、我的疑问、合作探究部分。

二、课中导学,合作训练(我们最能干!)小组合作讨论概括规律
激趣导入
1、每人有两只手,2人有几只手?5人呢?10人呢?
每人有10个手指头,2人有多少个手指头?4人呢?8人呢?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口答(人越多,手越多,手指头也越多)
教师板书:
10×2=20
10×4=40
10×8=80
(1)分层概括发现的规律。

提示可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观察。

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提问:这一组算式中算式有什么变化,哪个因数变了,哪个因
数没有变?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
①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第⑴组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自
己的同伴听。

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左边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4是2
的2倍,8也是4的2倍。

②组织全班交流。

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
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乘以几,积也要乘以几。


这一组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10×8=80
10×4=40
10×2=20
再引导学生讨论第(2)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0”除外)”
(2)整体概括规律,形成数学建模并板书课题。

数学讲究简洁美,观察一下这两名话的特征。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要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

书写课题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好学研案的归纳整理。

三、达标训练(我一定能过关!)
1、完成课本P58做一做,(分小组完成,一组用规律做,一组验算。

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对又快。


2、运用规律完成学案目标达成部分
四、拓展训练(我是最棒的!)
动脑筋,看谁最聪明
巩固提升部分
1题:完成第一组推出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以)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2题:关键抓住宽36米是原来宽的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五、总结全课,内化规律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①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要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

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以)几,它们的乘积不变。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10×2=2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几,积也要乘以几。

10×4=40
10×8=80
10×8=80
10×4=4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要除以几
10×2=20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要乘以(或除以)几(“0”除外)。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以)几,它们的乘积不变(“0”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