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命命题小题组人得分审命题小题组人A. 射向夜空的灯光B.小孔成像C.水鸟的倒影D.3.11 月 9 日早上小唐同学在乘坐校车参加学校半期考试途中,向窗外看时感觉到路边树木折断的笔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边树木 B .地面 C .校车 D(.路边停着的车)4. 如图 2 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 BC D图25.暑假,初二的小南和几个同学到嘉陵江边野炊玩耍,下列情景解释错误的是()A.他们玩起了撕名牌游戏,小超比小文跑得快,则相同时间内小超比小文运动的路程远B.他们玩耍累了就在树荫下休息,小华说树荫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小南喝完矿泉水,把还剩半瓶的水瓶随手扔在了草丛中,小芳赶忙制止了他并解释这时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在一起容易引起火灾D.小文想到看上去很浅的江水中去游泳,小丽及时的制止了他,并告诉他由于光的折射江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冒然下水非常危险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月亮和点燃的蜡烛都属于光源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C.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如图 3 所示,小超同学在 A 处看见河里 B 处有一条鱼,若他想用激光从 A 处照射,让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应对着哪里()眼A. B 点上方B.正对 B点C. B 点下方D. B 点左方或右方图 38.如图 4 所示,小万同学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让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 处,以 5cm/s 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C.经过 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图 4铅笔垂直9. 小丽同学在实验室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当她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的主光轴上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不可能得到()A.倒立、等大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10. 小韩同学十一期间,在朝天门码头乘坐游轮游玩,游轮顺水从 A 地到 B 地用时 3h,逆水从 B 地到 A 地用时 5h,已知水流速度为 3.6Km/h ,则游轮往返AB 两地的平均速度为()A. 3.6Km/h B .14.4 Km/h C .13.5 Km/h D .18 Km/h二.填空题(11-17 题每空 1 分, 18 题每图 2 分,共 22 分)1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是_________m/s ,在激光从地球发射到月球后再反射回地球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3S,则地球到月球距离 _________m。
12、国庆节期间,小芳同学来到被誉为“美丽的神话世界”的九寨沟旅游,图 5 是她拍摄的一张照片。
通过清澈透明的池水,可以看到沉在水底的树木和水面上不同颜色植被的倒影,则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光的 _________形成的虚像。
图 513、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_ 透镜(填“凸”或“凹”);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4、如图 6 所示 ,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MN 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 , 反射光线是 _________ ,MN的 _________侧是空气( 选填“左”、“右”、“上”或“下”) 。
图 615、如图 7,光线与镜面成30°射到镜面上时,反射角是 _________ 度;当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5°,则反射光线转动_________度。
图 716、小明在光具座上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如图8,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 或“等大” ),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以下资料并仿照事例,回到问题。
图 8夜光材料分为自发光型和蓄光型两种。
自发光型夜光材料的基本成分为放射性材料,不需要从外部吸收能量,可持续发光,正是因为含有放射性物质,所以在使用时受到较大的限制,废弃后的处理也是一大问题。
蓄光型夜光材料很少含有放射性物质,没有使用上的限制,但它们要靠吸收外部的光能才能发光,而且要储备足够的光能才能保证持续发光如图 9。
蓄光型夜光材料的另个缺陷是辉度不够。
研制图 9一种高效而又无公害的蓄光型发光材料,就成了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这方面,日本的村山义彦是世界上首位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他开发的一种发光元件,既不含放射性物质,又能在一夜中保持发光,而且亮度是传统夜光材料的100 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划时代的夜光材料。
村山义彦用锶铝酸盐作为母体结晶,掺入高纯度的氧化铝及碳酸锶等稀土类金属,在高温下烧结,形成原料后加以粉碎,然后筛选。
这种蓄光型发光材料,完全可以使用在隧道之中。
例如地铁车站里的各种显示牌,使用了这种无公害蓄光材料后效果很不错。
每隔几分钟即有一趟地铁列车开过,过站时间为10 秒钟左右。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列车车厢内透出的灯光,就足以让发光元件补充能量。
物理现象:放射性材料可持续发光物理知识: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物理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 10,按要求作图。
(1)一束光斜射在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2)做出物体 AB 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3) P 为一点光源,做出一组反射光路图,反射光线过Q点。
(4)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1)(2)(3) (4)图 10三、实验探究题(19、 20 题各 6 分, 21 题 8 分,共 20 分)19、2015 年 10 月 9 日,孙超老师代表我校参加重庆市青年教师赛课获一等奖,其课题为《光的反射》,上课情景部分内容如下图11 所示。
甲乙丙图11(1) 某同学将光线沿一定方向射向平面镜如甲图所示,其反射角为__________度,若在此基础上入射角增大20°,则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_ 度。
(2)另一同学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板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活动板上还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后,好奇的几个同学将一块玻璃砖紧贴在活动板上,发现光线发生了偏折,如图丙所示,这是光的 __________ 现象,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的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_ 入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0、如图 12 所示是小韩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_ 。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__ 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图 12_____蜡烛 B(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使它与蜡烛 A 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 B 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
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理想模型”)(4)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 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
(5)小捷同学通过探究知道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下课后将平面镜带出教室做起了更有趣的实验,如图13 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 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图 13A.252B.552C.225D.52221、我校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如图14(1)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图14(2)该同学用甲图的凸透镜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①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②当蜡烛距凸透镜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 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乙图所示中的_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 )的方向移动,同时适当调整光屏的位置。
(4)实验中,有个同学不小心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5)在本次实验中,一位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 L 和光屏 P 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当他把发光点S 移到如图15 所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他再用一烛焰S′,在图示位置上取代发光点S这时,如要使烛焰S′,在光屏P 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几种操作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B.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C.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距离D.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图15L 和光屏 P 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S′和光屏P 不动,只将透镜L 向右移适当距离L 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 向右移适当L 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 向左移适当距离四、论述与计算题(22、 23 题各 6 分, 24、 25 题各 8 分,共 28 分)2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 m/ s 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 m/ 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多少m/s?23、隧道长 1000 米,有一列火车从隧道中匀速穿过,测得火车开始进隧道到完全通过,共用了 1 分钟,车速为 20m/s ,求:(1)这列火车长度是多少 m?(2)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s?24、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准备进行1000 米赛跑,比赛开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从1min 后兔子发现起点出发,兔子以2m/s的速度飞速奔跑,而乌龟只以 0.1m/s的速度缓慢爬行,远远超过了乌龟,便骄傲地睡起了觉,而乌龟却坚持以不变的速度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