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试桩总结报告了哥山港区本港作业区通用码头
堤防加固工程
水泥搅拌桩试桩报告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
2011年10 月
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二•试桩施工机具: .......................................... 1・・三•试桩的目的: .......................................... ・1・・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 2.
4.1钻机速度和提升速度..................................... 2.
4.2水泥掺和量的确定: ....................................... 2.
4.3水灰比................................................. 2..
4.4喷浆量................................................. 2..
4.5喷浆压力............................................... 2..
五、......................................................... 施
工过程质量控制.............................................. 2.
六、施工工艺:
3..
七、试桩结论:
4..
八、附件
7
试桩总结报告
一.试桩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
在0+100.000段附近,距A点约110m进行了6根水泥搅拌桩成桩工艺性试
验,6 根试桩已按原定方案顺利完成。
水泥搅拌桩试桩分别布置在+3.5m 平台4 根,+1m平台2根。
搅拌桩直径为0.5m。
设计桩长3.5m平台24m;1m平台19m 实际桩长见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表。
二.试桩施工机具:
本次试桩选用HP-5A型深层搅拌桩机,主电机功率为45KW
试桩前所有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
(1)桩机上的压力表、电流表、深度刻度盘都已经过标定,达到合格。
(2)每台桩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吊垂线,并画上垂直线。
(3)每台桩机桁架间横撑间距为1.2m,以便观察钻进与提升速度。
同时在带动钻杆的链条上系上红绳,直观地观察钻进深度。
三.试桩的目的:
(1)确认每根桩水泥用量
(2)确认搅拌下沉、提升的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根据不同掺合比确定技术参数。
(4)确定不同地质情况的桩体强度(附地质资料) 。
(5)确定在该地质条件下,28 天抽忒抗压强度不小于0.9MPa 确定施工掺合比取得经济可靠,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现场实施的工艺控制数据。
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四.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4.1 钻机速度和提升速度
提升速度采用0.8m/min,允许偏差w 0.5m/min。
钻进速度采用1.47m/min。
转速为56转/分,泵速600转/分,采用4搅4喷进行施工
4.2 水泥掺和量的确定 :
每米水泥用量二水泥掺和量百分比X 3.14 X 0.25 X 0.25 X 1700
S1,S3,S5,S6 水泥掺和量为20%,66.7kg/m 。
S2 和S4 水泥掺和量为18% ,60.4kg/m。
其中S3, S4, S6掺加1 %木质素磺酸钙,2%石膏粉,与S1, S2, S5做对比试桩。
4.3 水灰比
根据设计要求,水灰比为0.45〜0.55。
水灰比:0.55,水泥采用4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浆液比重为(1+0.55)- (1 - 3.1+0.55 - 1)=1.776
4.4 喷浆量
每米喷浆量=每米水泥用量X 1.55 - 1.776。
水泥掺和量为20%的试桩每米喷浆量为59.3L/m 。
水泥掺和量为18%的试桩每米喷浆量为52.3L/m。
4.5 喷浆压力
喷浆压力为0.6MPa。
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保证桩位准确,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体垂直,垂直偏差应小于
1.0%。
( 2)水泥掺入量不小于20%,每延米水泥用量不小于66kg. 按设计要求施
工,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停置时间较长时按废浆处理
(3)因故停浆时,应及时通知操作人员,记录停浆深度,为防止断桩或缺浆,应将钻头搅拌和下沉至停浆点以下i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
(4)专人记录每桩下沉或提升时间。
深度记录误差小于50mm时间记录误差小于5s,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均在记录中注明。
( 5)每根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管路中残浆,并适当清除钻头上的附带泥浆。
六、施工工艺:
采用四搅四喷工艺,主要工作流程如下:
( 1 )桩机定位:搅拌桩机到达指定桩位后,进行对中、调平。
( 2)浆液制备:按照设计水灰比配制并拌制水泥浆,水泥浆应随配随用,浆罐内储浆量不少于单桩需用浆量。
( 3)预搅下钻:启动电机,从地面开始搅拌下沉并适当喷浆,下沉速度1.47m/min ,以利土体充分破碎。
(4)提升注浆搅拌:待搅拌机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后,静喷30S,按照
0.8m/min速度反转边喷浆、边搅拌提升至有效桩顶标高以上50cm,喷浆量不少于单桩需用浆量的60%。
( 5)重复下沉搅拌:翻转重复下沉搅拌,并适当喷浆至设计桩底标高,确保层浆液和土体搅拌均匀。
(6)重复喷浆提升:待下沉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将余浆注入地基中,并边喷浆、边搅拌、边提升,直至桩顶标高以上50cm,
( 7)四搅四喷完成后,关闭送浆闸门,提出钻头至地面移至新桩位,进行
下一根桩的施工。
七、试桩结论:
成桩28天后,桩身抽芯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2011-10-18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了S1试桩(水泥掺和量20%)
(2)2011-10-18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了S2试桩(水泥掺和量18%)
(3) 2011-10-19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了S3试桩(水泥掺和量
20%; 1%木质素磺酸钙,2%石膏粉)的抽芯取样。
从芯样中截取不同深度,不同土层的的试样。
试样抗压强度:
(4)2011-10-19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了S4试桩(水泥掺和量
18%; 1%木质素磺酸钙,2%石膏粉)的抽芯取样。
从芯样中截取不同深度,不同土层的的试样。
试样抗压强度:
(5)2011-10-20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了S5试桩(水泥掺和量20%)的抽芯取样。
从芯样中截取不同深度,不同土层的的试样。
试样抗压强度:
(6)2011-10-20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了S6试桩(水泥掺和量20%;
1 %木质素磺酸钙,2%石膏粉)的抽芯取样。
从芯样中截取不同深度,不同土层的的试样。
试样抗压强度:
根据桩芯取样强度,发现S2(水泥掺和量18%)、S5(水泥掺和量20%)桩抗压强度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层达不到设计要求的0.9MP, S3、S6桩(水泥掺和量20%; 1%木质素磺酸钙,2%石膏粉)及S4桩(水泥掺和量18%; 1 %木质素磺
酸钙,2%石膏粉)取样抗压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在S3号桩中0.6〜0.7标高位置抗
压强度较低为1.6Mp,如将S3中水泥掺量由%20降至%18会影响强度,降低保证系数,故我部建议采用如下技术参数:
水灰比0.55、%20水泥掺和量、1 %木质素磺酸钙,2%石膏粉。
其它参数
按图纸要求。
八.附件
(1)桩体抽芯强度附件:水泥土送检单。
(2)试桩参数附件:水泥搅拌桩试桩记录表。
(3)桩身抽芯取样强度应考虑桩体所处地层的地质因素的影响。
S1-S4 位于ZK11断面,S5, S6位于CK5断面。
见附件:钻孔平面位置图。
(4)工程地质剖面图10-10'。
(5)工程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