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1、试桩里程、布置形式及布置情况在DK746+085段附近的右侧进行了 9根水泥搅拌粧成粧工艺性试验,该试验粧已按照既定方案顺利完成。
水泥搅拌粧布置形式为正三角形布置,粧间距为1.1m。
搅拌粧直径为0.5m,设计粧长14m,实际粧长见附件:水泥搅拌粧试粧记录2、试粧施工机具本次试粧选用SP-5型大扭矩钻机,主电机功率为45Kw,钻进速度有五档:一档为0.1 〜0.3m/min,转速正转15r/min,反转17r/min; 二档为 0.3〜0.7m/min,转速正转 25r/min,反转 29r/min; 三档为0.7〜1.2m/min,转速正转44r/min,反转52r/min; 四档为1.2〜1.7m/min,转速正转70r/min,反转82r/min; 五档为1.7〜2.3m/min,转速正转108r/min,反转138r/min; 可无机调速。
PJ-5A泥浆泵1台。
YX- I型电脑自动记录仪。
试粧前所有用于试粧的机械都完成以下工作:(1)粧机配置了可以控制粧身每米喷浆量的记录器,且记录器上的任何一个可操作的按钮和开关不得用于设定操作时间、深度、喷浆量、粧位编号、复搅深度、复搅次数等参数。
(2)粧机上的压力表、转速表、电流表、电子称都经过标定,达中国铁建到合格。
(3)每台粧机钻架相互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
(4)在每台粧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标写醒目的深度。
(5)钻头直径的磨损量< 1cm。
3、试桩目的(1)确认每根搅拌粧水泥用量。
(2)确定搅拌下沉、提升的速度和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速度。
(3)根据不同掺和比确定技术参数。
(4)确定不同地质情况的电流强度。
(5)确定该地质条件下,按室内配合比在现场施工,水泥搅拌粧25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单粧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根据单粧承载力试验确定施工掺和比,取得经济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便于现场实施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粧大面积施工。
4、试桩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4.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水泥搅拌粧为两喷四搅,根据以往水泥搅拌施工经验,钻机搅拌速度和提升搅拌速度如下:中国铁建第一次钻进搅拌速度:1.0m/min,转速44r/min;第一次提升搅拌速度:1.2m/min,转速82r/min;第二次钻进搅拌速度:1.0m/min,转速44r/min;第二次提升搅拌速度:1.2m/min,转速82r/min。
4.2、掺灰率选定根据《**施路专-08-1》设计要求,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灰量为被加固土湿质量的15〜20%;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采用水泥+粉煤灰,水泥掺量为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8%,粉煤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0°%。
为选择经济、可靠、合理的水泥浆配比,试粧按水泥浆配比试粧和水泥+粉煤灰试粧,试粧数量如下:按水泥+粉煤灰浆体配比试粧:水泥+粉煤灰总量掺比为16%、 18%、20%的各试粧三根,其中水泥:粉煤灰=4:1,共9根。
在2011年1月14日,9根试粧已顺利完成。
根据《**枢纽施工图-车站路基工点设计图》设计要求,粧身胶凝剂及采用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II级或以上强度的。
再根据配合比室内试验结果,选取掺灰量分别为16%、18%和20%的试粧(共9根)作为检测对象,对其进行取芯观测、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单粧承载力检测、复合地基载荷检测,从而确定所需配合比及各项参数。
选定掺灰量为18%,每米试粧水泥用量中国铁建其它见所附检测报告4.3、水胶比按设计要求,水胶比为0.45〜0.55,再结合实际土质的含水率较高,水胶比采用0.50。
已知水比重为1,水泥比重为3.1,总重量+总体积,即浆液比重为(1+0.5) + (1+3.1+0.5+1) =1.823。
4.4、喷浆量每米喷浆量=(每米水泥用量+每米粉煤灰用量)x1.5 + 1.823。
喷浆速度为5〜20L/min。
试粧过程中选取了,10L/min、13L/min 和和 15L/min。
4.5、喷浆压力水泥搅拌粧实际喷浆压力应控制在掺灰量为16% 0.3MPa、掺灰量为16% 0.4MPa、掺灰量为 16% 0.5MPa。
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5.1、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及钻头速度的控制钻进时用四档,提升时用三档,不能用五档快速钻进(或五档快速提升)。
注意控制搅拌机提升到地面以下1米时用二档慢慢提升。
钻头转速控制在30〜82r/min。
5.2、粧底打入持力层深度在每台粧机的钻架画上钻进刻度线,每0.5m—道标号记号,同时以小票的数据来控制粧长。
以深入持力层0.6m为准。
中国铁建6、施工工艺水泥搅拌粧试粧采用“四喷四搅”施工工艺,详见工艺流程图6.1:图6.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1、钻机就位将钻机安置在测设的粧位上,使钻头对准粧位,粧位允许偏差S50mm,然后调整粧机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幻%,以保证粧身垂直。
6.2、制浆根据施工前室内配方试验确定的最佳水泥用量、水胶比制浆,要求水要清洁、酸碱适中。
中国铁建浆液配制顺序:先加入规定用水量,然后边搅拌边加入水泥和粉煤灰,并用比重计检浆液比重,设计浆液比重为1.823g/cm3。
最后放入二次搅拌桶内进行二次搅拌。
6.3、浆液加压采用高压泵将浆液经高压管送至喷嘴。
6.4、边钻进、边喷浆搅拌钻机就位后,开启钻机和水泥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钻进、边自上而下喷浆、边搅拌,直至钻进至水泥搅拌粧设计深度。
6.5、边提升钻头、边喷浆搅拌钻进至设计深度后,钻机反转,提升钻头,边自下而上喷浆、边提升、边搅拌。
直至提升至粧顶。
6.6、再次钻进、喷浆搅拌钻头提升至粧顶后,再次下钻,边自上而下喷浆、边搅拌。
直至钻进至水泥搅拌粧设计深度。
6.7、再次提升、喷浆搅拌再次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再次将钻机反转,提升钻头,边自下而上喷浆、边提升、边搅拌。
提升至地面以下1m时,宜减慢速度,当喷浆口至粧顶标高时,应停止提升搅拌10〜20s,以保证粧头密实均匀。
6.8、清洗、移位灌浆完成后,提升钻杆及钻头,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进行低压射水,清洗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
中国铁建在成粧过程中,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粧,接粧长度不小于0.5m,若停机超过3h,应在原粧位旁边进行补粧处理。
清洗结束后,把钻机等设备移到新孔位上。
7、试桩成果7.1、水泥搅拌粧质量检验(1)成粧7d后,采用浅层开挖1〜3根粧头目测检查搅拌粧的均匀性、整体性及外观质量,并用实际周长1.63换算直径的0.52m。
开挖深度为停浆面以下0.5m。
(2)成粧28d后,在1〜3根检测粧粧径方向1/4处、粧长范围内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取SY-5、SY-7、SY-8共3个试样做粧身无侧限抗压强度。
检测结论:各粧强度分别为 1.4MPa、1.5MPa、1.4MPa,均大于设计1.2MPa。
钻芯后的空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
7.2、浆体喷射搅拌粧施工实际偏差见表7.1要求控制。
8、水泥搅拌桩现场检测情况8.1、粧顶1米以下成粧效果检查。
2011年2月26日,项目部对水泥搅拌粧成粧情况进行了现场外观中国铁建鉴定,监理单位**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铁路引入**枢纽监理站对试粧粧顶以下1m范围进行了开挖,可见粧体圆匀,无缩颈和回陷现象,布置形式、粧间距以及直径均符合要求,粧体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见图8.1)图8.1浆配比为18%,实测桩径0.52m 实测粧径0.52m。
还抽检了几根粧,粧体皆完整连续,无缩颈和回陷现象。
中国铁建8.2、成粧28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图8.2.1 SY-2#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011年2月26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粧SY-2# (浆配比16%,水泥: 粉煤灰:水=1:0.26:0.63)试粧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载荷板尺寸为1.1mx1.1m,b=1.1m,0.006b=0.006x1100=6.6mm。
试验分十二级加载,最大试验压力为300KPa,p-s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
S=6.6_ 所对应的压力值为298KPa,大于最大压力值的一半即150KPa,因此该试验点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符合不小于150KPa。
图8.2.2 SY-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011年2月27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粧SY-4# (浆配比为18°%,水泥:粉煤灰:水=1:0.26:0.63)试粧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载荷板尺寸为 1.1mx1.1m,b=1.1m,0.006b=0.006x1100=6.6mm。
试验分十二中国铁建级加载,最大试验压力为300KPa,p-s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
s=6.6mm 所对应的压力值为236KPa,大于最大压力值的一半即150KPa,因此该试验点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符合不小于150KPa。
图8.2.3 SY-6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011年2月28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粧SY-6# (浆配比20%,水泥:粉煤灰:水=1:0.26:0.63)试粧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载荷板尺寸为 1.1mx1.1m,b=1.1m,0.006b=0.006x1100=6.6mm。
试验分十二级加载,最大试验压力为300KPa, p-s 曲线为平缓的光滑曲线。
s=6.6mm 所对应的压力值为269KPa,大于最大压力值的一半即150KPa,因此该试验点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符合不小于150KPa。
图8.3.1 SY-1#桩单桩承载力试验8.3、成粧28天单粧承载力试验。
2011年3月1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粧SY-1# (浆配比16°%,水泥:粉煤灰:水=1:0.26:0.63)试粧进行了单粧承载力试验,试验共分九级加载,累计沉降为14.57mm(彡40mm),单粧承载力符合不小于200KN 的设计要求。
8.3.2 SY-3#桩单桩承载力试验2011年3月2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粧SY-3# (浆配比为18%,水泥:粉煤灰:水=1:0.26:0.63)试粧进行了单粧承载力试验,试验共分九级加载,累计沉降为9.49mm(彡40mm),单粧承载力符合不小于 200KN的设计要求。
8.3.3 SY-9#桩单桩承载力试验2011年3月2日在现场对水泥搅拌粧SY-9# (浆配比19°%,水泥:粉煤灰:水=1:0.26:0.63)试粧进行了单粧承载力试验,试验共分九级加载,累计沉降为12.70mm(彡40mm),单粧承载力符合不小于200KN 的设计要求。
图8.4.1 SY-5#桩芯样8.4、成粧28天后粧身抽芯进行完整性检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