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思修第六章PPT课件

6思修第六章PPT课件

➢ 职业道德的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 ➢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 爱岗敬业 2. 诚实守信 3. 办事公道 4. 服务群众 5. 奉献社会
6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四)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 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 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
诚实信用: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 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 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 誉。
1 6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七)
4、《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 (1)公务员的内涵: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
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的条件及录用程序 (3)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法条第12、13条) (4)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
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 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1 8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九)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和方式 1、协商 2、调解 3、仲裁: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县、市、市辖 区设立的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 构 4、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 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职业的通俗表述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
职业道德的概念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 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4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二)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特征
1. 鲜明的职业性 2. 明确的规范性 3. 调节的有限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 具体内涵不同 2. 调控手段不同
5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三)
9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七)
大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对于今后从
1. 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阐述 2. 从案例分析的角度来说明
1 0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一)
本节主要内容 概述:简要分析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关系 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坚持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 主要章节:分为总则、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 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 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和附则, 共18章107条。 3. 《公务员》的基本原则 。
1 1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二)
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关系 1. 职业生活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2. 职业生活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关系 3. 职业生活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过程中的权利
和义务
1 2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三)
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 1. 职业生活中的一般法律:《劳动法》,又有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 日起施行。 2. 主要章节:包括总则、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 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 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 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及附则,共13章 107条。 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 7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八)
(5)公务员的职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 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 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 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6)公务员的考核和奖惩
1 9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十)
人事争议解决的途径: 1、申诉 2、控告。公务员认为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可以依法向上级机关或者有关的专门机关提出控告。受 理控告的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3、仲裁。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 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人事争议仲 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 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4诉讼。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 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4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五)
4、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1)劳动合同的种类 (2)劳动合同的期限 (3)劳动合同的签订 (4)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5)工资和劳动报酬 (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 5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六)
《中华民人共和国公务员法》的主要内容 1. 《公务员法》的立法:《公务员法》于2005年4月27
适用于公务员的《公务员法》 2. 特殊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如《教师法》、
《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 《人民警察法》等 3. 本节主要对《劳动法》、《公务员法》进行 讲解。
1 3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1. 劳动法的立法:《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
本章授课总目录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2
第一节授课分目录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职业生活中的法律基本要求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3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一)
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 最基本的活动。 职业的概念
7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五)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 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 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8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六)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 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 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 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 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 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 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