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练习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
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
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我任.②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4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官府的公文)
D.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42.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以.画竹,兰为长。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不以.千里称也。

43.翻译句子: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44.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41.B
42.D
43.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44.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①从“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体现了他有才华。

②从“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中可以体会到他勤政、
爱民、清廉。

③从““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我任之。

”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有责任感,敢于担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