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2020年整理).pptx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2020年整理).pptx

验对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量程度。 10、校标:被预测的行为是衡量测验是否有效的标准。 11、原始分数:直接从测验上得到的分数 12、导出分数: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 13、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 14、测量的量表: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就是量表 15、离差智商: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数成绩比较得到的一个相对 分数。 16、强迫选择法:即要求被试在两个具有相同社会赞许性而又测不同特质的题目之间做一个 选择,每对题目可能是同样受赞许的,也可能是同样不受赞许的,被试必须将最符合自己情况 的陈述选出来
学海无 涯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 世纪 80 年代是高尔顿的 10 年,90 年代是卡 特尔的 10 年,20 世纪头 10 年则是比奈的 10 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 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3)心理测量的客观 性 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 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别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 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 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 1.速度测验 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 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 类 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
(这里 X 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 是假设的真分数,E 是测量误差) 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 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 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 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 (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15、测量的参照点:a) 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b) 相对参照点:以人为 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16、Stevens 将量表从低到高分为 4 个等级:a)命名量表: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 分类 b)顺序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的大小次序与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特性上的多少、大 小、高低等的次序相符合 c)等距量表: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 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的差异程度 d)比率量表: 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比率能够反映对应个体在测量心理特性上比率
17、社会赞许性:指的是题目内容受社会舆论赞许和反对的程度 18、投射测验:是向被试题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 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他的人格结构。 1、测量的标准化: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所有接受哦测量的个人实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测验 内容 B)实测条件的标准化:所有接受测量的个人必须在相同的施测条件下接受测验,其中包 括:a、相同的测验情景 b、相同的指导语;c、相同的测验时限 C)评分规则的标准化:要求 评分结果具有客观性,只有当评分的结果具备了客观性,才能将测量分数的差异归之于个人心 理特质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为此,测验中所指定的评分规则要足以使不同的评分人的评分结果 保持最大吸纳度的一致 D)测验常模的标准化:首先,常模的功能就是给介绍测量分数提供一 个比较的参照点,通常是一组有代表性的背时群体的平均测验分数。为保证常模的标准化,关 键是抽取有代表性的被试样本,它要求按照科学的抽样原则抽取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 2、编制测验的一般程序:①确定测验的目的②制定编题计划③编辑项目或题目④项目的试测 和分析⑤合成测验⑥将测验标准化⑦对测验的鉴定⑧编写测验说明书 3、预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预测对象应取自将来正式测验准备应用的群体②预测的实施 过程与情境应力求与将来正式测验时的情况相近似③预测的时限可稍宽一些,最好使每个受试 者都能将题目做完。以搜集较充分的反应资料,使统计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④在预测过程中, 应对受试者的反应情形随时加以记录,如在不同时限内一般受试者所完成的题数、题意不清之 处及其他有关问题 4、编写测验说明书:①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②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根据③测 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④测验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⑤关于测验自信度效度资料的说 明⑥常模资料,包括常模表,常模适用的团体及对分数如何做解释⑦关于测验的信度效度资料 的说明 5、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难度越接近 0.5,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大,难度越接近 1 或 0 时, 项目的潜在区分度越小。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一般来说,较难 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容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 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这与中等难度的项目区分度最高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对被试总体 是较难或较易的项目,对水平高或水平低的被试便成了中等难度 6、误差的来源:(1)测验自身引起的误差①测验题取样不当②测验试题格式不妥③测题难度 过高或过低④测题或指导语用词不当⑤测验时限过短(2)测验实测引起的测量误差 7、影响信度的因素:①被试的样本:团体的异质程度与分数的分布有关,一个团体越是异质, 其分数分布的范围也就越大,信度系数也就越高。②测验的长度③测验的难度 8、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注意同质和适度)②使测验中所有项目的 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③努力提高试题的区分度④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 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⑤主试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实 测场地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 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 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 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 随机的,无规律可循。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 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 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17、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理论基础:1918 年,桑代克曾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其数量”。 1939 年,麦柯尔进一步指出:“凡是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 1、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 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一种科学手段
2、难度: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 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4、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变因所产生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效应。 5、真分数:就是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 6、信度:人们通常把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称之为信度。 7、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 8、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