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教育体系
(二)瑞吉欧课程的组织结构 在瑞吉欧•艾米里亚的学前学校中, 其课程的组织结构就是幼儿参与的、范 畴深入而广泛的方案探索活动,我们称 之为方案教学。
1. 方案活动(progettazione): 方案活动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向四周扩 散编制主题网络,制作主题网络程序, 然后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让儿童对主 题网络中的不同小子题进行探索、研究 的教学活动。 强调儿童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强调教师 的任务在于利用环境以引起儿童的学习 动机,帮助儿童选择活动的材料,教师 是活动的提供者、参与者。
3. 档案支持 档案指的是对教育过程及师生共同工作结 果的系统记录,包括:儿童自己的视觉表 征活动作品以及对儿童工作过程中具体实 例的记录,如记录儿童在工作进程中的具 体实例,正在工作的儿童的照片、教师写 的旁注、眷写下来的儿童们的争论短评和 对于活动意向的解释以及家长的评议等。 档案贯穿项目活动的始终,并在活动结束 后延续,档案并不意味着一个最后的报告; 而是儿童、教师交互学习的过程,是他们 共同工作的成果。
4. 小组工作 瑞吉欧的项目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工作的 方式,小组一般是3-5人,有时2个人。 瑞吉欧认为这种小组工作的方式有利于 保证同伴间的合作研究。 瑞吉欧也认为小组内同伴间在发展水平 上的差异也不应过大,应有一个适当的 距离,既能因不同而产生观点的交换和 切磋,又不要因差异过大而产生过度的 不平衡。
4.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互动的、以某种相互 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 5.在各种关系中,师生关系最为直接地影 响着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三、瑞吉欧幼儿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
(一) 摈弃绝对以儿童为中心、忽略教师 作用的放任自流式教育,强调团体中心、 关系中心,构建孩子与教师、成人一起 游戏、工作、说话、思考、发明的课程 模式。
六、对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评价
(一)评析 瑞吉欧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理念和实 践十分符合当今高科技时代对人的主体性,尤 其是创造性的高要求,对解决困扰世界幼儿教 育的大问题——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什么,究竟 能够教什么,应该如何教,何种经验对幼儿最 有价值——提供了借鉴。 成功地解决了幼儿与教师、游戏与学习、艺术 与科学、个人与集体、机构与社会等长期以来 令人困惑的对立的两极关系。
一、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
(一)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 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提倡“做中学”。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皮亚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二、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基本观点
1.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人,是发现及创造生活内涵的主体。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3.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五、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作用
(一)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儿童 的伙伴、养育者和指导者。 费力皮尼:曾将“聆听”的行为作为瑞 吉欧教师角色的主要特征。 在瑞吉欧,无论是从教室与儿童、家长 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从时间的发生方 面说,教师所采取的行动都是螺旋式进 行的。
(二)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儿童是共同建 构者,这是瑞吉欧教师的一个重要角色。 应从集体成员中的每个个体的想法出发, 构架出集体的活动,并能引导小组儿童进 行学习。 应记录儿童的活动过程,分析儿童的行为, 并能在与儿童共同讨论、商议、合作和妥 协的过程中寻求教育契机,推动有意义的 活动的进行。
(四)瑞吉欧课程的评价 受过程和主体评价取向影响的瑞吉欧课程评 价主要采用质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表现性目 标的达成,强调对儿童团体的认知、情感、 价值观、行为等发展状况做出评价;注重对 课程发展、内容等层面的整体性评价。 记录法则为这种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它 是瑞吉欧质性评价的核心方法,也是瑞吉欧 幼儿教育的特色所在。 记录为教师和儿童再次倾听、观看、回忆活 动过程提供独特的机会。
(二)借鉴——《向瑞吉欧学什么》: 在向瑞吉欧·艾米里亚幼儿教育学习中,将瑞吉 欧·艾米里亚幼儿教育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作一 比较,接受什么,保留什么,发展什么,需要有 一个清醒的认识。 如何以最佳方式来采用和阐释瑞吉欧的理念?应 当说,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一所不同的幼儿园都 没有必要去模仿它的某些不变的形式,而是应该 在保留自己独特风格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不足 之处,吸取或采用瑞吉欧·艾米里亚幼儿教育的精 髓,逐渐地、谨慎地、缓慢地将它融入自身的教 育体系中。
5. 深入研究 瑞吉欧的项目活动是对某一个主题进行的深 入研究,这种深入研究突出地体现在活动中 幼儿对同一现象、概念多角度全面认识以及 对其在多种水平上不断提升的重复认识。 瑞吉欧的项目活动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存在 大量的循环和反复,以使幼儿的学习更加充 分。同时,这种对特定的主题的深入扩展的 学习,又会逐渐发展起幼儿深入广泛地探讨 问题的倾向和能力,而这种极即迁移性的倾 向和能力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6. 图象语言 在幼儿小组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项目”研究的过程 中,瑞吉欧鼓励儿童运用他们的自然语言和表达风 格,自由的表达和相互交流--包括语词、动作、手 势、姿态、表情、绘画、雕塑等等,其中符号性的 视觉表征活动(瑞吉欧称其为图象语言)尤其倍受 关注。 在瑞吉欧孩子的图象语言不是被当做一门科目、学 程或一套分离的技能来教授,而是与儿童的工作、 学习融合在一起,作为还不善于读写孩子们的另一 种语言渗透在项目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Eg.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人群
方案活动的自身特点:
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 素: eg.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 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社会交往的重要 性。 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一种高质量的档案应该具有如下几 个方面的作用:
(1) 进儿童的学习。 (2) 支持教师的教学。 (3) 刺激家长的参与。 (4) 赢得社区的理解与支持。
(二)创造一种儿童文化,为孩子提供自 主、自由建构主客观经验的时空环境, 同时也创造一种文化,使孩子在相互合 作和社会化的气氛中不断获得一百种主 客观经验。 (三)倡导儿童运用多种语言进行认知、 表达和沟通,获得完整的感觉经验 。
四、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一)瑞吉欧课程的内容 瑞吉欧没有固定的教材或预先设计 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其课程内容来自周 围的环境,来自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 物、现象和问题,来自他们的各种活动。
2. 合作教学 在教学方面,瑞吉欧突出的特点在于强 调师生合作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 瑞吉欧将教学的过程比作教师和儿童在 进行乒乓球游戏,教师“必须接住儿童 抛过来的球,并以某种形式推挡回给他 们,使他们想同我们一起继续游戏,并 且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继续游戏,或许 还能发展出其他游戏”(Filippini, 1990)。
2.方案活动的特点: 儿童以小组活动为主的形式与教师一起 合作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在观察儿童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发 起方案活动。 3.与方案教学(the project approach)和生 成课程(an emergent curriculum)有不 少相近之处,但也有自身的特点。
(三)瑞吉欧课程的实施 瑞吉欧在课程和教学实施方面的特色有: 弹性计划 合作教学 档案支持 小组工作 深入研究 图象语言
(三)瑞吉欧教育方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启 示 1.重塑我国幼儿园课程,建立新的课程模式 幼儿园课程应是师生共同建构的 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整体的 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真实生活的反映 幼儿园的课程应与社会紧密联系 幼儿园的课程应把握“长远观”
2.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幼儿的能力 树立“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的正确观念 树立“幼儿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 的教育观念 3.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审视 教师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习的引导者 和支持者” 教师要变“绝对的教育主体”为“孩子的倾听 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变“知识的拥有者”为“知识的学习者 和研究者”
• • • • • •
1. 弹性计划 “弹性计划”(progettazion,意大利语), 即教师预先制定出总的教育目标,但并 不为每一项目或每一活动事先制定具体 目标,而是依靠他们对孩子的了解以及 以前的经验,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提出种 种假设,依赖这些假设,他们形成灵活 的、适宜这些孩子需要和兴趣的目标。 瑞吉欧的课程计划是“外出旅行时的指 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 车”。
通过: 通过:记录
• 老师可以与同事一起审视方案的进展情况、儿童的 各种反应,从而对方案的价值、合理性、可行性等 做出评判,并指导下一步的规划; • 教师可以对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知识掌握程度、认 知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分 析和把握。 • 教师可以反思和评价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参 与程度、方法的使用、师生关系等,从而促进自身 的专业成长; • 使幼儿获得了重新追求自己成长足迹的机会。 • 使家长也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成为评价孩子发展的 一个重要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