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贵族,鲁庄公的弟弟。

他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了两个国君,后来自缢身亡。

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源于此。

(2)赵高:秦朝宦官,原为赵国贵族,他与李斯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六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不久又杀死李斯,自任丞相,后又谋害胡亥,立子婴为帝,后被子婴诛杀。

(3)梁冀:东汉大臣,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恒帝皇后,顺帝死后,于梁太后合谋,先后立冲、质、恒三帝,专横朝政20年。

他掠夺的财产相当于全国半年租赋。

159年,恒帝诛杀粱氏一家,梁冀自杀身亡。

(4)董卓:初为琼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州牧,凶残异常。

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阳,毒杀少帝,另立献帝,自立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被王允、吕布杀掉。

(5)来俊臣: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因告密受宠,任中丞,后因得罪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则天处死。

成语“请君入瓮”讲的就是他和右丞周兴之事。

(6)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

他有“口有蜜、腹有剑”之称。

在任19年中,唐王政事败坏,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7)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丞等职。

靖康二年,被金军掠至北方,不久遣归,充当内奸。

他勾结党羽,专横权势,力主投降,以“莫须有”待得罪名杀害岳飞及其子岳云等抗金名将,为后人唾弃。

(8)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以其子世蕃等为爪牙,操纵国事,在任时大半军饷被他侵吞。

1562年,御史周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世蕃,严世蕃被杀,抄出黄金10000余两,白银200余两,严嵩被革职,不久病死。

(9)魏忠贤:明代宦官,万历年入宫。

1620年,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并监管东厂,网罗死党,杀害东林党人扬涟、左光斗等正直官吏。

(10)和珅:原在清廷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乾隆死后,嘉庆帝宣布他20条罪状并令其自杀,被抄家,家产约值8亿两黄金,等于朝廷10年收入。

二十四节气一、申遗成功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历史渊源公元前1200年的殷商时期,有用甲骨文记载,反应四季变化的“四方风”。

该篇甲骨文中用四个方向的风为春夏秋冬定义,于是有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最早的渊源。

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

这八个节气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将一年清晰的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提出,则是在西汉刘向编著的《淮南子》中。

在这部著作中,以天体运行规律为依据,第一次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的方法。

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

定气法按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 所到达的位置。

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

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

1.一字千金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

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

由一个商人成为丞相的吕不韦并没有受到来自文武百官的尊重。

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

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

但也有人反对,觉得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

但万一失利,得不偿失。

有门客认为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吕不韦也可以写一本书,也能名垂青史。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它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2、广州附近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3、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43至1844年,《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

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故意曲解《虎门条约》,在上海划定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最早的租界。

5、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尽管这种现象是局部地区的情况,但它表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外商也开始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依赖于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殖民地化。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一、中国古代治世总结(一)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指西周初期,周成王与周康王的统治。

史学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周成王与周康王相继在位四十余年,是周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是史书记载中,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

(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指西汉初期,汉文帝与汉景帝统治的时期,贯彻道家思想,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休养生息,恢复与发展生产力,百姓安居丽业的局面。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为以后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武帝盛世汉景帝之后,汉武帝继位。

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54年,励精图治,对内广纳人才,创设制度,发展经济与文化,第一次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对外征伐四夷,开通西域,第一次实现了中西方的交流与融合,使汉王朝走向鼎盛。

(七)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继承了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的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局面。

尤其是唐太宗能任人唯贤、广开言路、虚怀纳谏、厉行节约,平定外患,并尊重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安定并走向繁荣。

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第一个盛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八)开元盛世唐朝在武则天之后,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在位44年,治国之道还是唐朝开国时期的道家思想。

其在位前期,沿袭了唐太宗时期的国策,使唐朝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生活富足,人口增多,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因当时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九)仁宗盛治宋仁宗赵祯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在位时间长达42年之久。

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严格约束自己。

此时的北宋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工商都能安居乐业。

这一时期达到了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巅峰。

由于宋仁宗改元次数较多,他统治的最后八年,被称为“嘉祐之治”,也有后人把宋仁宗在位的整个时期称为“仁宗盛治”。

和汉唐的盛世相比,北宋这个开明的治世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成语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一字千金(吕不韦) 胸有成竹(文与可) 焚书坑儒(秦始皇)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

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诗词曲《立春》·左河水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望苑驿》(唐代)温庭筠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凉州词》(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越调】天净沙.春(元代)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越调】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白絮明台骏马。

燕飞檐下,东君乱拨轻纱。

1、日本鞋码240的鞋子在欧码中是多大?()A、37.5B、38C、402、碳水化合物是指()A、二氧化碳B、蛋白质C、糖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哪里的民歌()A、四川B、陕北C、陕西4、苹果中含有增强记忆力的微量元素是()A、铁B、碘C、锌5、吃太多手摇爆米花机爆出的米花会导致()A、铅中毒B、铁中毒C、汞中毒6、铅笔上的标识,如“2B”、“HB”等,其中B越多代表铅笔越()A、浅B、硬C、软7、“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第二个“春”指什么节气?()A、春至B、春分C、立春8、古时戒指用来表示什么()A、婚否B、禁戒C、富贵9、自来水表上的一度水表示耗水量为()A、1吨B、100公斤C、1立方米10、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的纲领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B.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C.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D.民族、民生、民权答案:1-5 BCBCA 6-10 CBBC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