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课后题答案
第一题:
①“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作者开篇写程君劝“我”为刘和珍写文章并提及刘和珍生前爱读“我”的文章,“我”也忆及刘曾预订全年的《莽原》杂志。
对于这样的一位热情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于这样一位“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鲁迅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程君的要求,更是发自内心地觉得早该写点文章来纪念刘和珍君,以此表达对她的悲痛之情。
(爱护)
②第一部分,“可是我实在是无话可说”——第三段开头的这句话先写“果”,后面解释“因”:即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谣言,给作者带来的哀痛与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③“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这句话是出现在写到庸人的表现之后出现的。
这个”非人间“的世界得以维持,庸人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他们虽然良知未泯,惨案后也曾感到悲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被遗忘。
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那种麻木的灵魂。
作者要用自己的笔唤醒庸人,不忘血债。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悲哀,体现了他得社会责任感。
④第二部分,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此句与上句仅隔两个分句,即“离三月十八日也已经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
,基本上与上句重复,是强调写这篇纪念文章的“必要”。
——唤醒庸人的必要。
⑤第四部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此句写在作者了解惨案事实,听到段政府的诬蔑以及“流言家”的阴险论调之后。
这种最黑暗的“武”的统治和最反动的“文”的言论,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意料,令其强烈愤怒。
⑥第五部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
此句是对上一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的转折,引出对下文具体事实真相的揭露,是对上一段反动势力的诬蔑与谣言的有力驳斥,表现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
⑦第七部分,“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
此句是全文的结尾句,作者再次表达自己无限哀痛的心情。
纵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有憎,对大众庸人的失望,这些态度混杂在一起,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
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
说不出话,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充塞于作者的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
第二题
1、生前爱看鲁迅的文章;
2、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3、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4、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5、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6、“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7、中弹牺牲。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