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PPT课件
(1)情节安排的精巧合理,对人物的塑 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通过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使人物 塑造得十分丰满。
(3)本文的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富有 诗意。
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0分钟)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颤(chà)n 动 2点缀(zhu)ì3忸怩(niǔ) ( ní) 4踌躇(chóu chú) 5执拗( niù )
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有 这么几处: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2)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 (3)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4)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 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 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 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1、搜集谈如何写小说评论的文章。 2、预习《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小说评论的写法 。 3、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4、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 观点。
自学提纲 10分钟
1、简介作家作品。
2、默读全文,看茅盾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评论《百合花》的?
学法指导: 如何阅读小说?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 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 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 的三个要素。
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 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 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 题旨(中心)。也称为“选题”。
(3)评论。坚持以理服人。写作时 先提炼观点,在运用小说中的具体内容 来印证,可举例,可复述,还可以联系 实际生活。多数评论是基于以下五个问 题: 这部作品说些什么、意味着什么、 是如何表达的、 表达得好不好、 作品值 得创作吗?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 境描写,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 合在一起。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 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 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 的具体情况,可有所侧重。
注音
宽恕( shù ) 点缀(zhuì ) 害臊( sào ) 撂( liào ) 木讷(nè ) 憨(hān)厚
挪( nuó)步
小结
人物: 通讯员 新媳妇 开端:“我”被通讯员送到前沿包扎所。
发展:“我”和通讯员到百姓家借被子。
故事情节
高潮:通讯员为救担架队员而牺牲。
结局:新媳妇为通讯员补衣服。 环境: 激烈战斗的战争时期。 主题:反映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
真挚情感。
本文的写作特色。
作为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其特点主要 体现在三个方面:
3.文章对小说《百合花》的主要评论观 点是什么?
4、怎样理解“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 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 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1、简介作家作品。
茅盾:(1896--1981)原名沈 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 代表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追求》;中篇小说 《虹》;长篇小说《子夜》是其最 重要的代表作品。我们已经学过他 的作品《白杨礼赞》。
(4)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
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 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 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 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 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 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 那样纯洁、美好。
细节描写的作用。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揭 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 的内心活动等。总之是为塑造 人物形象服务的。
讪(shàn)笑
尴尬( gān gà ) 掂( diān )量
鹿砦(zhài )
颤( chàn )动
虔( qián )诚
忸怩( niǔ ní )
跌宕( dàng)
执拗( niù)
解释下列词语
清新: 新颖而不俗气。 俊逸: 超尘拔俗。 跌宕: 文章富于变化。 撂: 落下,丢下。 木讷: 语言迟钝,不善讲话。 忸怩: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执拗: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讪讪: 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虔诚: 恭敬而有诚意。
“那样”代指上文所说的“反映了解放军的崇 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 “慷慨激 昂的笔调”是指当时唯一得到承认的笔调,“其 他风格”是指《百合花》这样的“清新、俊逸” 的风格。
小结:如何写小说评论?
文学评论是一种以作家、作品、文学创 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写文 学评论必须从以下方面着力:(1)阅读。阅 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 的过程。熟读和读懂是进行评论的基本条件。
(4)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 但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 论,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议论文, 而要有点文学色彩,一篇好的文学 评论,既要具有一般论说文的特点, 又要讲究文学性。
巩固新知,当堂训练
1、作品如何运用细节描写为情节安排和人 物塑造服务?
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
茅盾
学习目标 《百合花》
1、学习阅读和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2、了解作家作品
3、积累字词。 4、理解小说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自学提纲 : (15分钟)
1、简介作家作品。 2、自主阅读《百合花》,积累字词,复 述故事,概括主题。
4、细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 个人物?为什么?
5、请把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找出来,说说 这些景物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6bào(抱)歉 7宽shù( 恕)8尴尬 ( gān gà) 9qián( 虔 )诚 10安xiáng
( 详 ) 11讷 ( nè) 12撂 ( liào)
2、填空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 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人物活动的( 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 典型人物、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请你谈谈这篇小说的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 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 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 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 和军民鱼水情。
什么是细节描写?小说中前后呼应的细 节刻画有几处?加以分析,概括细节描写的 作用。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 动、心理活动等细微环节进行具体、细致的 描写。
2、茅盾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百 合花》的?评论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概括作品的情节 和主题,明确评论的重点。
第二部分(3-5):分析作品成功地运 用细节描写为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服务的 特点。
第三部分(6):写阅读作品的感受, 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3.文章对小说《百合花》的主 要评论观点是什么?
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我”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被派往前 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小通讯员,他的 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 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 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心存内疚, 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 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 位年轻的战士。
2、茅盾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 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而反映这一深刻 庄严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什么?
清新、俊逸;
反映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 军的真诚。
慷慨激昂
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茅盾的这篇课文对你评价作品是 否有启发(高度集中的论题,新颖独到的 观点,有力的分析论证。)?试从《西游 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这几部作品中, 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或一个 特点来写评论。
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节描写?( B)
A、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下帽子, 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
B、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 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 ,盘旋而上。
C、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 洋缎的,枣红底的,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D、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 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请说说你最喜
欢小说景物描写找出来,说说这 些景物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起着刻画主题的 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 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 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 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看到的却是这 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 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 主义精神。
(2)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
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 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两个馒头,这是 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第二次是通讯员 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两个干硬的馒 头。抚物思人,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 疾首。
(3)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 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 讯员要给“我”开饭时我看到的;第三次 “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 漏着那个大洞;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 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 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 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 关心、痛惜。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要重点分析主 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语言、 细节、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 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2、着重分析 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