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管理与建设

班级管理与建设

班级管理与建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周口六中七二班的班主任常婷婷。

今天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交流会,同时又非常的惶恐。

惶恐的原因是我作为教育界的一枚新兵,刚参加工作才三年,而今年是我第二年当班主任,所以在各位前辈面前谈经验无异于班门弄斧。

下面我把这两年当班主任的一些心得体会给大家汇报一下吧。

我汇报的主题是班级的管理与建设。

我将从以下的四个方面来谈: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与家长的沟通态度;以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以师爱感染孩子心灵。

(多媒体出示)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传统的师生关系就像猫和老鼠的关系,几乎是对立的。

或者是那种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乖乖的当小绵羊。

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个性比较强,性格也比较执拗,很难服从管理。

有时候即使表面听从,内心也不服气。

所以我们应该从师生关系下手,变陌生为熟悉,变高高在上为平等交流。

多去深入学生内部,熟悉他们的喜好与思想,在情感上与他们形成共鸣。

学生只有在内心真正的接纳你信任你,才愿意敞开心扉跟你交流,才会真正的服从你的管理。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对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孩子的好
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新理念,确立新角色;平等的与孩子交流。

二、改变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作为学生家长,不可能每个人都深知教育的规律,都懂得如何做好家长。

再加上我们班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家长们要么外出务工,要么忙着做生意,还有一些孩子父母离异。

家长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跟家长交流呢?我认为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变“训斥”为“尊重”;变“旁观”为“参与”;变“告状”为“自责”;变“声讨”为“研讨”。

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和家长们在情感上统一战线,让他们觉得你是真正的为孩子的问题而着急,而不是急于甩开孩子。

要用我们的真诚去获得家长的信任,寻求家长的合作。

就这个问题,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这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天还比较冷,有几天连续下雪。

在一个周五的晚上,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他上来就很生气的问我:“你是谁谁的老师吗?我家孩子脸上有伤你知道吗?”我一听愣住了,同时吓了一跳。

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有点印象。

我连忙解释说:“某某家长,您别生气,我昨天就发现了孩子脸上蹭了一块,我还以为是他下雪天摔得了。

下课时我还问他,他说没事,然后很高兴的出去玩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接着家长很生气的给我讲了前因后果,说是班里的一个小姑娘用书给打的。

还放狠话说:“这要是个男生我非得去学校揍他一顿,这要是打着我家孩子眼睛毁容了咋办?这幸亏是个女生我不能打她,但是我家
孩子要是没错她无缘无故的找事,我也不能算完。

我孩子这么老实,这要是校园霸陵,那事才大呢··”我一听这家长是个暴脾气不好惹啊。

赶紧安抚说:“张爸爸,您的心情我能理解,这事搁谁谁都生气,我当时看了也心疼还赶紧问问。

再说您孩子不是爱找事的人,一看就是您平时教育的严,听您说话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您放心,我跟您一样是非分明,周一我一定好好调查是怎么回事,有必要的话我把双方家长都请来,我们共同商讨下怎么解决,肯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最后在我的耐心劝说下,家长的语气才缓和下来。

这个电话我接了将近一个小时。

后来我总结的经验是遇到强势难缠的家长,我们一定不能强势。

尽量做到以下几条:同理心,戴高帽,求认同,找办法。

三、以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
班级的文化相当于班级的灵魂,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好好的利用。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环境文化建设包括:
•教室的净化教室的绿化教室的美化
•教室布置包括:班级发展目标、小组目标(可贴于教室显眼的
地方,比如黑板右上方);班级文化宣传内容(板报,班训,
名人名言,学习园地等,可分别布置于教室的不同的地方)。


可以根据自己的班情每周选出不同的先进人物在后面进行表
彰。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制度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

如果我们的班主任在开学前期能够利用好制度来管理班级,让学生形成习惯,那我们以后就轻松多了
制度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
•抓好开头
•重视学生意见(民主),根据实施的情况要适当的修改
•制度的实施要持之以恒
•实施过程要公开、公平、公正
还有就是我们的班委团队一定要接受大家的监督和考验,尽量形成一个民主的氛围。

避免出现班主任大撒手,班级的权利只集中在少数的班委手中。

我们制定制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的精神文化更具有激励性、感染性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作用。

在开学前期我们可以集思广益,选出最适合班情、最能激励学生的班名、班歌、班训等。

还可以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出这学期的班级目标、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让学生们的精气神凝聚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跟班级“同呼吸,共荣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用好每次集体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如学校的运动会,演讲比赛,大扫除等。

每次活动前班主任都要做好动员工作,活动后要做好总结和表彰工作,重点鼓励的是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以师爱感染孩子的心灵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教育。

”爱是教育的前提,洒满爱的教育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能开花结果。

所以从我毕业踏上讲台的那刻起,我就树立一个信念:无论孩子智商高低,无论他懂事或调皮,无论家境贫穷或富裕,我都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都需要我们用心的去守护。

爱可以开启孩子的心灵,爱让孩子对人生充满希望,爱可以引领孩子走向美好未来。

关于这一点,我讲个真实的例子。

我班有个学生叫张腾宇。

他无疑是个问题孩子,上课我行我素,不记笔记,不写作业。

老师管他不服气,学生跟他开玩笑,他直红脸。

处处表现出叛逆、不合群的状态。

在多次找他谈话无果的情况下,我打算跟他的父母沟通一下。

不问他父母还好,一问他父母他更来劲儿。

说不知道他们都去哪儿了。

妈妈几个月都没见过了,爸爸一周见一次,最近因为某些事儿手机都不敢开机,也找不到人。

我没办法,联系不上他的家长,只有从孩子下手。

慢慢的找他聊天,关心他的生活。

起初他拒绝跟我聊天,问他都是爱答不理很烦的样子。

后来我把小时候父母吵架时我的心理跟他分享,努力跟他在情感上统一高度,他才慢慢的敞开心扉跟我讲。

后来在我的开导和鼓励下,这个孩子竟然慢慢的开朗爱笑了,也主动跟老师们打招呼了。

上次期中考试的时候语文由原来的三十多分提高到七十多分,我们
还约定期末的时候争取考到九十分。

所以我们对后进生包括问题孩子的转化一定要注意方式,用爱去感化他,让他重获希望。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又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必须用十足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走好人生的道路。

以上就是我当班主任的几点心得体会,有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