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
通过分析正确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2、通过观察理解三种事件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师生游戏,会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以及对规则进行修改合游戏具有公平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师生活动、游戏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配合,同时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数学推理能力。
重点1、
正确理解随机事件的意义。
2、
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了解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探究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教
具
学
具
补充材料
扑克牌
乒乓球
骰
子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在篮球比赛前,有这样一位裁判员想以抽签方式决定两支球队的进攻方向,他准备了三根形状、大小相同纸签。
上面分别写有1、0、0数字,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情况下。
让其中一方队长从三根纸签中任意地取一根。
抽到数字是1的纸签则拥有选择权,抽到数字是0的纸签选择权给对方。
结合图片及对话引出问题;双方队长思考后都不愿意抽,为什么呢?如果你是队长会抽吗?让学生谈谈自己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学完这节课后方可找到答案。
从篮球比赛中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活动2]猜牌游戏1、
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猜这张是什么A?教师发问,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判断。
1、先猜是什么A,然后得出四种“可能”。
然后问可能是红桃k吗?(不可能)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出在一定条件下判断事件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
计意图2、
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什么A?2、先猜是什么A得出定论,然后问可能是黑桃A吗?
(不可能)可能不可能一定(必然发生)[活动3]投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了。
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
每位学生掷10次并进行统计回答下列问题:(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
出现的点数大于0。
(3)
出现的点数会是7。
(4)
出现的点数会是4。
在(2)(3)(4)三种结果中哪些是必然(一定)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数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以下结论:(1)可能出现1、2、3、4、5、6的点数,共有六种可能。
(2)出现的点数大于0是必然发生的,称为必然事件;出现点数会是7是不可能发生的,称为不可能事件;出现点数是4,是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称为随机事件。
通过师生共同游戏及参与的广度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引出三个概念:(1)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活动4]游戏:你说我判断1、
让学生在生活中举出随机事件,并写出来。
2、
教师质疑:在一个袋中有4个黄球,2个白球,摸出白球是随机事件吗?1、
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论证答案。
2、
实验论证:(1)袋中每个白球都有一个小洞的前提下摸
白球是必然事件。
(2)在形状、大小、质地等相同的情况下,让学生看到摸出白球,也是必然事件。
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中发现原题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题目,得出一个结论:随机事件必须要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发生。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5](1)袋子中装有4个黄球,2个白球。
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
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教师让一部分学生动手实验并把摸出白、黄球分成两类。
让学生通过它们数量差异归纳结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
让出学生自己概括出所感知的知识,有利于深究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
并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得出结论: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2)问题:你能告诉大家怎样才能使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相同吗?让学生思考回答。
建议课后操作确认。
(关键:黄、白球数目相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
[活动6]练习:1、
说一说: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
地球上抛向空中的球会下落。
(2)
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360度。
(3)
经过城市中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2、
想一想:已知地球上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之比为3:7,
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可能性大的是“落在海洋里”还是“落在陆地上”。
3、
议一议:在[活动1]中为了使抽签对双方公平,你能帮助裁判改进方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要注意学生分析问题的进程。
巩固新知[活动7]
砸蛋游戏
在三个蛋中隐藏一幅田园风光图,让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蛋1:小结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蛋2:一幅田园风光图。
蛋3:一幅漫画。
让学生自由选择每个蛋,在砸蛋游戏中回答问题。
1、小结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2、结合田园风光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陶冶情操。
3、在漫画中隐藏了一个数学问题,把课堂引申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板书设计详见大屏幕。